Quantcast
Channel: 理財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158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專攻肝病領域NASH市場:欣耀生醫

$
0
0

【撰文/莊正賢】

說到新藥市場大家第一個都會想到癌癥和生物藥,因為無庸置疑的各式癌癥帶給人民、政府及醫療體系的負擔越來越重,各大藥廠也都以癌癥市場為重點目標,但其實不只癌癥領域有具大的市場潛力,尤其在Gilead的C肝神藥Harvoni壯闊問市後,一年超過100億美金的銷售額讓大家才注意到肝臟疾病領域也是一般可觀。而肝臟疾病目前另一個最為兵家並爭之地的就莫過於NA SH市場了,由於目前仍無藥可治,但又擁有約30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使加入競逐的廠商有數十家之多,像是大廠Gilead本身就有5項各式機轉的NASH新藥研發中,國內公司景凱(6549)也專攻NASH領域,近期又有一家著墨在NASH和無肝毒止痛藥的新藥公司欣耀(6634)掛上興櫃,我隨即前往公司拜訪朱凱民總經理,讓投資人一同認識一下這家專攻肝臟領域的公司。

專攻肝病領域NASH市場:欣耀生醫

胡幼圃教授技術+中天集團資源

介紹欣耀以前有一個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在生技業產官學界都赫赫有名的胡幼圃教授。胡教授專攻臨床藥物動力學及新藥研發等領域,簡單來說藥物動力學的目的在瞭解藥品在生物體內的吸收、分佈、代謝與排泄的各個過程,而其中肝臟正扮演了代謝的重要角色,因此胡教授在肝臟領域研究深入,還開發了新測定肝臟功能方法並獲FDA採用,成果斐然。相關研發成果也有將近60個專利和多項技轉成功的經驗,一說投資人應該都知道的像是順藥(6535)旗下已取得TFDA藥證的長效止痛藥納疼解正是技轉自胡教授的研發成果。而胡教授的這一套技術平臺也是欣耀的最強後盾,公司透過科技部、國際教育基金會與胡教授技轉授權了NASH藥物和無肝毒止痛藥等專利,並將其帶入商業化的階段。

有技術以外當然還要有資金和管理團隊,而欣耀背後的富爸爸就是國內的生技大集團中天(4128),目前中天的鑽石生技仍為欣耀的最大股東,也藉由中天集團從保健品、通路到新藥開發都有佈局的厚實經驗,提供了欣耀迅速步上軌道的能力。朱凱民博士本身是國防醫學院醫學PhD,也是胡幼圃教授的學生,擁有超過35年的醫藥資歷,於前年加入欣耀的團隊,而目前胡幼圃教授也仍為欣耀的科學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指導欣耀的重點新藥開發。

NASH為未被滿足市場 產值可觀

專攻肝病領域NASH市場:欣耀生醫

之前有看過我介紹景凱報導的投資人對NASH應該都有基本的瞭解,所謂的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成因很多而且複雜,但目前公認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是很關鍵的早期階段,所謂NAFLD是一個長期的肝臟病變過程,主因為脂肪(主要為三酸甘油脂)在肝臟中不斷堆積,也就是常聽到的脂肪肝,且在游離脂肪酸不斷代謝累積下就會造成肝細胞損傷,進一步演變成NASH,產生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等。而以藥物治療來看,目前還沒有任何通過FDA核可的藥物被用於治療NASH,主要只能以改變飲食、生活習慣及運動等方式降低肝臟脂肪含量的方式降低發炎機率,若是已經到纖維化或肝硬化的程度更是不可逆的癥狀,只能以移植的方式治療。

而NA SH的課題會如此大還在於致病機轉不明和確診難度高等因素。非酒精性肝炎顧名思義已經將酒精這個因素去除,但會導致NA SH的原因還非常多,包括糖尿病、肥胖、代謝疾病、藥物使用等都是潛在因素,使得其發病機制難以確定,也使得幾家進度最快的競爭廠商如Genfit、Intercept的藥物機轉皆不盡相同,讓這場NASH之爭更添變數,而大廠Gilead和Allergan的策略更是霸氣,除了自己開發以外還不斷收購不同機轉的NASH藥物,目的都是想要搶下NASH市場的最大份額,以國內景凱和欣耀來說旗下也分別有不只一顆NA SH藥物,大範圍的佈局都是希望提高自身的成功機率。然而在這樣眾多先進者和大廠競逐下,欣耀的藥物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

SNP-610/630兩代藥物搶攻NASH大市場

目前NASH領域進度最快的兩顆藥物分別是Genfit的Elafibranor和Intercept的Ocaliva,進度都已經到臨床三期,但這兩顆藥都是以控制或改善肝纖維化為主藥療效指標,他們藥物的機轉也都是抑制發炎及抗纖維化的方式,相較之下欣耀二顆藥物SN P-610、SNP-630的機轉鎖定的是更源頭的抑制脂肪肝形成,運用範圍將更廣泛。

欣耀目前進度最快的S N P - 6 1 0 已經通過F D A與TF DA二期臨床核准,這款藥物是透過抑制肝臟酵素,改變脂肪代謝途徑的方式減少自由基和代謝毒物的產生,等於是直指脂肪肝的形成,從源頭就阻斷後續NAFLD或NASH的發生,這樣獨特的機轉也讓SNP-610這款藥物在市場上獨具潛力。雖然產品非常特殊,但朱總也不諱言的在臨床試驗設計和市場價值上這顆藥仍有局限性,因為NAFLD並不是致命的疾病,就FDA的角度來看並不會同意臨床藥物以NAFLD為適應癥進行試驗,因此SNP-610仍會以NASH為主要療效指標與其他公司直接競爭,不見得能突顯自家藥物獨特機轉的優勢。不過朱總仍很有自信的表示因為擁有獨特機轉讓SNP-610與其他進度領先的藥物具有互補的優勢,畢竟肝病的致病機轉複雜,絕對不是一顆藥可以吃下整個市場的,大廠想要全面掌握NA SH市場的話SN P-610將會是一顆非常有價值的藥物。而在銷售策略上,欣耀預計SNP-610在二期臨床後將會以授權為主要目標,預估在2~3年內就可望有成果展現。另外SNP-630則是欣耀產品線中的第二代藥物,不僅為全新化合物而且更有多重機轉,未來目標更鎖定包括酒精性肝炎及非酒精性肝炎等領域。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239期】

 

(來源:《萬寶週刊》 1239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萬寶週刊》


注意稀土概念股

$
0
0

【撰文/蔡明彰】

金嚴重外流是最大陸經濟及股市過去幾年積弱不振的主因之一。在今年召開19大前官方一連串出重手,點名安邦保險,萬達集團赴海外大手筆購併的不合理現象。萬達老闆王建林更是中國首富,有強大的政商背景,如今官方打老虎,強烈釋出防堵資金外流的訊號。

注意稀土概念股

大陸官方出手

我親自造訪加拿大最大城市多倫多的A級豪宅,過去獨棟豪宅頂多每戶90萬加幣(約2100萬台幣),但自從大陸炒家湧入現在飆至150~200萬加幣(4600萬台幣),當地民眾不堪買房壓力發出怒吼,公然叫中國人滾回去。

偏離基本面太多了,加拿大精華城市房價有大幅下修風險,一者加拿大央行近來7年首度升息,二者中國官方全力防範資金外流。

陸股ETF創高

風水輪流轉,未來幾年海外資金回流至中國,今年來人民幣走升、外匯儲備回升都是明確訊號。但我不認回流資金會去盲目炒房,倒是炒股有機會,今年陸股僅小漲3%,低基期明年後市看俏。台股交易的陸股ETF紛紛創今年新高,即便大盤近日停滯不前,陸股ETF仍走高,這個情況一點也不奇怪,陸股ETF本來就連動陸股。我以FH滬深(006207)為例,今來上漲12%似乎表現平平,但5月來上漲14%,對比同一時間的台股大盤上漲6%,說明陸股ETF績效突出。

心臟強大的投資人可留意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因為2倍槓桿,從5月來更大漲30%。

說到官方出重手整頓,藉環保議題而使產業秩序恢復的相關股票,成為陸股資金回流的長線大贏家。我曾提過的2015年取締汙染的造紙廠,造成2016年大陸造紙價格大漲40%,中小廠退出留下大廠才能生存。臺廠榮成(1909)股價從2015年最低9.78元漲到現在最高36元,2年多大漲2.68倍是最典型的受惠股。去年官方又出手整頓鋼鐵煤炭業,去年台股鋼鐵股平均上漲30%是績效最好的族群,中鴻(2014)從去年最低4.88元漲到今年最高13.15元,大漲1.69倍。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239期】

 

(來源:《萬寶週刊》 1239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萬寶週刊》

香港科技股財報大驚奇

$
0
0

【撰文/HK約瑟夫】

港股7月走勢超乎預期強勁,恆指7月10〜20日出現九連漲,大漲近1500點,漲幅近5%;這波大漲科網股扮要角,騰訊(00700.HK)突破歷史新高300港元,舜宇光學(02382.HK)上半年淨利大增超過120%,帶動科技股財報行情,科技股成為港股主流中的主流。

科技股陸、港不同調

A股再7月17日出現「黑色星期一」,創業板在半年報業績地雷與加強查核等多重利空襲擊而重挫5.11%,創2015年6月股災以來新低;當日共542檔跌停個股中,中小及創業板股占跌停比達67%。事實上,創業板指數自2016年就開始進入下跌循環,從2015年6月5日高點4037.96點已下跌達59%。A股的科技股投資者避之唯恐不及,但北水南下效應,香港科網股市值持續提升,騰訊、舜宇光學更具旗艦地位;7月24日騰訊收盤已達302.2港元新高價,總市值為2.86兆港幣;年初本刊說明舜宇未來成為恆指新貴潛力,今年已大漲超過160%,總市值超過千億港幣,有機會繼瑞聲科技(02018.HK)後成為新增恆指科技新貴。騰訊大漲帶動網路軟體股如金山軟體(03888.HK)、金蝶國際(00268.HK)估值提升;舜宇今年持續創高也推升比亞迪電子(00285.HK)、高偉電子(01415.HK)、通達集團(00698.HK)、丘鈦科技(01478.HK)、建滔化工(00148.HK)、建滔積層板(01888.HK)等科技股比價行情;香港科技股主流地位確立,A股科網股日益邊緣化。

香港科技股財報大驚奇

光學股財報驚艷

舜宇光學發佈盈餘喜訊,至今年6月底淨利年增超過120%,預估淨利可達10億人民幣;該公司營收及利潤率上升,主要為手機鏡頭、車載鏡頭及手機照相模組出貨量大增,產品組合改善使手機鏡頭及手機照相模組平均售價增加及毛利率提升;其中車用鏡頭出貨量成長44%,手機鏡頭年增約80%,未來非智慧手機應用如車載鏡頭、3D鏡頭、擴增實境(AR)及虛擬實境(VR)相關鏡頭將是新成長動力,外資更將其目標價大幅上調至140港元。同為光學鏡頭業者丘鈦科技(01478.HK)也發佈盈餘喜訊,預估上半年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00%;主要受惠於鏡頭模組銷售量增加及產品結構優化使平均銷售單價提升,與指紋識別模組銷售數量大幅增長;加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的匯兌收益。蘋果手機相機模組供應商高偉電子(01415.HK)上半年也發出盈喜,獲利大幅成長。三大光學股上半年財報驚艷,股價也持續創歷史新高;舜宇股價最高升至近百元價位,也帶動之前被混水報告狙擊的藍籌股瑞聲科技(02018.HK)創新高至111.5港元;該公司持續回購股份,近期最高回購價位106.6〜107.8港元,今公司已回購500萬股,占已發行股本0.4%,作多意願強烈。

