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是中國產品走向全球市場的“通行證”,而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則是增強智慧財產權實力的根本性舉措。中興通訊每年堅持將10%的營收用於研發創新,為企業“出海”,征戰國際市場,攢下了豐厚的家底
文|《小康》記者 靳晶
近日,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佈最新《2016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年度報告稱:中國創新者2015年首次在單一年度內提交超過100萬件發明專利申請,增幅高達18.7%,連續五年居全球之首。由此,我國也成為全球首個年度接受專利申請量超百萬的國家,中國專利正逐漸成為全球創新發展的“推手”。
回首2016年,我國智慧財產權的“軟”實力正逐漸成為撬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邁向科技強國的“硬”杠桿之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已經意識到,智慧財產權是中國產品走向全球市場的“通行證”。
作為中國最早走向國際市場的高科技企業代表,全球創新企業70強、全球領先的綜合通訊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擁有超過6.8萬件全球專利申請量,6年應訴多家美國知識專利運營公司發起的7起調查。並且,在調查考驗中,中興通訊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5起勝訴、2起和解。
日前,《小康》記者對中興通訊首席智慧財產權官申楠進行了專訪,近距離走進中興通訊,感受中國創新的力量。
《小康》:請問您如何理解智慧財產權對於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申楠:中興通訊每年堅持10%的營收用於研發創新,2015年甚至拿出15%的營收加碼高端產業,纍計研發投入近600億元。如何保障創新研發成果歸屬中興通訊,智慧財產權提供了法律保障,這種規則保證不僅僅是在中國範圍內,而且是全球範圍內。截至目前,中興通訊纍計申請專利近7萬件,連續6年PCT申請全球前三。
中興通訊深知有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好處,也看到了很多同行因缺少專利無法走向海外、無法安穩經營的壞處。
根據國際知名專利檢索公司QUESTEL在2016年上半年發佈的《晶片行業專利分析及專利組合品質評估》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晶片專利申請的第一大國。在過去18年裡,中國晶片的專利申請量實現了23倍的驚人增長,遠超全球晶片專利數量的6倍增長!
中國企業的晶片專利數量,也已逐步趕上國外老牌企業。QUESTEL報告顯示,以ORBIT專利資料庫收錄的99個國家及組織的專利資料,截至2016年4月6日,中興通訊是中國晶片專利申請量最高的企業。
隨著積體電路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2015年11月,中興微電子又獲得了國家積體電路產業基金24億元增資。這表明,中興微電子的智慧財產權的商業價值,已充分獲得政府與市場的雙重認可。
在我看來,智慧財產權是創新驅動發展的要件,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會促進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市場層面落地生根。
《小康》:中興通訊是何時開始謀劃“走出去”的?在海外發展初期企業是否已經注意到相應智慧財產權問題?
申楠:應該說中興通訊在走向海外市場的早期即看到、意識到了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這得益于我們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先生遠見卓識和我們中興智慧財產權人親身推動。1996年,侯為貴先生申請了第一件專利,並將智慧財產權定位為公司的核心資產。雖然,在今天看來,重視智慧財產權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要求,但是放在20年前,相當不容易,非常需要國際化的前瞻視野。
也正是因為認識得早、早做工作,中興通訊才形成今天全球化的智慧財產權團隊,創造全球化一流的智慧財產權業績。智慧財產權也因此為公司創新發展保駕護航。
《小康》:請問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對於企業的創新工作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此外,據瞭解,中興通訊還會根據海外消費者的偏好設計新的更適合當地人的產品,可否列舉一二?
