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應城市委統戰部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扶困、扶志、扶智”並重,探索出了一個發揮統戰優勢助推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小康》記者 餘弘陽 通訊員 吳小燕
在精準扶貧過程中,離不開各條戰線的努力。而不同的戰線,在扶貧過程中充分發揮優勢,方能有所作為。
湖北省應城市委統戰部堅持 “四看定真貧”精準識別,“一戶一舉措”精準施策,凝心聚力,務實重行,“扶困、扶志、扶智”並重,不斷激發幹部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探索出了一個發揮統戰優勢助推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發揮優勢全力扶困
應城,位於湖北省中部偏東、孝感市西南,國土面積1103.3平方公里,人口67萬。資源富集,石膏、巖鹽、溫泉並稱“應城三寶”,素有“膏都鹽海”之稱,現為孝感市代管的縣級市。
《小康》記者瞭解到,應城市於2014年進行了精準識別扶貧物件工作。資料顯示,應城識別重點貧困村58個,貧困戶7822戶,貧困人口16153人。在此基礎上,該市決定採取“1+N”包帶模式,重點對貧困物件(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一對一”、“點對點”幫扶,在扶貧方法路徑上積極探索,在政策體制上創新保障機制。
2015年,應城市委統戰部駐點幫扶全市58個重點貧困村之一的湯池鎮蔡嶺村。統戰部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繫廣泛等優勢,出謀劃策,牽線搭橋,在扶貧攻堅中彰顯統一戰線特色。
規劃先行。受基礎設施落後、農業產業基礎較薄弱等因素的影響,蔡嶺村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針對這些情況,工作組協助、指導該村兩委班子,研究發展致富方案,幫助他們選準發展方向,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專案。兩次組織農業、規劃、畜牧等單位黨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蔡嶺實地考察、商議產業發展、村莊規劃等工作。研究制定了《市委統戰部駐湯池鎮蔡嶺村精準扶貧“1+X”實施方案》、產業規劃、一戶一策脫貧方案等,因地制宜確定扶貧開發專案,加快實施水、電、路、氣、房、環境治理“六到農家”,紮實抓好就醫、就學、養老、低保、五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六個落實”。
搭橋牽線。應城市委統戰部充分發揮聯繫廣泛優勢,積極爭取湖北省藥監局駐點幫扶,到位幫扶款項近200萬元,解決群眾所需所盼。配套建設了水、電、道路、通訊以及報警裝置等,修建通灣(組)公路3公里,亮化、硬化、淨化通村、通灣公路6公里,改造清淤塘堰45畝,改造20畝稻田進行蝦稻混養,硬化村委會門前空地,農忙時作為打稻曬場,農閒時作為村民廣場。
整合專案。駐村工作組積極出謀劃策,與鎮黨委、村兩委協商聯繫、多方論證,多次組織專家實地考察,經常與規劃、建設、土地等部門協調解決遷村騰地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各級政府專項補貼、社會救助、貧困戶自籌等多管道籌集整合資金近300萬元,積極實施新農村建設規劃,按期完成危改專案,確保貧困戶住有所居。第一期遷村騰地專案已於去年10月破土動工,搬遷騰地100餘畝,在村委會門前建成佔地面積近3000㎡的村莊集並點,外觀統一設計成徽派建築樣式,建成35套連排房屋,建成後可解決17戶危房戶房屋問題,其中貧困危房戶8戶。
落實政策。採取召開會議、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宣講黨的政策,發放“五個一批明白卡”25冊,落實“五個一批”政策18人,其中政策兜底“五保戶”3人、大病醫療2人,教育扶貧3人,助殘2人,危房改造8戶。
凝聚人心盡力扶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應城市委統戰部建立完善了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機制,千方百計、凝心聚力扶困幫困,不僅注重扶物質上的貧,更注重扶精神上的貧。
一是走訪慰問見真心。制定經常性走訪慰問計畫,力所能及解決群眾困難,兩年來,共籌措慰問幫扶金7.8萬元,用於重大節日、重點節氣開展訪貧問苦活動。2016年4月份,工作組出資購買5500只土雞苗向11戶貧困戶免費發放,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形式,依託本村養雞大戶無償提供技術服務,並簽訂土雞蛋、土雞收購合同,確保貧困戶養土雞無後顧之憂。
二是結對幫扶增決心。按照“戶有卡、村有賬、鎮有簿”的工作要求,對貧困村、貧困戶登記造冊,建立精準扶貧結對幫扶明白卡、承諾書和幫扶台賬,做到一戶一策一幹部,使每一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和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的幫扶情況一目了然。採取定點、定人、定責幫扶,部機關全員參與,7名在職黨員“結窮親”,採取“一幫一”、“一幫多”方式分別結對幫扶35戶貧困戶,對其中16戶重度貧困戶重點實施了駐村工作組、所在鄉鎮、村幹部三級聯動、聯合包保幫扶的工作機制,並向貧困戶作出承諾:貧困戶不脫貧、幫扶不換人,“一幫到底”,力爭用三年時間,分階段分步走,確保貧困戶全部摘帽脫貧。2015年、2016年分別按期脫貧5戶、5戶,2017年計畫脫貧6戶。
三是發展產業強信心。在認真分析村情、瞭解民意的基礎上,工作組實施精準到戶的“產業計畫”,提出了在養殖能人的帶領下發展特色養殖,變“輸血”為“造血”的產業扶貧路子。通過召開戶主大會,充分徵求民意,成立了養雞、養鴨和水產養殖三個專業合作社,建成了以“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的養殖基地,養雞和水產養殖兩個合作社運作情況良好,初見效益。在湖北省藥監局的扶持下,多次組織村民到潛江等地學習稻蝦養殖技術,改造稻田進行試驗推廣,種養面積達20多畝,畝平增收4000元以上。統戰部工作組還聯繫有投資意向的老闆到蔡嶺村就稻蝦混養等專案進行實地參觀考察,雙方初步達成300畝混養規模的意向。此專案招引成功,將實現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貧困戶增收、村級集體經濟壯大等多贏效果。
整合資源借力扶智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在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中,應城市委統戰部主動攬責、彰顯作為,整合多種資源互補、多方力量互撐,廣泛引導和動員統一戰線和各方面代表人士和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為應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帶來新動力、注入新活力。
深化“民企聯村”。以檔形式印發了《應城市委統戰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民企聯村”活動、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了“五個一”幫扶目標,積極引導非公企業的資金、專案、技術、人才“四下鄉”,向貧困鄉鎮、貧困村傾斜。2016年,結成“民企聯村”對子48個,共簽約聯村專案48個。
實施“培訓計畫”。通過入戶調查,充分瞭解貧困人口的培訓需求,連絡人社等部門聯合開展建築泥瓦工、月嫂等技能培訓,讓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不斷發揮貧困戶的主體作用,通過自我努力和政府幫扶、社會救助,早日實現脫貧致富。
啟動“助學工程”。2015年啟動了武漢應城商會精準扶貧“一對一”捐資助學工程,19名會員企業家出資4萬元,一對一結對幫扶19名貧困學子,並承諾説明貧困學子完成全部學業,確保每個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輟學。目前,全市58個重點貧困村都有1-2個非公企業參與幫扶,一半以上的貧困學子通過一對一的方式接受企業老闆助學幫扶,應城在外商會會員和“四有人士”也紛紛參與到精準扶貧中來。
編輯/韓靜
(來源:《《小康》中旬》 2017年3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