香港科技股財報大驚奇

PCB、機殼報喜

大型PCB業者建滔化工及建滔積層板也齊發盈喜;建滔化工預估至6月底淨利成長超過30%,主要為PCB及化工產品部門獲利提升。建滔積層板預估上半年淨利成長超過100%,其製造及銷售產品利潤率增長,主要受惠於玻纖布等上游原物料價格因供應吃緊而大幅提升,銅箔基板售價也多次上調,使獲利大幅成長。機殼業者比亞迪電子也預估至6月底的中期利潤將較去年同期淨利6.04億人民幣大幅成長;盈餘大增主要為接獲大陸及國際智慧手機大廠高端旗艦機型訂單,金屬機殼及零組件業務大幅增長。機殼業者通達目前在中低端Android手機升級金屬機殼的最大受惠者;另外,iPhone 8防水零組件與3D玻璃及汽車用保護元件推升業績,下半年展望佳,具低估值優勢。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239期】

 

(來源:《萬寶週刊》 1239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萬寶週刊》

中國「紅」家軍供應鏈 台股本益比調升新勢力

$
0
0

已與中資產業龍頭接軌的臺廠,是未來成長動能的保證,這些「紅」家軍新勢力,將成為下一波本益比調升的新主流。

文.高志銘

在台股攻上萬點之後,外資為了讓指數可維持在高檔,甚至挑戰新高,開始大賣權值股未來幾年的夢,訴說著本益比調升的故事,藉此吸引買盤持續進場來延續行情的漲勢,像是目標價三百元的台積電(2330)、二百元的鴻海(2317)、二十元的聯電(2303)等。

全球經濟風向球轉變 中國市場地位提升

隨著指標股帶頭領攻,近期市場也開始將焦點轉移至具有本益比調升條件的個股上,取得龐大商機出海口的中國「紅」家軍已逐漸形成盤面一股新勢力。

中國隨著經濟成長引擎由外銷轉為內需,政策就開始全力推動提高各產業的本土自製化比例,一路從LED、面板、半導體到整支手機及整台電視的零組件,都可以自給自足。

另一方面,中國在全球貿易的角色又由過去的世界工廠轉型成為世界市場,為了尋找新出海口的國際品牌廠也紛紛搶進中國市場,但為了避免遭遇政府保護政策的技術性阻撓,或者也有分散供應鏈來壓低生產成本的考量,選擇逐步釋出零組件訂單給中國廠,以向中國政府表達善意。

蘋果iPhone的零組件訂單分配就是最明顯例子,保護玻璃及玻璃機殼已全由藍思科技及伯恩光學兩家分食,電聲元件由瑞聲科技及歌爾聲學取得逾八成訂單,前鏡頭模組由高偉電子取得八成訂單,電池由德賽電池及欣旺達取得逾八成訂單等。

策略性入股染紅 實現本土化目標

受中國政策及品牌廠態度轉變影響,原先靠著中國訂單賴以維生的臺廠,自然首當其衝。目前已有部份尚存技術價值的廠商,選擇帶槍投靠中國成為「紅」家軍,來延續公司的營運生命。

臺廠與中國廠的合作方式大致有兩種,其一為直接辦理私募引進陸資,變身為中國廠在臺的子公司;其二則是在中國合資成立子公司(或入股臺廠在中國的子公司),徹底落實本土化。

由於策略入股臺廠的中國廠,多為各產業的龍頭廠,在「富爸爸效應」的想像力驅使下,市場願意給予的評價(本益比)也就跟著提高,被入股的臺廠在消息公佈後,股價均能走出一波不錯的慶祝行情。

與臺廠策略性入股最具指標參考性的當屬立訊精密,目前已是營收及市值第一的中國連接器龍頭廠,在蘋果產品的連接器訂單比重已接近五成,今年更拿下無線充電發射端模組訂單,供應蘋果零組件的深度及廣度正逐步擴大中,將有助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效力,讓旗下子公司雨露均霑。

法人預估,立訊與美律(2439)策略入股後,2016年已取得蘋果5%訂單,預期今年除新機型的拓產、新產品的切入外,在iPhone的滲透率也將提高至10%~15%,無線藍芽耳機及智慧音箱將是未來營運動能的一大亮點。

隨著蘋果Airpod的熱賣,明顯刺激消費者對於無線藍芽耳機需求,有望吸引各家廠商推出新品搶市。

營收動能成長強勁 美律、康控-KY本益比狂飆

中國「紅」家軍供應鏈 台股本益比調升新勢力

另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則是智慧音箱,美國蘋果、微軟、Google、Facebook以及中國阿里巴巴、聯想等科技大廠均已陸續發表新品(中國電子廠瘋狂跟風的情況更是驚人),準備與市占龍頭亞馬遜爭奪智慧家庭的市場大餅。

由於美律在這兩個產品滲透率頗高,加上又有立訊在中國出海口的資源相挺,將是商機趨勢下的主要受惠者。在蘋果各新品拉貨帶動下,預期下半年營運有機會挑戰新高,但受iPhone零組件缺貨影響,大量出貨時點可能落在第四季。

康控-KY(4943)在美律增持持股後,在蘋果產品的拓展腳步似乎也有加快,由於iPhone 8防水級別達到IP68,公司將防水元件與相關聲控元件組裝完畢後再交給美律出貨,預期在七月試產後,營運將逐步升溫。另康控-KY也將投入六億台幣的資本資出,來支應蘋果的訂單需求,在產品單價及出貨量雙雙成長帶動下,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將有年增七成的實力。

在立訊入股的三檔「紅」家軍中,營運表現最差的就屬最早拿下的連接器廠宣德(5457),今年股東會甚至遭到小股東質疑體質調整的效益,去年公司 Type-C連接器營收比重已達三一%,全年獲利卻逆勢由盈轉虧,跌破不少人的眼鏡。

因此,在今年五月宣告更換董事長後,市場就傳聞立訊董事長王來春將在幕後下指導棋,指示立訊資源全力支援宣德,未來各項業績將由立訊集團各事業部認養。

近期更傳出將跨出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取得特斯拉(Tesla)的認證,將與立訊共同供應Model 3逾十條防水連接線、器,大幅增添未來營運及股價正向發展的想像空間。

環宇-KY(4991)與中國LED龍頭三安光電同樣採取策略性入股的方式,共同出資四百萬美元在中國廈門成立三安環宇,搶攻六吋砷化鎵晶圓,並鎖定消費電子及行動裝置應用(包含手機射頻、濾波器、光通信晶片、電源管理器及新型技術開發等),持股比重分別為四九%及五一%。

政策重點扶植專案, 環宇-KY想像空間大

合作模式為廈門三安環宇負責接單,三安光電利用環宇-KY的技術在自有產能生產(目前三安光電PA射頻元件月產能約四千片,年底將增至八千萬片,明年再增至一.五萬片,產能全滿可達三萬片),未來環宇-KY除了可收取一次性工程費用(NRE)及權利金外,還可認列廈門三安環宇四九%的獲利。由於合作產品線並不是環宇-KY既有應用,對公司來說屬於新的獲利動能。

而目標市場主要是北美手機、WiFi及濾波器(Filter)代工訂單,未來將分食同業穩懋(3105)及宏捷科(8086)的市場。

環宇-KY已獲得美國商務部同意,將第一個手機PA生產技術授權給廈門三安環宇,最快第四季可正式量產,透過中國在地化公司生產優勢,爭取美國手機廠PA訂單。

三安光電則可望藉由其資源,打入中國手機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供應鏈,加上PA又是中國政策積極扶植的產業,若未來獲得政府補貼,將大幅提高競爭力。值得住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國手機品牌在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占比已達90.5%,若未來PA需求全都轉向本土廠供應,商機就有不小的想像空間。(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8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本益比狂飆

◎洪寶山發行人語>外資愛台灣,因為夠民主?

◎房市觀察>連結美國大學 CCIM不動產黃金證照

◎陸股動脈>本益比下修見機而作 稀缺原料仍炙手可熱

◎理財我最大>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王信傑趨勢百分百>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林和彥時間密碼>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曾志翔股昇翔起>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安心好宅面面觀>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風雲論壇>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期股捷報>籌碼面變化影響技術面走向

 

(來源:《理財周刊》 883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

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
0
0

文.王信傑

過去歷史還沒改變的經驗,相對高檔頭部區都有一些共通現象,就是頭部區都是利多,乍看之下好像看不到什麼利空,所以讓原本悲觀或半信半疑、邊走邊看的散戶和專家,開始失去戒心,現在不是市場多數人都認為篤定會過10545點,上看11000點上下嗎?

試問現在看11000點的專家們,兩個月前在萬點,半年前在9100點上下,去(2016)年初在十年線7800點上下時,他們又怎麼看呢?

我們卻是跟多數人不同,姑且不談去年幾波轉折點精準得幫大家掌握到,也從去年底9100點上下,一路帶著大家全力作多到10500點上下,我們不是死空頭,但更不是死多頭!

美元強、台幣貶 外資動向持續觀察

因此,針對後市看法仍不變,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美國聯準會(Fed)會議,這一次雖然不太可能升息,但市場焦點將在會後聲明暗示九月升息或縮表,相信最慢八月中Fed會後應該會有較明確的訊息釋出,一旦市場共識Fed九月將縮表或升息,則美元指數將隨時有機會轉強做跌深反彈,一旦當新台幣回貶時,外資和台股將會如何,相信大家應該很清楚。八月二日蘋果(AAPL)公佈財報後走勢,對蘋概股和台股也會有影響。

就台股技術面而言,這裡也進入非常關鍵時刻了,從四月二十日9622點上來至今,指數總共曾在五月十八日、六月十四日以及七月十日三次回測,甚至後兩次還稍微破了月線,不過,為何當時我們仍堅持大家進場作多?原因就是當時月線都是扣低持續上揚中。

然這次大盤來到月綫上下,卻非常可能不同,現在開始將扣前高10545點上下,除非近期整理完再大漲一波上去,把與月線乖離再拉大,否則這次一旦跌破月線,則月線將下彎形成三線(五日線、十日線和月線)蓋頭反壓,那就準備先看季線,然後反彈完破季線,中段整理目標價就是年綫上下了。

蘋果新機拉貨 達邁今年營運谷底已過

達邁(3645)主要產品為黑色PI,應用在軟板部分,在台灣的主要客戶為臺郡(6269)和臺虹(8039),所以可說是泛蘋概股。前陣子受iPhone 8出貨遞延影響,造成五月和六月營收大幅滑落,不過在i7s或i8蘋果新機已經陸續開始拉貨之下,預估七月營收將為月增、年減、挑戰今年高,八月仍會繼續創高,可以說是今年營運谷底五至六月已過。

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八月十一日達邁將舉辦法說會,上半年每股獲利預估為0.95元至1.05元,進入下半年傳統旺季,今年全年EPS預估將可上看3至3.5元。

達邁股價在年線附近打底一個多月之後,初步應該有機會向季線反壓挑戰,短期在年線和季線區間打底後,仍有挑戰50元以上實力。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8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本益比狂飆

◎洪寶山發行人語>外資愛台灣,因為夠民主?