申楠:中興通訊在美國、法國、瑞典、印度等國共設有20個全球研發中心,全球有107個分支機搆、3萬餘名國內外研發人員。在海外,有中國大使館的國家,基本上都有中興人和中興機構。
全球研發中心處在全球市場和技術的最前沿,可以第一時間感知技術趨勢和市場訊息。同時,研發中心還可以為國外當地人提供就業,就近瞭解文化特性,提供產品服務,傳播品牌。
以美國為例,中興手機在美國市場賣得很火,中興AXON天機連續多年位居美國預付費市場第四。美國是智慧財產權保護最嚴格、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國家。產品未動,智慧財產權佈局先行,我們在美國申請了數千件專利,派駐了智慧財產權精兵強將,為中興在美國市場的智慧財產權經營排兵佈陣、排憂解難。
《小康》:請您談一下如今中興通訊進行海外競爭的智慧財產權戰略,以及開展了哪些佈局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申楠:智慧財產權戰略是中興通訊八大戰略之一。公司一直將智慧財產權作為戰略資源。智慧財產權戰略委員會統籌公司智慧財產權戰略決策。智慧財產權專家委員會決策智慧財產權專業業務。在戰略、組織、人才及資金支援下,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興通訊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6.8萬件,其中超過90%為發明專利;已獲得授權專利超過2.5萬件,歐美終端專利授權2000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4G通信領域,中興通訊擁有4G LTE標準必要專利815件,全球占比超過13%。PCT申請連續六年位居全球前三(2010年、2013年居第二,2011、2012年蟬聯第一,2014年、2015年第三)。
可以說,只要有市場或者即將有市場的國家或區域,都有中興通訊專利佈局。
同時,我司還會根據“市場、技術、競爭、司法、趨勢”五大指標因素,差異化佈設資源,確保專利有競爭力地穩定增長。
2013年以來,中興通訊應對美國337調查,實現337調查5連勝,勝訴率100%。此項調查結果直接影響公司在美國市場的終端銷售。以2015年為例,中興通訊終端智慧機發貨6000萬部,整體終端出貨1億臺,精品機銷售量提升2倍,中高端智慧終端機發貨占比45%;管道收入占整體終端50%,合作夥伴、門店數提升3倍。
通過一場場海外智慧財產權訴訟戰役的勝訴,保障了公司每年在海外市場經營的穩定安全。
《小康》:關於發達國家運用智慧財產權壁壘阻擋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作為企業負責人有何感觸?
申楠:中興通訊海外市場征戰數年,打了許多智慧財產權訴訟大仗、硬仗,對發達國家智慧財產權壁壘有很多體會。一是禁令、排除令風險大,一旦有禁令,研發、製造、宣傳、管道、行銷隨時可能中止,聲譽損失難以估量;二是賠償極高。一旦一場訴訟失利,數千人一年創造的利潤就沒了。
作為新興國家企業走向世界的代表,中興通訊的全球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我們遇到過各種大大小小的挫折與阻礙。其中,在美國不斷發起針對我們的“337調查”最為典型。
美國“337調查”號稱世界上“最嚴厲貿易限制措施”,是美國發揮智慧財產權儲備和制度競爭優勢,實施強勢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典型性政策體現。它比反傾銷、反補貼更有威懾。一旦認定侵犯智慧財產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可以發佈普遍排除令或者有限排除令,不僅涉訴產品被排除出美國,而且可能延及產業鏈上下游產品。
美國專利運營公司InterDigital、TPL、Flashpoint、Creative、GPH、Pragmatus連續在ITC對中興通訊提出侵犯智慧財產權的“337調查”請求,尋求禁止市場準入的“排除令”,索要足以削弱產品競爭力的疊加許可費。面對上述這些企業接力式發起的7次337調查,中興通訊積極應訴,最終2起案件多輪談判後和解結案,5起案件經ITC裁決勝訴。
根據已結束的美國“337調查”案件資料:世界平均勝訴率為26%,中國企業在“337調查”中的勝訴率遠低於此水準,是“337調查”的最大受害者。而中興通訊應對“337調查”從首勝、再勝,到三連勝,再到五連勝,不斷突破,創造神奇,為中國企業贏得了極具說服力的口碑和聲譽。
智慧財產權為企業“走出去”戰略保駕護航,沒有智慧財產權,企業很難在海外市場賣產品,更不用說做大做強。未來,中興通訊將更加重視智慧財產權戰略,將智慧財產權融入全球開放競爭的大舞臺,通過差異化佈局,聚人聚智,主動維權,尊重別人的智慧財產權,積極維護自身智慧財產權權益,為市場經營開路護航,為企業創新發展加油添力。
(來源:《《小康》上旬》 2017年2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