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理財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國家新科技計畫體系初步成形

$
0
0

我國科技體制頂層設計獲得決定性進展,業內專家表示,一攬子改革舉措的推進有望根治科技資源碎片化的頑疾,但政策仍需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鐘源

經過3年的改革過渡期,我國科技體制頂層設計獲得決定性進展。目前,由“一個制度、三根支柱、一套系統”構成的新的國家科技計畫管理體系基本成型。近百項科技計畫優化整合,管理平臺順利搭建。下一步將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重心將從全面深化改革轉移到實現引領性發展上來。對此,業內專家表示,一攬子改革舉措的推進有望根治科技資源碎片化的頑疾,但政策仍需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現狀 頂層設計獲決定性進展

科技部副部長黃衛在2月23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自2014年中央財政科技計畫管理改革正式啟動以來,各項任務均有序推進,現已基本完成預期改革目標,並在改革中實現了“五新”,即“新的計畫體系”、“新的專案形成機制”、“新的管理流程”、“新的制度環境”和“新的創新氛圍”,科技計畫管理改革已取得決定性進展。

2014年12月25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文)(以下簡稱“64號文”),明確要求在3年時間內完成科技計畫管理改革任務:一是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解決條塊分割、資源配置“碎片化”問題;二是將近百項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優化整合為新五類科技計畫,解決分散重複、封閉低效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政府各部門不再直接管理具體專案,“錢袋子”交給專業機構打理,資源配置不再“天女散花”,國家科技計畫全面整合成五大類……這些64號文開出的“良方”,從源頭上根治了“科技資源碎片化”“專案多頭申報”“九龍治水”等頑疾。

“這次整合主要從兩個角度做的,一是管理層面要打破過去各自為政的局面,二是支援管道層面整合原有的各類科技計畫,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各個部門全部參與進來,已經取得新的進展。在管理層次上聯席會議已經建立起來,並常態化運行,一系列關於科技發展重大的任務安排決策都是通過聯席會議,相關部門共同協商,共同研究,共同論證,形成共識,上報國務院,經國務院報批以後開始組織實施。”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張曉原表示。

優化 過渡期“瘦身”不減效

按照64號文的總體要求,中央各部門管理的科技計畫已整合為總體佈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的新五類科技計畫,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和基地人才專項。

“這其中變化較大的是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此前有科技部相關人士表示。他透露,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整合了原有的973、863計畫,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際合作專項及13個部門的公益性科技研究專項,發改委、工信部管理的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專項。他坦言,“改革是啃硬骨頭,破也難,立也難。為順利按時推進,科技部頻繁召開的排定會旨在‘磨刀’與‘砍柴’同步推進,‘磨刀’就是啟動建設管理平臺,‘砍柴’就是整合先前啟動的5至10個重點專項試點計畫。”

“我們在改革同時完成十三五重點任務的佈局。”黃衛透露。他解釋,按照新五類科技計畫體系謀劃“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佈局,研究形成了15個專案的立項建議和國家實驗室組建方案,經中央審議通過。民口10個重大專項2016年度重點任務已完成部署。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專門設立了面向重大專項成果轉化的子基金,規模達到100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計畫“瘦身”不減效。與改革前相比,國家目標導向的科技計畫更加有效地瞄準重點領域、聚焦重大任務,全鏈條創新設計、一體化組織實施;立項門檻明顯提高,立項數量大幅減少,資助力度顯著增強。

張曉原稱,“以前我們經常通過科技計畫管道經費來穩定科研團隊,現在用於穩定支援的基本科研業務費等增加以後,這筆經費根據科研單位人員數量一次性核定,撥到科研單位,具體資助什麼專案主要是由科研單位自己決定。在這種情況下穩定團隊,主要通過穩定經費的管道給予支援。” 關於專案數量的減少,張曉原指出,中央財政科技計畫主要是資助國家目標導向的重大專案,包括對整個科技未來發展能有巨大的牽引作用的重大專案。“改革以後,就科技計畫來看專案數量大大減少,主要是小專案少了,這也是這次改革的目的之一。”張曉原說。

落實 新體系仍需豐富和完善

在黃衛看來,目前新時期科技改革的主體架構和主要政策已基本建立,新科技計畫體系已初步成型,改革成果得到了科技界基本認可。“以組建專案管理專業機構為例,通過競爭擇優方式遴選,科技部、工信部、衛計委和農業部所屬7家科研管理類事業單位改造組建了7家科研專案管理專業機構,並已全面承接具體專案管理工作,這為政府部門從具體專案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將主要精力用於‘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服務’創造了條件。”黃衛解釋。

對此,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表示,中央財政科技計畫管理改革取得了顯著進步,體現在科研專案的分類更為科學、完善,基礎研究、重點研發和技術創新產業專案形成了科技創新的完整鏈條,有效引導了科研人員的工作重點,在自身所擅長的領域作出深入的成果。

“不過,改革對政府的宏觀科技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從涉及具體專案的管理到巨集觀科技發展戰略的制訂和規劃,特別是在基礎研究和科技前沿、重大核心技術和產業化方面作出更科學的部署,這對實現科技創新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陳勁表示。另外,在業內人士普遍看來,一攬子改革舉措有望根治我國科技資源碎片化等頑疾,但要想把改革的“規定動作”做到位,政策重在細化、貴在落實。

對於未來的工作,黃衛透露,2017年是全面按照優化整合後的新科技計畫體系運行的第一年,下一步科技部要把工作重心從全面深化改革轉移到實現引領性發展上來,抓落實、補短板、求實效,釋放改革動力,激發創新活力,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培育更多創新發展的新動能,全面提升科技創新供給的品質和效率。

“具體來看,首先是全面完成科技計畫管理改革任務,豐富和完善新五類科技計畫體系;其次是發揮新科技體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功能;第三,以人為本,‘放、管、服’結合,更加關注和響應科技界的訴求,讓廣大科研人員理解改革、認同改革、支援改革,切實感受到改革紅利。”黃衛表示。

編輯/張玉榮

 

(來源:《《小康》中旬》 2017年3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中旬》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