◎房市觀察>連結美國大學 CCIM不動產黃金證照

◎陸股動脈>本益比下修見機而作 稀缺原料仍炙手可熱

◎理財我最大>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王信傑趨勢百分百>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林和彥時間密碼>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曾志翔股昇翔起>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安心好宅面面觀>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風雲論壇>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期股捷報>籌碼面變化影響技術面走向

 

(來源:《理財周刊》 883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

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
0
0

文.林和彥

昶洧(4529)Thunder Power積極研發電動車,首部原型車在2016巴黎車展中獲得兩項設計大獎,也榮獲德國設計委員會第一大獎。車展期間股價由10元飆到67.8元,轟動一時引起各界注意。

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近一年來昶洧積極募集資金,投入研發及設立生產線,並拉攏大陸及國際資金合資。目前昶洧持股三五%Thunder Power,總部設於香港,負責行銷、展示事宜。研發中心設於義大利,工廠將坐落於中國及歐洲,屆時希望能快速打入中國及歐洲市場。

中國方面,江西省贛州市政府及產業基金共同投入數十億人民幣加入合資團隊,全球首座生產基地將坐落在江西贛州,預計2018年完工,初期年產十萬輛。

歐洲部分,今年三月和西班牙籤署合作協定,第二個生產基地定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

電動車是全球未來的主要趨勢,各車廠都積極投入研發。美國Tesla電動車上市後營運仍處虧損狀態,但股價已經飆到386美元,有夢最美。

Thunder Power近期於贛州、香港、北京及上海品牌發表展示,股價也從二十四元止跌回升,而且底部成交量放大吸引市場資金,近日站上月線形成多頭排列。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8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本益比狂飆

◎洪寶山發行人語>外資愛台灣,因為夠民主?

◎房市觀察>連結美國大學 CCIM不動產黃金證照

◎陸股動脈>本益比下修見機而作 稀缺原料仍炙手可熱

◎理財我最大>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王信傑趨勢百分百>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林和彥時間密碼>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曾志翔股昇翔起>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安心好宅面面觀>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風雲論壇>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期股捷報>籌碼面變化影響技術面走向

 

(來源:《理財周刊》 883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

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
0
0

文.曾志翔

隨著時間來到七月底,現階段的選股首重基本面,因為八月有兩大數據要公佈,一是第二季季報,二是七月營收,第二季季報是過去四、五、六月的營運狀況,七月營收則是看出第三季是否進入旺季的重要關鍵,若就股價的反應程度來思考,季報影響的是短線,七月營收影響的是中線,所以兩者都很重要。

季報影響短線 七月營收看中線

我以這幾天已公佈季報的公司來比較,旺宏(2337)在七月二十四日公佈第二季季報,合併營收季減1%達65.6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平均毛利率季增七個百分點達34%,與去年同期相較提升二十個百分點,代表本業獲利的營業利益5.85億元,較第一季成長41%,表現優於預期,而旺宏七月二十五日股價也向上跳空反應。

但這裡有幾點要思考的地方,從季報中可看出受惠於漲價效應後的毛利率有增加,但營收卻減了1%,表示產能已達上限,又或是訂單有減少的現象,所以在NOR Flash漲價的情形下,卻無法拉高營收,因此,影響旺宏接下來的股價表現不會是營收,而是NOR Flash價格是否能一路上去,這才是重點,因為作股票是看未來,不是看過去。

獲利延後 景碩第二季最差 接單產品結構轉佳 毛利回溫

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另外,景碩(3189)第二季合併營收49.2億元,季減1.01%,年減14.82%,為近七年來低點,毛利率20%,較首季18.92%的八年低點回升,仍低於去年同期的26.74%,受營業費用續增拖累,營益率1.73%,低於首季2.04%以及去年同期12.75%,續探2004年上市以來新低。

七月二十四日公佈第二季季報後,七月二十五日股價應聲下跌,其中第二季季報有幾個重點,一是因為美國及中國手機客戶拉貨需求遞延,這代表獲利的延後,但不代表不會獲利,例如i8的延後上市影響。

而在毛利率的部分,自八年低點向上回升,這是好事,營益率的部分因費用而下滑,這部分主要原因來自於先前為了i8的類載板,擴產投資所產生的費用影響。

以上來看,先前因擴產造成費用增加,而由此推導,為何要擴產?自然是為了接下來的獲利才會擴產,這一點正好配合上美國及中國手機客戶拉貨需求遞延。而毛利的回溫也表示接單的產品結構轉佳,所以第二季應是景碩最差的一季,接下來將會回溫。

營收連三個月創新高 敦南預期季報亮眼

最後看到敦南(5305),過去的一個月,股價自創新高後回檔,整理了一段時間,而四、五、六月的營收,呈現出連續三個月創新高。

另外,在持股50%的子公司昂寶-KY(4947),營收也是連三個月創新高,在快充這塊大有斬獲,所以可以預期的是第二季季報將會有亮眼的表現。

展望第三季,敦南打入蘋果供應鏈,隨著新機進入拉貨期,營收可望持續成長,也可多加留意。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8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本益比狂飆

◎洪寶山發行人語>外資愛台灣,因為夠民主?

◎房市觀察>連結美國大學 CCIM不動產黃金證照

◎陸股動脈>本益比下修見機而作 稀缺原料仍炙手可熱

◎理財我最大>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王信傑趨勢百分百>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林和彥時間密碼>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曾志翔股昇翔起>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安心好宅面面觀>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風雲論壇>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期股捷報>籌碼面變化影響技術面走向

 

(來源:《理財周刊》 883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

趨勢已經在轉變 您發現了嗎?

$
0
0

文.翁偉捷

七月二十一日歐股在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釋出持續寬鬆貨幣政策的環境中重挫,本該受寬鬆言論影響的歐元匯率則持續走強。

同樣的現象出現在美國股市,FED對於美元未來縮表與升息的想法並沒有改變,但美元指數卻持續破低,而美股在美元指數破低的同時,還維持在高檔持續強勢震盪。

其中歐股是未來全球股市強弱的風向球,因為從技術面的角度來說,在金融市場沒有重大利空消息傳出的情況下,德國、法國股市竟然都一舉跌破半年線,而且均出現月、季線同時下彎,從短空轉為中空的格局,這點著實令人需要特別關注未來的表現。

趨勢已經在轉變 您發現了嗎?

資金流、股市表現不同調

如果光從貨幣匯率的強弱來觀察全球資金分佈狀況,近期全球主要股市的表現著實令人摸不著頭緒,因為貨幣強表示其經濟強,經濟強則資金流入;反之,貨幣弱,經濟弱勢。但美元弱勢,造成資金外流,股市卻維持在高檔強勢不墜?歐元強勢,造成資金流入,但股市卻從短空轉為中空格局?

在全球高唱經濟逐漸復甦的現在,這樣的現象的確是令人無所適從,不過,如果是用資金的寬鬆、緊縮來解釋,或許能找到些合理的方向。

歐元升值,代表著歐元資金正在朝向緊縮的方向,而市場也感受到資金緊縮的效應,因此資金從股市抽離,造成股市指數的滑落。反過來說,美元貶值,代表資金仍然寬鬆,所以仍有資金可以持續投入股市,所以造成指數持續上揚、強勢。

不過,筆者卻要在此提醒讀者,美國進入升息循環是事實,只是步調趨緩,最終還是會讓市場感受到資金緊縮的氛圍,現在即便股市仍在強勢,一旦資金緊縮,面臨估值修正是必然的結果,只是時間尚未到來,但趨勢卻已開始悄悄成形。

趨勢已在轉變,先知先覺?

在趨勢轉換的過程中,短綫上一定會出現某些矛盾的現象,但這些現象其實都在預告著未來趨勢即將轉變,在金融市場的投資人又怎麼能夠忽視這些不合理的現象呢?

市場上有句話說:趨勢的形成是緩慢而不容易察覺的!但筆者認為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就是「趨勢的形成是緩慢的」,可是卻是能夠察覺的,如果能在市場出現異常現象時就能發現,即可防患於未然,因為通常當異常現象出現時,在操作上都能有機會全身而退,一旦趨勢形成,即便能退也免不了有所損傷,身為一般投資人的我們,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要把損傷降到最低才是最好的策略,想好風險再決定是否進場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新台幣匯率左右台股命運!

至於台股短線恐怕也會受到歐美股市影響,使得指數表現空間有限,其實與其在乎指數會不會過高,不如多留意新台幣匯率的升貶,這跟外資在台股未來的操作方向有絕對的關係。

短綫上新台幣匯率已經由升轉貶,並從均線、K線的角度來看,頗有機會扭轉新台幣強升值的趨勢,要留意新台幣匯率若是貶破30.8至30.9元技術面的關卡價,外資將會開始調節台股,即使下半年電子業匯損不再,財報表現亮眼,恐怕也只是利多出盡罷了!在全球趨勢處於轉變的時間點,更要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8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本益比狂飆

◎洪寶山發行人語>外資愛台灣,因為夠民主?

◎房市觀察>連結美國大學 CCIM不動產黃金證照

◎陸股動脈>本益比下修見機而作 稀缺原料仍炙手可熱

◎理財我最大>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王信傑趨勢百分百>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林和彥時間密碼>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曾志翔股昇翔起>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安心好宅面面觀>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風雲論壇>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期股捷報>籌碼面變化影響技術面走向

 

(來源:《理財周刊》 883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


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
0
0

文.楚狂人

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大盤月線跟季線都持續往上走,仍要偏多看待,就算修正,十之八九也會反彈,上櫃中小型股票可以多加留意。

這陣子我比較沒什麼在發盤勢規劃的文章,因為在幾個月前就一直是看多,也一直寫文章跟專欄提醒你偏多操作,逢低買進,不要看到萬點就自己嚇自己,甚至還寫了幾篇教你怎麼選股,我都做到這樣了,如果你還是賺不到錢,那隻有請你再勤練功夫了!

看了一年 你還在觀望嗎?

不過這個觀念我已經跟你說過很多次了,到現在還是一堆人問我說:「楚大,都已經突破萬點了,還可以買股嗎?」然後我回他說現階段還滿ok的,可以偏多,讀者卻又會跟我說他覺得還是太危險了,決定繼續觀望,雖然他已經觀望超過一年了。

我再跟你說一次,台股之前萬點的時候每天都兩三千億成交量,融資四千億以上,現在成交量只有一千億不到,融資一千四百億,大多數散戶都沒在場內,外資要倒貨給誰?所以現階段你不用怕說已經要崩盤了,暫時還沒有崩盤的跡象,你可以繼續買股賺差價,就算要跌,也一定來得及落袋為安。

上次我的盤勢規劃是在半個多月前,當時正好在整理,我文章提醒你說:單看大盤的話,我會投多頭一票,因為最近有一些比較佔權值的股票在除息,這影響大盤也有一百點以上,所以如果把這部分加回去,其實多頭還沒有露出敗相。

結果隔天就大漲,連續幾天漲了快三百點,運氣不錯又看對了。

那現在呢?

美元指數趨軟 台股走勢相反

大盤雖然沒有每天繼續往上噴,但是整個多頭結構都還是很完整,極短線看是多空都有機會,把時間軸稍微拉長一點點看的話,還是多方佔優勢,這樣看有兩個主要的證據支撐:

1.整個大盤都還是呈現均線多頭排列,均線多頭排列的影響就是指數修正的時候,都會一直有人逢低買進形成支撐。

2.美元指數持續下跌,現在已經破底了,我之前有教過你一個觀察台股的技巧:通常美元指數跟台股的走勢是相反的。

因為台幣升值,美元貶值,代表外資持續匯入台灣,匯入台灣現階段總不會是要炒房地產,那就只有買股票一條路了,所以籌碼活水是源源不絕的。

看美元指數跟台股大盤的對照圖,是不是一個跌,一個就漲如果你看到期權籌碼似乎沒像之前這麼偏多,覺得有點擔心的話,建議你把目光去注意另外一個點,最近上櫃指數走勢比大盤還強,大盤還在高點附近震盪,上櫃已經領先創下波段新高,上櫃股票裡面也很多創波段新高。

所以雖然外資前兩天股期雙賣,但是現階段的操作方向還是偏多,但是操作方式要調整一下,原本是以操作上市股票或是指數為主,現在調整為以上櫃中小型股票為主。

像本週二也是類似的狀況,大盤上漲0.02%,但是上櫃指數漲0.49%,上市櫃的股票總和淨上漲家數五成左右,所以你選股從上櫃來選在現階段一定是勝率比較高的,要選到強勢股也比較容易。

月線季線往上走 沒道理看空

單純看大盤也還是偏多沒錯,月線跟季線都持續往上走,就算遇到修正,十之八九也會反彈,所以這裡沒道理要看空。

結論有兩個:1.現在還是偏多操作,遇到修正進場,保持不追高的好習慣,你就不用擔心受傷;2.把目光從上市股票移到上櫃股票,你會發現新大陸。

小結一下,大盤極短線多空都有可能,不好預測,但是稍微看長一點,暫時還是多頭佔優勢。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8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本益比狂飆

◎洪寶山發行人語>外資愛台灣,因為夠民主?

◎房市觀察>連結美國大學 CCIM不動產黃金證照

◎陸股動脈>本益比下修見機而作 稀缺原料仍炙手可熱

◎理財我最大>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王信傑趨勢百分百>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林和彥時間密碼>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曾志翔股昇翔起>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安心好宅面面觀>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風雲論壇>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期股捷報>籌碼面變化影響技術面走向

 

(來源:《理財周刊》 883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

 

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
0
0

文.戴雲發

各種工法、價位沒有絕對的好與壞,由結構安全專業者去評估判斷每棟建築適用的工法,選擇最適當合理又能兼顧工地施工品質的構造工法,才是正確的作法。

戴雲發

Alfa Safe建築系統創辦人、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結構技師事務所主持結構技師、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房屋委員、「國家卓越建設獎」評審委員會施工品質類評審委員

民眾對於建築專業知識的匱乏及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常因廣告媒體渲染產生錯誤認知,尤其在經過大地震一番侵襲後,民眾因害怕更易誤信銷售話術及非專業性的說法,影響判斷一棟建築是否具備安全性的能力。以下針對消費大眾常見的幾項迷思進行解析,告訴您什麼才是影響建築安全真正的關鍵,怎樣才能買到真正安全耐震的好房子。

常常有消費大眾會問, RC、SC、SRC哪一種結構比較好?

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目前台灣最常用於建築的三種結構分別為RC(鋼筋混凝土)、SC(鋼骨樑柱外麵包覆混凝土做防火披覆使用)以及SRC(鋼骨鋼筋混凝土)。很多人常問,RC是不是比較不好?SRC是不是比較耐震?

RC、SC、SRC皆有一定耐震力

依結構專業上來說,上述三種結構都具有一定的耐震能力,只是材料上應用的不同而已。如依居住的舒適度比較,RC與SRC採用較大且較厚重的混凝土柱、梁,所以地震、颱風來襲時,建築之振動位移小,且隔音效果往往比SC好。

而為了改善SC舒適度的問題,建案通常會採用斜撐或制震設置,或鋼骨外包覆混凝土來改善上述困擾。若是依建造成本來比較,總體結構建造成本會與其建築結構內部所含的鋼材數量成正比,一般而言,RC造價較低,CP值最高;SRC次之,SC造價最高。

行銷話術常會誤導消費者材料造價愈高愈安全,其實各種工法、價位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應是由結構安全專業者去評估判斷每棟建築適用的工法,選擇最適當合理又能兼顧工地施工品質的構造工法,才是正確的。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我們「Alfa Safe建築系統」團隊探究九二一地震建築倒塌原因,發現在南投災區,建築多是傳統RC工法所建造,幾乎沒有看到SRC建造的大樓建築,因此九二一大地震後有人傳言,「九二一地震倒的都是RC建築,所以SRC比較安全」,其實這個是不專業也不正確的說法!

災區有一些一、二樓鐵皮搭建的工廠沒有倒,是因為它們很輕,所以比較怕被颱風吹倒,比較沒有地震倒塌問題,但不代表SRC、SC建築就比較安全耐震,因為只要是設計建造成大樓,不管是RC、SC、SRC皆一樣有地震力的問題要去克服解決,所以要面對解決的問題都是一樣的。

一棟建築若如台南二○六地震倒塌的維冠大樓一樣,沒有把基本的結構系統設計好,不管它是RC、SC、SRC,當地震來襲時,都要面對相同的扭轉及應力集中問題。不論是RC、SC、SRC建築的每根鋼筋的長度、鉤、綁紮品質,都對建築安全影響很大,相對的,每根鋼骨的每處焊接鎖固點,也都是建築安全品質的重要關鍵點。每根鋼筋放的位置對嗎?下雨天仍在高空焊接施工?這些才是安全品質最需要關心的地方。

材料應用不同 無絕對安全與否問題

大樓若樓高超過三十層以上時,因考慮RC工法重量過重、樑柱尺寸較大不易施工又佔用空間面積,目前台灣特別高的高樓層建築多以樑柱尺寸相對可以較小的SC、SRC為主,但是台灣若能和日本一樣採用「New RC」的高強度鋼筋及高強度混凝土做大樓之規劃設計的話,RC構造其實也可以蓋到五、六十層樓高,一樣可以安全又耐震。

再以兩個例子為例:

一棟耐震六級設計施工的RC建築,與一棟耐震五級設計施工的SRC建築,何者比較耐震?答案當然是「耐震六級的RC建築」!

一棟鋼筋及混凝土施工品質良好的RC建築和一棟焊接品質不佳的SRC建築,何者比較耐震?答案當然仍是「施工品質好的RC建築」!

所以可知,RC、SRC、SC其實只是材料上應用的不同,須依每個建築不同的條件選擇適合的工法及把施工品質做好,當然也就沒有哪一種是絕對的安全或不安全的問題了。

其實只要能把建築結構系統規劃設計做好、平面配置能四平八穩、設計時能考慮施工性、施工工人能按圖施做、每個細節的施工品質都做到精準確實,安全就會有保障。所以,「無論是何種結構工法其實都可以達到一定水準的安全抗震,關鍵是如何依個案設計適當的工法,並精準確實施工,這樣才能發揮安全效益,也才是最值得大家去關心重視的地方。」

「故只要好好設計、好好施工,哪種工法都一樣能達到安全耐震的效果。」以下就為大家介紹這三種結構工法的差異性:

一、RC(鋼筋混凝土)結構:

RC建造的房子是用「鋼筋混凝土」興建,柱體會以很多的箍繫筋緊密圍束住柱的每一根大號主筋,且大樑每一根大號主筋也會有梁箍筋緊密連結確保安全。RC屬較剛硬的結構,在地震來時搖晃度小,舒適性、防水性、隔音性也較佳,台灣九成房子都是用RC興建,是最傳統也是業界技術最純熟、CP值最高的建築工法。

二、SC(鋼骨樑柱外麵包覆混凝土做防火披覆使用)結構:

SC結構主體以「鋼骨樑柱」為主,樑柱外麵包覆混凝土做防火披覆,結構組成較軟、韌性較強,但高樓層也較容易因風吹或地震產生較大搖晃。為避免搖晃問題,建築設計人員通常會在樑柱外觀以混凝土包覆增加結構剛性,以降低變形搖晃,及作為防火及防水等用途。

SC結構的房屋建造價格較高,若不是特別高樓層的建築,有需要降低大樓重量及有效減少樑柱尺寸的話,不需以此工法規劃設計。

三、SRC(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

SRC結構則是結合「鋼筋混凝土」和「鋼骨」的結構方式,樑柱中間以鋼骨支撐,外圍再用十五至二十公分的混凝土包覆,混凝土中亦會有大號主鋼筋及箍筋,由鋼筋及鋼骨共同作用,讓建築有較強的韌性以及抗拉能力。

SRC比RC多了內部鋼骨的配置,有較強的韌性與抗拉能力,在樓層較高的建案中,與RC設計相較,可略為縮小柱的斷面尺寸,故在高層建築中會以SRC結構設計為主,主要是為減少柱所佔的空間面積。

台南二○六大地震後,許多進階建案主打SRC結構工法更耐震做為銷售宣傳,其實不管RC造或SRC造,在相同的結構耐震法規設計下,只要好好設計並做到符合「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及「Alfa Safe建築系統」所提倡的「優良的結構規劃設計」與「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都一樣可以符合結構安全耐震,並不會因為SRC造,安全就會更佳。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8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本益比狂飆

◎洪寶山發行人語>外資愛台灣,因為夠民主?

◎房市觀察>連結美國大學 CCIM不動產黃金證照

◎陸股動脈>本益比下修見機而作 稀缺原料仍炙手可熱

◎理財我最大>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王信傑趨勢百分百>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林和彥時間密碼>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曾志翔股昇翔起>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安心好宅面面觀>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風雲論壇>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期股捷報>籌碼面變化影響技術面走向

 

(來源:《理財周刊》 883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

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
0
0

文.洪寶山

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延宕多時的桃園機場捷運終於通車了!通車後的機捷不但為出入境旅客帶來很大的便利,也為當初在機捷沿線置產的民眾燃起了一線希望。捷運的便利性除了縮短北北桃民眾的通勤時間外,也帶來了假日觀光人潮,未來機捷沿線的各項建設,相信會為桃園的經濟帶來更大的發展。

「理財我最大」在2015年11月曾經訪問過桃園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凱凌,當時他表示「安全無虞、系統穩定」是機捷的目標,如今再訪陳凱凌,他說機捷通車後除了確保乘客的乘車安全之外,「提升運量」成為桃捷的最新目標。

吸納多方客源 提升運量最新目標

桃園機場捷運從今(2017)年二月二日試營運、三月二日正式營運至今已近半年,平均每日運量在五萬五千人左右,這樣的運量比桃捷在營運前所預估的人數要多了將近一萬人,陳凱凌說,這主要是因為機捷具有機場捷運的這個特性。根據桃捷對這近半年來的運量所進行的分析顯示,機捷每日運量中有大約二萬二千人次是來自於往返台北車站及機場的旅客,佔了日平均運量的47%,若以機場每天出入境人數約在十至十一萬人次來看,等於機捷分擔了近四分之一機場旅客的運量,這樣的結果雖然直接衝擊到客運業者,但在紓解高速公路流量方面,機捷還是有其貢獻的。

機捷開通以前,出入境旅客僅能經由高速公路抵達機場,機捷開通後,民眾多了一項快速、安全、準時的交通運輸選擇。民眾搭乘機捷從台北車站到機場完全不必擔心風吹、日曬、雨淋,同時機捷提供的預辦登機服務還可以節省旅客到機場排隊等候的時間,這些都是機捷可以用來爭取出入境旅客的優勢與策略。

除了占機捷運量近半數的出入境旅客外,陳凱凌也在統計數據中發現有36%的乘客是來自於機捷沿線的通勤族,因此機捷推出了「三六九優惠方案」,也就是針對通勤族推出月票、雙月票以及季票的優惠,來吸引通勤族的搭乘。

第三個提升運量的策略是針對假日輕旅行的乘客。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機捷的假日運量最多曾達到六萬五千人次,尤其是幾個購物商場所在的站點運量特別高,例如A3站的國賓影城、A8站的Global Mall、A9站的三井Outlet以及A18站的華泰名品城,假日都吸引了許多逛街購物的人潮,尤其是A18站與高鐵桃園站相連,除了通勤族與假日遊客外,也是民眾經由高鐵轉往機場的一個主要站點。

根據以上的統計分析,機捷因而將機場旅客、通勤族以及假日輕旅行的遊客鎖定為機捷的三大目標族群,針對這三大族群制定行銷策略,同時也將與異業結盟提供包括信用卡卡友優惠等方案,以達到提升運量的目標。

直普同價 依個人需求選擇搭乘

機捷為服務出入境旅客及沿線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直達車與普通車兩種選擇,兩種車的服務訴求不同卻採用相同票價,最初也引起不少爭議。陳凱凌表示,之所以會採「直普同價」是考量到不同的票價會有查票及補票的問題,不但會增加營運成本,也會為乘客帶來困擾,尤其是外國旅客剛到台灣,若分不清直達車與普通車的票價差別,恐會造成很大的麻煩。

南韓首爾就是採用直普不同價,後來發現普通車因為票價便宜常常人滿為患,直達車因為比較貴所以搭乘的人相對較少,如今首爾也正在針對不同票價的問題進行檢討。直達車與普通車的票價相同,功能訴求不同,民眾可以針對個人需求選擇搭乘,不必將票價列入考量,對民眾來說也是一個選擇的方便性。

全長五十一公里的機場捷運,從1996年開始規劃,直到2017年正式通車共計花了二十年,這二十年間的諸多紛擾,讓當初看中捷運通車商機而進駐機捷沿線置產的民眾憂心忡忡,其他未進駐的人也抱持著觀望的態度,如今隨著機場捷運正式通車終於使沿線的房價獲得了支撐。

陳凱凌表示,除了目前通車的機捷藍線之外,行經桃園市區的捷運綠線也正在公告中,公告完之後就會發包,預計八年內會全部完工,另外從迴龍銜接到桃園市區的棕線,以及桃園的鐵路地下化工程也都會逐步進行,這些交通建設完成後將會形成桃園完整的路網,為桃園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活絡地區經濟 公共建設逐步規劃

桃園近幾年非常積極的在進行各項城市建設與發展,陳凱凌說,除了軌道的基礎建設之外,A19桃園體育園區站周邊也有許多重大公共建設的規劃,包括世貿會展中心以及市立圖書館,這些建設除了會提升區域的生活機能外,也將帶來更多的商機,對地區的活絡會有很大的幫助。此外,蔡英文總統推動的亞洲矽谷計畫也在A19設立了辦公室,中央及地方都已派人進駐。

除了政府的公共建設外,民間投資也是對地方發展的支援,同時顯示企業對桃園投資環境的正面態度,例如國泰人壽與日本八景島合作,斥資150億的都會型水族館就將在A18高鐵桃園站興建,完工後會讓該區成為一個吃喝玩樂功能俱足的區域,屆時肯定會為該區帶來更多的觀光人潮。

放眼機捷沿線各區域的發展,A7體育大學站除了現有的華亞科學園區外,二期目前也在進行中,將來會有更多的科技人才進駐;而A9林口站算是發展較早也較穩定的區域,但在三井Outlet設立以及機捷通車後,房價又開始往上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A10山鼻站,這個區域的都市計畫已獲內政部通過,社會住宅與交通轉運站都在這次的都市計畫規劃中,未來希望能夠透過完善的交通路網提供民眾更便捷的大眾運輸工具,降低民眾開車的需求,以舒緩南崁周邊的塞車問題。

桃園航空城努力中 落實都市計畫

桃園市長鄭文燦從競選時就把桃園航空城列為他的主要政見之一,但如今桃園航空城似乎有延宕的跡象,針對這個問題陳凱凌解釋說,桃園航空城的計畫牽涉到整個機場將來的發展,也與目前正在規劃興建的第三航廈以及未來的第二跑道有關,因為整個計畫牽涉範圍非常廣,桃園市政府對這個計畫是抱持著兢兢業業的態度在規劃,市長鄭文燦更是從上任起就非常積極的與各方進行溝通,也多次舉辦公聽會希望凝聚共識,但該計畫還需要通過中央核定,所以桃園市政府還在不斷的努力當中。

陳凱凌表示,機場捷運的規劃是包含在整個桃園航空城的範圍裡的,包括A12第一航廈站、A13第二航廈站、A14第三航廈站以及A15大園站和A16橫山站都包含在其中,所以他特別希望航空城的計畫可以儘快通過,如此一來,才能跟整個桃園地區的都市計畫完成配套,這不但對整個機場捷運的運量會有很大的幫助,對桃園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助益。

如同陳凱凌在接受採訪最後時所說,高鐵就像台灣的交通主動脈貫穿南北,各個區域的軌道建設就是次動脈往外擴散,而綿密的公車路線就如同微血管讓整個交通網更健全。軌道建設是讓人民行動便捷的公共建設,尤其台灣面臨老齡化,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必然會成為老年人口未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讀者們不妨利用假日去體驗一下機捷的便捷,或許還能在機捷沿線找到投資商機!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8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本益比狂飆

◎洪寶山發行人語>外資愛台灣,因為夠民主?

◎房市觀察>連結美國大學 CCIM不動產黃金證照

◎陸股動脈>本益比下修見機而作 稀缺原料仍炙手可熱

◎理財我最大>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王信傑趨勢百分百>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林和彥時間密碼>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曾志翔股昇翔起>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安心好宅面面觀>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風雲論壇>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期股捷報>籌碼面變化影響技術面走向

 

(來源:《理財周刊》 883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

學會長線短線賺錢術,股市提款不求人

$
0
0

(理周教育學苑)

股票當沖能夠用小資金快速累積獲利,當天完成進出結算,幾乎沒有風險,再加上當沖證交稅減半條例,吸引更多小額投資朋友們投入當沖市場。但是要掌握當沖技巧、從選股、指標應用及當沖的15個獲利位置,該如何決戰5分K?《理周教育基金會》因應趨勢,邀請技術分析名師-朱家泓老師於8/13(日)在理周獨家開辦全新課程「短線地虎咬錢術」,只要6小時,即可學會股票當沖的技巧,當天還加贈「股票期貨咬錢術」,課末朱老師還會帶領學員實際操作演練,『股票當沖』及『股票期貨』兩大賺錢機會,超值不加價,把握學習機會,即是掌握賺錢機會。

除了朱家泓老師「短線地虎咬錢術」,另有張永芳老師「長線一條龍操盤術」績效高達196%獲利實戰方法,張老師原是一位坐擁高薪的副總,但日以繼夜的勞力工作,讓生活失去了品質,張老師破釜沉舟、跟著朱家泓老師努力學習,成就自己的穩健獲利模式,自創一條龍操作法一條龍、二條線、三個K、四條件,「獨特的選股四大條件配合三大技術技術指標」,一波行情下來,獲利驚人,現已轉為專職投資人。本課於9/16(六)、9/17(日)以2天時間全套完整傳授,第1天為技能教學,第2天則為實戰演練,講師及助教在旁協助指導,不怕學不會,就怕您不學,學過的同學讚不絕口,獨門絕技只要一招在手,股海提款任逍遙。另外,也在8/25(五)晚上舉辦「一條龍操盤術」講座,歡迎見證奇蹟,座位有限,欲報從速。

理周教育學苑每年兩次最超值優惠『福袋』再度來襲!一套$8800,可折抵一萬元課程或DVD,等於每套送你1200元,還不限時間使用。一買福袋新生立即變舊生,可享舊生原本課程報名5~9折優惠!詳情可上理周教育基金會官網http://www.moneyedu.org.tw 或來電洽詢02-7725-8588。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8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本益比狂飆

◎洪寶山發行人語>外資愛台灣,因為夠民主?

◎房市觀察>連結美國大學 CCIM不動產黃金證照

◎陸股動脈>本益比下修見機而作 稀缺原料仍炙手可熱

◎理財我最大>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王信傑趨勢百分百>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林和彥時間密碼>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曾志翔股昇翔起>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安心好宅面面觀>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風雲論壇>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期股捷報>籌碼面變化影響技術面走向

 

(來源:《理財周刊》 883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

抓到強勢股一檔就夠了

$
0
0

(理周教育學苑)

抓到強勢股、一檔就夠了!具備掌握強勢股的能力,非常重要!此能力的強弱與證券市場交易的盈虧呈現絕對正相關!若沒有一個操作準則,總是聽信明牌,或是單看技術面,當股價急漲浪潮退去,不但沒獲利,交易策略若又有瑕疵,整段波段的利潤將因連續崩跌而全數吐出!《理周教育基金會》邀請證券業交易部門出身,掌管數億資金的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澤澄親自傳授,從8/1(二)晚上開始每個月一次「強勢股鎖定班」將教你如何瞄準強勢股及擬定強勢股操作策略、方向與作戰方式。課後學員表示「老師上課幽默活潑,課程內容簡單扼要。與坊間其他課程不同,能夠聽到符合市場行情的最新訊息,且老師本身也是操盤人,對投資人心理層面的分析透徹,十分受用!」。

想透過投資股市讓自己加薪,卻不知道從何著手?相較於其他的投資商品,投資股票賺錢速度通常較快且多,但也會伴隨著較高風險,因此,學習正確投資方法很重要。但學習了這麼多知識卻不會運用或仍操作不順利,最大原因就是沒有學以致用。8/3(四)晚上「股市入門1-發掘股市金礦」,林漢威老師主講,本課程將把理論化為實務,教導投資者如何將所學到的知識如何用在實戰中。課程傳授如何找尋股市中的金礦、瞭解長線與短線、賺和賠的一線之間、如何應用技術分析挑好股等。投資新手千萬要把握,學會好的方法,抓住獲利契機!

台股已衝破萬點,作多目前太高價,但放空又似乎風險太大,原因就在於股票或期貨只有多空兩種選擇,選擇權不但則可有較小的風險,卻有著超越多空更靈活的操作方式。8/15(二)晚上「選擇權一次就上手」《免費講座》同樣由林漢威老師和大家分享,本講座將打破選擇權複雜的觀念,利用簡單易懂的例子,完全無基礎,也可以輕鬆進入選擇權的世界,讓操作不在侷限於只有多空的框架裡。

更多課程資訊可上理周教育基金會官網http://www.moneyedu.org.tw 或來電洽詢02-7725-8588。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8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8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本益比狂飆

◎洪寶山發行人語>外資愛台灣,因為夠民主?

◎房市觀察>連結美國大學 CCIM不動產黃金證照

◎陸股動脈>本益比下修見機而作 稀缺原料仍炙手可熱

◎理財我最大>陳凱凌:提升運量,機捷鎖定三大目標客群

◎王信傑趨勢百分百>泛蘋概股七月營收挑戰今年高

◎林和彥時間密碼>中、歐大咖入股設廠的電動車概念股

◎曾志翔股昇翔起>七月營收看出第三季成長性

◎安心好宅面面觀>建築安全的迷思 RC、SC、SRC知多少?

◎風雲論壇>OTC均線多頭排列 風險低勝算高

◎期股捷報>籌碼面變化影響技術面走向

 

(來源:《理財周刊》 883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

讓利風使買氣回溫 惟新案開價又再拉高

$
0
0

【文/惟馨週報】

六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普遍出現明顯增加情況,加上土銀放寬房貸條件,房市似乎亮起景氣回春訊號。但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從新案開價趨勢看,恐怕還難下定論…

讓利風使買氣回溫 惟新案開價又再拉高

氣氛仍有些低迷的房市,最近傳出一些好消息。首先,六都地政局公佈的最新六月移轉棟數,寫下今年單月新高,平均年增率將近兩成;各傳媒紛紛解讀此為剛性需求遞延買盤發酵,甚至認為房市熱了。

移轉棟數增 土銀放寬房貸

不僅如此,國內土建融龍頭土地銀行,上週也宣佈放寬房貸條件限制,現在只要年薪60萬就可貸到八成。

然而這兩項所謂的『好消息』,其實仍有若干但書。首先,近幾個月來買賣移轉棟數確有增加,但這當中仍有比較基期偏低的因素,畢竟從去年到今年Q1,交易量都在低檔;另外,也不能忽略近期預售案完工交屋潮的效應。中間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剛性需求,還需深入探討。

至於土銀放寬房貸申請條件,對消費者來說固然是利多;但換個角度,這隻證明國內行庫手頭資金過多,卻只能靠房貸在內的消金業務營利,因此,廝殺就會更加激烈。

房價所得比居高 平價續夯

土銀此舉,在於鞏固房貸市佔率,對目前買氣能有多少拉抬,則還有待觀察;畢竟目前房價所得比仍然居高不下,60萬年薪想在北台灣想買房,就算百分百房貸,恐怕還是很吃力。

再者,這個銀貸八成是銀行鑑價,非市場行情或業者開價的八成;更何況如何籌出自備款,對多數準購屋人來說還是一大難題。也難怪現在成屋付款預售化,低自備、低首付持續成為銷售顯學,當然最有效的銷售利器,還是降價讓利。

安坑指標新案 開價又拉高

如新店安坑就是很好的例子,先前幾個標榜相對低價的個案,銷售算是相當穩定。但區域內也不乏相對高價案;如「郃陽天擎」即將啟動強銷,其開價就超過47萬/坪,屬區域高檔,據悉是希望藉此拉抬同業主同區舊案「勝旺有境」的銷況。

安康路三段「安泰華廈」則是區域最新推案,由於位置較偏(地目非一般住宅區),因此,主打2字頭單價(開價29萬/坪),產品則為18-36坪一到三房共18戶。「伴山別墅」一期預定十月交屋,還有約一半案量戶可售,目前主打華廈產品,坪數40-60坪,另有18戶透天,建坪80坪。本案二期則結構中,應該會等成屋後才會強銷。

前期預售案,安和路一段的「將捷家和」則即將成屋後重推,現場稱還有30戶可售,產品為28-58坪二到四房;該案預售時開價高達47-53萬/坪,目前實價登錄成交也都在4字頭,因此屆時新開價應該不會低。

華城方面,由於單總價相對高,因此銷售狀況沒有太特殊表現,「山中無」目前主打區域唯一真溫泉社區,「寶徠華城」則將等到明年成屋後才會積極銷售。

青埔及大溪 市況仍無變化

接著看到近期市場持續盤整的高鐵青埔特區,近期市況變化不大,特區內還是以25萬/坪以下相對低價產品銷況較佳,特區外則幾乎都標榜1字頭價。最近較特殊的則是都計外、屬大園門牌的「當代雙邑」,轉而鎖定大園市區客源,並訴求20萬低自備及六年公司貸,據悉效果不錯。

區域新案則有同樣屬大園門牌、位青埔國小對面的「晶華匯」,全案規劃66戶,其中8戶店面保留,住家為28-54坪二到四房共58戶,開價34-36萬/坪,屬區域高檔。另一新案是永能路上,規劃透天建坪109及118坪共2戶的「敦青苑」,總價3800萬起。

現階段青埔相對低價的寶佳推案,讓客戶價格認知拉低到25萬/坪以下,因此非寶佳案銷售狀況通常稍慢。而據瞭解,寶佳在本區還有一塊基地超過2千坪、量體335戶的新案,目前剛動工,掛誠佳建設投資興建;如無意外,仍將以區域相對低價搶市。

再看大溪,市況同樣無太大變化,綫上透天總價多在2000萬以上,銷售速度偏慢,客源則以來自桃園其他地區尋找透天產品的客層為主,另也有二高沿線北客,比例約佔三、四成;而本區發展初期,二高沿線的北客比例曾一度過半。

來人方面,仍以大樓案「幸福滿屋」較多,原因還是低總價,元臺建設透天案「吾亟no.2」則還有系列案待推。

本文摘自2017年7月11日出刊之《惟馨週報》1035期一週房櫥單元,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減量保價發酵 宜蘭推案量萬綠叢中一點紅」、「部分新案暫停曝光 房市廣告量意外下滑」等,更多內容請參閱《惟馨週報》,並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住展雜誌,更多資料請上住展房屋網 謝謝!

 

(來源:《惟馨週報》 1035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惟馨週報》

部分新案暫停曝光 房市廣告量意外下滑

$
0
0

【文/惟馨週報】

儘管週休二日仍有午後雷陣雨,不過上週房市來人受影響已小。較令人意外的是,前週部分人氣新案,上週暫停NP;因此儘管上週有不少個案首次曝光,但整體廣告量仍出現下滑走勢…

部分新案暫停曝光 房市廣告量意外下滑

雖然午後雷陣雨依然下得又快又急,但整體來看,上週天氣已經比前週穩定一些。只是,業者強銷信心及手筆,似乎並沒有隨著氣溫上升而加溫。

新案暫停曝光 廣告量小減

由於弊案持續擴大,上週遠雄仍未恢復釋出NP,這並不意外。然而部分前一週詢問度不低的新指標案,如汐止「幸福城市」及中和「達永‧沐夏」等,上週卻也暫停曝光,這就有點令人感到不解。受此因素影響下,儘管上週首度曝光的案例不少,但廣告量仍中止過去三週的增勢,又見下滑。

本刊統計,上週(7/3至7/9)北台灣綫上建案釋出之報紙廣告篇幅,共計為4,590批,比前週減少320批(-6.5%);釋出NP個案數為55個,與上週相同,首週釋出者5個則是(平)今年單週最多。

進一步看廣告釋出狀況,北市仍以中山區曝光案數最多,不過比起之前,案數及篇幅都有減少。新北市方面,儘管汐止「幸福城市」上週暫停曝光,但舊案「汐止101」再次釋出NP,加上「筑豐陽陽」維持廣告釋出,因此廣告量仍可觀。最大廣告來源區還是板橋,其中又以江翠北側「新潤青峰」及「江翠1號」最多,不過篇幅同樣較之前略減。至於桃竹、基隆等區,曝光案例則仍相當有限。

雨勢影響不大 來人持平作收

再看上週市場人氣部分,儘管週六下半天雨勢還不小,週日也同樣有午後陣雨,不過看來影響並不大,上週來人算是持平。台北市仍以松山區「勤耕延吉」來人35組/週最佳,新北市現階段三大熱銷案「新潤青峰」、「江翠1號」及「筑豐陽陽」,來人則都算是持平,其中以江翠案的85組/週最突出。不過整體來看,新案熱度已有減退情況。

前段提到,前週首度曝光就榮登當週人氣王的汐止「幸福城市」,上週竟暫停曝光。不過同區同業主「汐止101」則再度釋出NP;廣告文案也全面更新,為『永不妥協』。不過就不知道,這永不妥協是要(不)妥協什麼,是該案標榜的地段、商圈還是綠建築?然論地段、商圈或綠建築,本案其實都不算是最特出。

前兩週釋出特殊廣編稿的中和「達永‧沐夏」,上週也暫停曝光;不過,廣編稿仍是不少個案採用的模式,如「江翠1號」就秀出整個大台北盆地的衛星空照圖,藉此說明其所在的江翠水岸地區,將是2020年台北核心進階住宅區。

同區「新潤青峰」則仍以鋼鐵小雞為主角,描述糾團購屋的種種,標題則是『Call來青峰DUA(臺語的住)做伙』;底下的個案明細還註明成履歷表,感覺上就是大量運用時下年輕族群流行語。

本文摘自2017年7月11日出刊之《惟馨週報》1035期媒體觀察單元,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減量保價發酵 宜蘭推案量萬綠叢中一點紅」、「讓利風使買氣回溫 惟新案開價又再拉高」等,更多內容請參閱《惟馨週報》,並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住展雜誌,更多資料請上住展房屋網  謝謝!

 

(來源:《惟馨週報》 1035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惟馨週報》


生技傳奇建立者

$
0
0

6月19日至22日,2017美國生技展(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舉行,來自55國,超過1.6萬名的產業人三度齊聚聖地牙哥,有6,000人是首次參加,比去年成長37%。

今年總計1,800餘家公司參展,高達41,400場的一對一媒合會,刷新歷史新高,「策略結盟」成為全球生技產業未來聚焦的方向。

新科技突破激發國際產業競爭,競爭驅動創新,創新創造價值,全球次世代健康挑戰及新醫療發展,究竟有那些新賽道?

本刊直擊近年被視為「全球基因體之都」的聖地牙哥,影響國際生技圈的名人都在關注哪些議題?也在這個被譽為美國最棒的城市裡,見證一位大家不熟悉的台灣人──賴正光,他建立的BioLegend是全球市佔率最高的免疫抗體與試劑品牌。沒有他,當今免疫學研究進展,難有今天的傳奇。

生技傳奇建立者

文/蔡立勳

全球基因體之都

六月天,艷陽高照,路面電車Trolly駛過,成排的椰子樹,隨海風搖曳;退役的航空母艦「中途島號」(USS Midway),靜靜停泊在港灣,遊客聚集在一旁的「勝利之吻」雕像合影。

這裡,是位在南加州,被譽為「全美最棒城市」的聖地牙哥,但眾所皆知,它還是美國三大生技聚落之一。

自1978年兩位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年輕教授本多爾夫(Howard Birndorf)和羅伊斯頓(Ivor Royston)創立了第一家生技公司Hybritech,並於1986年成功賣給Eli Lilly後,許多高階主管紛紛出走,自立入口網站,衍生出10餘家生技公司,奠基了今天聖地牙哥生技業的榮景。

更重要的,是那一股開創的氛圍,造就了聖地牙哥成為創新、創業人士的追夢聖地。這十年來基因產業興起,2000年6月,人類基因體圖譜完成定序,加速了基因體產業發展。

作為推動者之一,成立Celera的凡特(John Craig Venter)在基因解碼之後長居在此,持續他挑戰人類生命的夢想。

第一個由跨國藥廠成立,Novartis研發基金會所資助的基因體研究中心也於1999年在此成立;而基因定序龍頭Illumina於1998年發跡聖地牙哥,從一家小公司變成當今引領世界基因產業的龍頭。(進一步Illumina、HLI報導請見文後)

如今,聖地牙哥也被視為「全球基因體之都」,引來國際精準醫療發展狂潮,成為全球精準醫療創新產業的一大聚落。

全美生技聚落最棒的城市

製根據聖地牙哥區域經濟發展組織(San Dieg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EDC)於美國生技展期間發佈的數據,當地與基因體相關的公司,超過115家,帶來的直接就業機會超過10,000個,影響的經濟規模達56億美元。

知名生技媒體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News (GEN),每年都會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投入資金、創投投資額、生技專利、實驗室空間與就業機會等五大標準,評選美國前十大生技製藥聚落。

根據GEN今年6月發佈的最新結果,聖地牙哥是第四大聚落,前三名分別是波士頓、舊金山以及紐約。

在就業機會上,聖地牙哥排名第五(JLL統計為63,730,Biocom則是49,763),僅Illumina一家公司,就提供了3,000個工作機會。

全聖地牙哥的實驗室空間,以1,190萬平方英尺,加上建造中的110萬平方英尺,合計1,300萬平方英尺,排名第四(約365.73萬坪);4,383項專利位居第三;至於NIH的投注資金,則是3.529億美元,排行第七。

但在基因體領域上,去年,聖地牙哥的生技產業共有28件案子獲得創投投資,總額達6.5億美元,位居全美第三高,其中2.2億美元,就來自Human Longevity Inc. (HLI)的B輪募資。

這家凡特於2014年成立的公司,期望透過「人類長壽計畫」,建置最全面、完整的人類基因型、表現型與微生物學資料庫,也一步步用基因數據分析,讓人見證創造人類生命無可限量的未來。「我們在聖地牙哥都有共同的理念,只要其中一人成功,等於我們都成功。基因體產業在這裡的合作關係,相當不可思議。」HLI人資部門主管摩特(Chrisa Mott)表示。

>>本文節錄於《環球生技月刊》2017年7月號

 

(來源:《環球生技月刊》 2017年7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環球生技月刊》

美國生技展「商機媒合」紀錄破表 哪些臺企是「夥拍」寵兒

$
0
0

BIO大會「夥拍」活動紀錄不斷創新高,今年有3500家公司機構參與,3天半內,會議次數高達41,400場,平均1家1天有3.3場商機洽談。產業快速變化,大家都在苦思如何突破,業界對一對一媒合更加熱衷,期望快速找到添加彼此馬力的最佳拍檔,或反之,及早發現潛在競爭對手。

文 /王柏豪

美國生技展「商機媒合」紀錄破表  哪些臺企是「夥拍」寵兒

今年成立已屆16 週年的美國生技展(BIO),之所以能號召全球生技產業菁英年年洄游聚集,最大的特色便是BIO提供的「一對一媒合系統(One-on-One Partnering ™ system)」服務。這套服務讓業者省去奔波各國的舟車勞頓,以最經濟、有效的方式連結全球產業社群,尋找自己的商業夥伴,打入國際市場鏈結。

自2001年首屆美國生技展成立,即推出了這套「夥拍(Partnering)」系統,且隨著網路資訊科技進展不斷進階、優化,每年企業逐年穩定增加,不僅大受業者青睞,也開啟了後起知名展會爭相仿效。

目前BIO的「One-on-One」已與知名的JPM健康投資大會(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日本的Sofinnova生技醫藥投資論壇(The Sofinnova Japan Biopharma Partnering Conference)、法國里昂生技媒合大會(Lyon Biopole partnering events)、法國生技創新投資商會(Business France’s MedStartUp)等策略聯盟,把國際間生技產業的「夥拍」活動,交織得更加緊密且川流不息。

41,400場夥拍 平均11天有3.3

慕名BIO大會夥拍活動的企業不斷創新高,今年有3500家公司機構參與,在3.5天內的會議次數高達41,400場,平均1家1天有3.3場商機洽談;本次與會人數總計16,123人,幾乎每1個參加者都有約3個夥拍機會。

One-on-One會談區沿著聖地牙哥會展中心的中央廊道,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從早到晚人潮擁擠,蔚為今年BIO人氣最旺的區域,更讓今年展區風采失色不少。

相比2016年參加單位3,517家,會議場次35,700場,在公司數量持平下,夥拍大幅增加了5,700場;2016年這年,也比2015年參加公司3,144家、29,279場次,夥拍增加了6,421場,更甚於今年的增長。

明顯可見,2015年底起,免疫療法、精準醫療、次世代基因體等科技進展如炸開的鍋,引發產業急速的變革,且激發劇烈的競爭,而這樣的氛圍,也反映到了One-on-One的現況上。

一如今年BIO的主題――「突破」,無論大型製藥業、中小型生技公司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創企業,大家都在產業快速的變化中苦思如何突破,從品牌形象到更重視產品發展的策略合作與溝通。

業界對夥拍也更加熱衷,希望透過One-on-One快速找到能彼此添加馬力的最佳拍檔,或反之,及早發現那些潛在競爭對手,好評估自己在賽道上跑馬得標的機會。

跨國藥廠包括Eli Lily、Sanofi、J&J、GSK、Novatis各領域專家則傾巢而出,兵分多路、輪番上陣夥拍各種可能策略合作的公司機構,不僅面對面洽談,甚至馬上遞出NDA (保密協議書),希望進一步深入瞭解夥拍對象的技術與產品進展。

深入溝通 研發能力見真章

台灣代表團廠商今年參與One-on-One 會議的總數也超過450場,雖然跟2016年的600場左右相比,數量有所減少,但實質上跟去年相比有很大不同。

今年參展廠商包括台灣微脂體、太景生技、藥華醫藥、善笙生技、台灣浩鼎、逸達生技、杏國生技、健永生技、順天醫藥生技、永昕生技、金樺生物醫學、展旺生技、臺康生技以及台灣動藥、亞果、豬博士動物科技等,多數穿梭「夥拍」會議甚於在展覽攤位上。

跟往年一樣,台灣館特別在展館內自闢數間小型會議室,自開展至閉展,會議室幾乎沒有空閒。據本刊瞭解,夥拍次數最少的廠商都有15場以上,多者甚至達40餘場,可以說平均一天10場,不少從早餐開始排到晚上,一刻都難停歇。連續數年參展、One-on-One會議台灣最熱門廠商之一的台灣微脂體,隨著其多項產品線臨床進展逐漸開花結果,許多國際藥廠早已將其收入夥拍囊中,總經理葉志鴻今年參與會議超過50場,被中國生技圈認為是台灣的生技金童,這回被美國財經媒體「Small cap nation for Nasdaq」專訪。

葉志鴻對本刊透露,「為了臺微體國際化發展,公司已正式考慮到美國Nasdaq掛牌,台灣生技產業要勇敢『走出去』。」

他也建議同業,「One-on-One深入溝通的方式,對重視研發與創新的台灣生技產業,其實反而更有利,也是能力見真章的機會。」藥華醫藥抗PV(紅血球增生癥)P1101完成歐盟三期臨床實驗,已於今年2月送歐盟EMA審查,藥證通過在即,利多消息不斷,其新一代長效型干擾素擴大適應癥開發也帶來契機,加上藥華在波士頓成立美國分公司,國際化行銷佈局更為靈活,董事長詹青柳從到達到離開,都在忙著各種洽商會議。

而幾乎每年都隨代表團參展的善笙生技,擁有卓越的微生物發酵及天然物水解技術,並具備量產能力,生產機能性原料產品供應保健食品、農業及工業用特用原料,這幾年透過展會及商機媒合,已經成功與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地區經銷合作。

今年7月,善笙也被加拿大農業食品部相關單位選中為創新農業生技代表(編按:亞洲僅台灣、日本兩國),給予差旅補助前往加拿大參訪。總經理許嘉欽說:「氣候變遷導致全球農業異常變化,生物技術用來解決農業、糧食問題會扮演越來越重視的角色。」

隨著蛋白質新藥興起,跨國性藥廠無不把生物相似藥列入發展重心之一,這時候,區域性、具備研發能力、擁有國際合規的量產廠房公司,台灣的永昕、臺康,金樺都引起了知名藥廠的注意。其中,專攻高門檻困難蛋白質相似藥的金樺,今年首度參展。

金樺在抗體備製、產程開發服務客戶不少已是國際大廠,今年3月日本NanoCarrier入股金樺後,向來低調的金樺,國際化腳程更加積極。由於金樺是亞洲極少數和中東指標性醫藥業建立深度研發合作的公司,

>>本文節錄於《環球生技月刊》2017年7月號

 

(來源:《環球生技月刊》 2017年7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環球生技月刊》

15年打造全球免疫療法軍火庫 賴正光在聖地牙哥寫下「生技傳奇」

$
0
0

賴正光,不少台灣人對他陌生,但全球免疫學界無人不曉。他創立的BioLegend,是全球第二大抗體供應商,而第一大的BD,則收購了他早期創立的公司。2019年5月,賴正光打造的「BioLegend園區」將啟動,一舉彙聚全球5位免疫療法權威站臺。歷時15年,Biolegend正在聖地牙哥寫下「生技傳奇」,向全球發光發熱。

15年打造全球免疫療法軍火庫  賴正光在聖地牙哥寫下「生技傳奇」

文/蔡立勳

這兩年,免疫療法不斷在全球的難治疾病創造「傳奇」,也吹起了旋風,PD-1抑製劑與CAR-T療法,不只讓國際藥廠大舉投入研發,更是資本追捧的寵兒。

前者,目前由Merck的Keytruda與Bristol-Myers Squibb的Opdivo角逐龍頭,除了紛紛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治療黑色素瘤等疾病,Keytruda也於今年5月,獲FDA核准,成為第一個不分腫瘤類別的抗癌新藥。

CAR-T戰場,在Juno因為太多患者死於臨床試驗後,現在主要由Novartis與Kite廝殺。Novartis的CTL019,於7月13日獲美國FDA腫瘤藥物諮詢委員會(ODAC)10票全數贊成,取得核准,治療兒童與年輕成年人的復發性和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世人的追蹤焦點都在這些免疫療法藥物上,卻很少人注意其背後的「軍火庫」,是進行臨床試驗時,必須有質量俱佳的抗體作為原料。它們,絕大多數都是由來自位在美國聖地牙哥的BioLegend(百進生技)供應,而這家公司的創辦人賴正光,就來自台灣。

來自台灣華人生物工程企業楷模

賴正光,很多台灣生醫產業人士對他感到陌生;同樣的,他對台灣媒體追捧,幾位同樣出自聖地牙哥的藥業天王也不甚耳聞。但中央研究院院士錢煦於2016年4月出版的《學習、奉獻、創造:錢煦回憶錄》書中,卻評價他是「華人創辦生物工程企業之楷模」。

賴正光也是去年EY全美傑出企業家獎,聖地牙哥地區的生命科學類唯一得主。這天,《環球生技月刊》採訪團隊隨著賴正光來到聖地牙哥中途島號航空母艦旁,以新鮮海產聞名,每到用餐時間,人潮總是絡繹不絕的「魚市場」餐廳(Fish Market)。

走進餐廳,還在候位,開啟話匣子的賴正光,流露出台灣人熱情親切的特質,話家常地聊起往事。當年屏東農專(現屏東科技大學)一畢業,就考取獸醫執照的他,其實參與了台灣生醫產業最早期的發展。當時,正值台灣展開「B肝聖戰」時期,保生專責生產肝炎疫苗,普生與永進聚焦肝炎檢驗試劑開發,賴正光就在永進擔任研究技術員,「但我發現技術上一些問題一直無法克服,」想要追求突破的他,決定到美國深造。

初次創業公司市值十年成長300

1987年1月,來到聖地牙哥的賴正光,原本要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攻讀博士,沒想到學位還沒到手,工作機會倒是先找上了他。80年代,美國生醫產業興起,研究服務需求大增。

美國聖地牙哥大學教授黃俊民找他,兩人籌資26.25萬美元,共同成立Pharmingen,專門研發、製造並經銷生醫研究產品及診斷試劑,包含單株抗體及其螢光結合物、多源抗體、蛋白質表達系統與重組受體蛋白質。其所提供的小鼠單株抗體,也被廣泛應用在免疫學與其他研究。1997年,BD Biosciences以7,500萬美元收購Pharmingen。

十年間,Pharmingen的市值成長將近300倍。賴正光與Pharmingen團隊到BD後,協助BD建立相關業務,並於1999年主導收購Transduction Laboratories,該公司主要提供高品質的細胞生物學研究試劑,讓產品線更為完整。

不過,因為BD後來改變經營策略,導致當時流失不少客戶。2002年,賴正光決定離開BD,另起爐灶成立BioLegend,「東西全部都在我的腦子裡,況且公司(Pharmingen)是我們賣給他(BD),產品是我們的想法,怎麼解決問題我們最清楚,他們不願意,我只好繼續自己做。」

Biolegend也是賴正光人生的轉捩點。該公司一手包辦從研發到生產,推出的抗體以及多項研究診斷所需試劑,涵蓋免疫、神經醫學、癌癥、幹細胞、以及細胞生物學等領域,其品質管理系統,亦通過ISO9001與ISO13485驗證。為滿足客戶需求,BioLegend開發的產品線非常齊全。

二次創業3年即達損益平衡

2004年9月,賴正光曾隨友人返臺,他知道自己的公司有前景,原想從台灣募資,並向6家創投進行簡報。不過,卻吃了閉門羹,「講了以後,沒有一家投資。」想起這段往事,賴正光有遺憾,也苦笑。本刊向當年其中一家創投瞭解原因,原來當時正值台灣第一代海歸生技人士熱潮,個個挾著海外知名大廠的光環。

相較之下,大家認為埋頭走基本路線的賴正光和Biolegend,反而難創造「傳奇」。但隔年,BioLegend即達到損益平衡,這時距離公司成立,僅僅3年而已。然而,商場上總不乏企業之間的競爭故事。

賴正光指出,BD收購Pharmingen後,部分員工另於1999年成立eBioscience,也成為其競爭對手之一。2011年11月,全球首先研發製造DNA晶片的Affymetrix,以3.3億美元收購eBioscience。

當時,台灣由昶安生技負責代理eBioscience的產品,進階生技則是BioLegend與Affymetrix的代理商。(編按:Affymetrix已於2016年1月,被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以13億美元收購)但Affymetrix隨後告訴進階,如果要繼續代理該公司產品,就得捨棄BioLegend。因此反過來,目前由昶安負責BioLegend的台灣代理;進階則代理eBioscience的產品。

2014年,賴正光收購位在波士頓的Covance抗體部門,希望在阿茲海默氏癥、帕金森氏癥等神經退化疾病,以及神經免疫方面研究取得進展。如今,攤開地圖,BioLegend在美國、日本、台灣、英國、德國與法國都設有分公司。賴正光也透露,BioLegend將於年底成立中國分公司,今年3月已開始招兵買馬。

>>本文節錄於《環球生技月刊》2017年7月號

 

(來源:《環球生技月刊》 2017年7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環球生技月刊》

廖繼洲:持續性研發、合作、再研發產學合作落實生技創新價值

$
0
0

多年來,生技醫藥產業常聽見一種說法,從研究成果到產品化要經歷「死亡之谷」的階段,也就是需要花費8至15年,投入金額高達8至12億美元,才能成就一項產品。

但是,現在台灣研究人員很聰明,不需要自己從頭做到尾,前段從大學或研究機構過來,公司將產品開發到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束、取得第三期臨床試驗核淮,就將歐美市場授權給國際大廠,取得資金以後,再投入亞洲市場的第三期臨床試直到成功,但是現在台灣新藥研發公司,已意識到應該研發到取得藥品許可證後才授權國外大廠比較有利。我也曾經試算過,製藥開發通常做到一半階段選擇出售,是可以賣到6倍的價格;若產品開發全部自行完成,卻可獲利達36倍以上,但這段期間的甘苦也是外人難以想像。

尤其,開發新藥需要人才、法規搭配,最重要的是,必須有「長久」的資金支撐。然而,台灣生技產業若按上述做到一半階段選擇出售的模式經營,對於台灣生技長期發展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現象。以下,茲就台灣生技產業的特性、環境,以及可能仿效的模式做個粗淺的說明。

廖繼洲:持續性研發、合作、再研發產學合作落實生技創新價值

近生技產業是需要耐心、長期的關注

在台灣,創投事業的投資,大部分要求早期回收,因而多數仍集中在資訊電子業,投資於生技製藥業仍屬少數。一方面,礙於新藥發展為一門高風險的產業。

事實上,新藥開發成功需要歷經多個階段,從開發、動物試驗,到一至三期臨床全部結束,成功率不到10%,也就是說,失敗率高達9成。另一方面,從產業結構來看,台灣生技製藥廠商多屬中小企業規模,普遍經營模式趨於傳統保守,公司也無法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

而且就台灣環境而言,只要報章媒體刊登某一家公司重要訊息時,例如:臨床試驗結果、重大人事異動、公司併購/合作以及技術移轉等。倘若公司消息不如預期,這家公司的股價很有可能「趴」一聲,從此倒地不起。

這顯示,台灣資本市場時常以「同一視角,看待百種產業」。公司產品必須在「短時間」創造價值,才有機會吸引資本進駐。但這一套金融體系的檢視標準,並不太適用在獲利前景不明且高風險的生技製藥。

此外,生技製藥與資通訊產業動則上千億元的建廠案相比,其實新藥開發的經費遠低於ICT產業,生技製藥真正需要的開銷在於市場行銷。

因此,以資金需求而言,生技製藥需要的是長期且穩定的投資,流於炒短線的經營模式,對於產業反而無益。

創新是持續的是勇於接受失敗

過去,有鑒於台灣ICT產業的成功,因此不論是政府、創投以及各界都認為,台灣ICT產業的模式是其他產業可以仿效的。

但是,與ICT產業不同的是,生技製藥業是創新的產業,其運用的技術與知識是奠基於科學發展的前端,從研究、發展、人體試驗、到生產與行銷,是一氣呵成,並且需要長時間持續投入。

它並不像是半導體和資訊產業可以模組化切割,依樣畫葫蘆地學習和模仿,就可循序漸進走到創新及產品化階段。台灣生技要能夠創新,就要容忍失敗、接受改變,才會成功。因為失敗會帶來經驗,累積的結果就是成功。

否則,不能接受失敗,台灣生技(創新)產業就難以走上國際舞臺。

從染坊躍身為國際醫藥產業中心

以瑞士為例或許有人會問,目前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到哪?真正要走的方向又是甚麼?當然,是朝向自有品牌的道路前進,因為掌握品牌才能提高附加價值,這道理一直都適用於任何產業,或是產業鏈上。

舉例來說,瑞士巴塞爾(Basel)與台北三峽相似,兩座城市都有條河流,分別為萊茵河以及三峽河。由於城市地處水源附近,易以紡織相關產業作為發展核心。然而,自19世紀以來染坊都以植物作為染布原料,直至化學藥劑出現,傳統染坊才逐漸沒落。

不過,對於巴塞爾來說,這是一次產業轉型的契機。

當地廠商開始學習將植物分離,並且生產、製造化學原料,爾後逐步轉型成化工廠與醫藥產業中心,並培養出兩家世界前十大著名的製藥公司諾華(Novartis)與羅氏(Roche)。巴塞爾之所以能蛻變成世界的製藥廠,其中關鍵,在於活躍的產學合作。

羅氏與諾華,長期以來與當地的巴塞爾大學、蘇黎世大學以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共同構建了一個網際網路,以作為瑞士的生命科學、生物製藥等領域教學和研究的交流平臺。

也就是說,學研單位的研發成果,若不轉移到產業界的話,「研發」終究只是一份發表報告、紙上談兵而已。綜觀上述,我所提的看法是否有利於台灣生技製藥業的發展,還有待觀察。

不過,我想強調的是,研發、合作、再研發,唯有持續性、長期的投入研發,創新的價值才會展現,品牌亦會隨之建立,這些對於台灣生技製藥才是正確的出路。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2017年7月號

 

(來源:《環球生技月刊》 2017年7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環球生技月刊》

四大對策佈局東南亞生醫產業 Radhika Nayak:緬甸,將是下一個市場機會

$
0
0

今年屆滿50年的東協,是全球近期積極搶進的市場。深耕當地生醫產業15年,普華(PwC)國際諮詢公司東南亞生技醫療產業總監娜亞(Radhika Nayak)受邀參與台灣生技月,不僅提出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四大對策,更直指,緬甸將是下個市場機會。

文 / 蔡立勳

作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今年將滿「50歲」的東南亞國協(ASEAN),近年急速竄起,2014年,東協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已達2.4兆美元。

隔年,東協十國領袖,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27屆東協高峰會,簽署成立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宣言,逐步朝向單一市場的目標前進。

而東協更可望於2025年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已是台灣生技月重頭戲之一的「華人新興市場商機論壇」,因應方興未艾的「新南向」熱潮,今年將討論範圍擴大至東南亞,並邀請印尼、越南官方代表與會。

在生醫產業的創新商業模式、定價與行銷策略,擁有15年諮詢經驗,服務客戶遍及藥廠、醫材公司與醫院,普華(PwC)國際諮詢公司東南亞生技醫療產業總監娜亞(Radhika Nayak) 也受邀來台。

四大對策佈局東南亞生醫產業  Radhika Nayak:緬甸,將是下一個市場機會

中產階級增加 帶動東協醫療發展

她首先整理東南亞發展現況並指出,東協十國總人口數已突破6億,其中,約有半數人口年齡低於35歲,是全球第三大的勞力市場,僅次於中國與印度。

逐年增加的中產階級,利用實際的消費行為,帶動國內經濟成長,好比印尼與越南的中產階級人口數,將於5年內成長4~8倍,2020年,將佔全國總人口50%以上。

據調研機構BMI預測,2025年,印尼的私人消費支出上看1.2兆美元,菲律賓、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也都有超過3,000億美元的規模,市場發展潛力龐大。他們也比以往更注重健康,讓疾病防治的重點自傳染病移轉至癌癥、中風與糖尿病等慢性病,連帶使生醫產業加速發展。

3年後,東協的醫藥支出,也將達到1,680億美元,約佔全球總額的一成。急於找尋新興市場的國際藥廠,當然不會錯過這波商機。

娜亞舉例,好比Sanofi早於1993年,即與越南國營藥廠,同時是該國最大的通路商VinaPharm合作,銷售處方藥與學名藥。目前,Sanofi 已是越南藥品市場中, 市佔率最高的外國藥廠。

她並向本刊表示,日本,是現今最積極搶進東南亞 市場的國家,澳洲緊追在後,近年在當地佈局頻頻的中 國,野心昭然若揭。騰訊與阿里巴巴這兩家中國互聯網 龍頭,也正舉兵進攻東南亞市場。

她進一步分析,東協除了與中國、日本、南韓、澳 洲、紐西蘭,以及印度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預計今年完成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東協也舉足輕重。

緬甸、印尼、越南 是成長最快市場

然而,東協各國的發展,其實仍有明顯差異。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早已是成熟市場;馬來西亞規劃於2021年擠身全球高收入國家;今年4月施行投資新政,對全球敞開投資大門的緬甸,才正要起步。

娜亞引用2014年、2015年的數據指出,緬甸、印尼與越南,是東協十國中,最多企業選擇進入、擴張版圖的市場。

「特別是緬甸,它才剛伸出雙手擁抱外資,這個國家在基礎建設、法規環境都才剛起步,包含醫療系統在內,現在在緬甸有很多機會。」娜亞對本刊強調,業者也要與當地政府保持良好關係。

眾所週知,東協各國的法規落差甚大,就娜亞深耕當地15年的經驗,她認為,新加坡、馬來西亞與泰國的環境最為友善。

「馬來西亞跟泰國這幾年越來越開放。」根據經濟部駐新加坡代表處資料,具高階技術的外籍專業人才,在新加坡可享有3,300至8,000新幣以上的薪資,以及假期、房屋補貼、子女入學補助、配偶工作等保障,聘僱外籍專業人士的雇主也享有租稅優惠。

娜亞指出,即使菲律賓與越南的法規,比較不利於外國廠商,「但這兩個市場,也是我看到非常有機會,正在蓬勃成長的地方。」談到台灣生醫產業進入東南亞的利基,她則再三強調,台灣不少公司專注在分子檢測,加上紮實的研究基礎,對於精準醫療的推動,是一大優勢。

四大市場機會 醫療結合互聯網是重點

綜合東協的產業現況,娜亞也提出4項,台灣或是各國生醫業者想要進入當地市場,必須留意的機會與對策。

首先,東協雖然在區域經濟上是共同體,但仔細探究,仍是個多國集聚的市場,符合當地市場法令規範,與生產規格相對重要,因此,外商勢必正視與當地藥廠結盟的重要性。

其次,視當地文化及消費者為主軸,生產客製化醫療技術產品並創造其價值意識。第三,全球的專業醫療人員將大幅短缺,預計從目前的700萬人,於2035年上升至1,300萬人。外資搶進東協市場的同時,必須重視、強化醫療教育,進而提升,且銜接當地技術與人才能力的差距。

目前,Pfizer、Novo Nordisk、Medtronic與Abott等國際大廠,皆在東協積極協助推動醫療教育。最後,娜亞指出,東協各國的行動電話使用人口數,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中國與印度,近4成的用戶,持有配備行動網路的智慧型手機。

行動裝置在越南的市場滲透率,已達150%,印尼則是130%。瞄準這個趨勢,新加坡醫療搜尋與預約平臺DocDoc,就鎖定印尼、馬來西亞與泰國等國,將2.6萬名醫師與100萬名使用者串聯。

印尼行動醫療新創公司Dokter Gratis,則提供手機遠距醫療平臺,2013年推出時,即有2.3億名使用者註冊。但是,數位化對於醫療帶來的變革,在新興市場仍相對不普及,這正是在資通訊產業奠定良好基礎的台灣,能善加把握的策略合作機會。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2017年7月號

 

(來源:《環球生技月刊》 2017年7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環球生技月刊》

Viewing all 158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