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為《綱要》),為中國人勾勒出這樣一幅令人期待的“健康圖景”:“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0歲”;“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到2030年,全民醫保體系成熟定型”;“到2030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食源性疾病報告網路實現全覆蓋”……
《綱要》突出了大健康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健康影響因素,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提出了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方面的戰略任務。
大健康就在眼前,但國人健康素養水準提高的路卻還有很長。
一年一度發佈的“中國生命小康指數”,每次都會對國人的健康素養進行特別的關注。在今年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國人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比以前有了較大提高,但以體檢和運動為例,不少人僅僅是“為了體檢而體檢”,只重視體檢過程,卻忽視體檢報告的閱讀;在運動方面,仍有39.8%的受訪者沒有鍛煉身體的習慣。健康素養的提高、健康理念與健康知識的宣傳與普及,仍然任重而道遠。
健康是我們一切生活的基礎,沒有健康,學習、工作等等都無從談起。而提高公眾健康素養、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等等,都離不開人們所生活的城市。
在從幼兒到老年全生命週期的健康促進方面,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的舉辦地上海,為所有的城市提供了“樣本”。在這座城市裡,健康促進從娃娃抓起,企業將員工的健康視為第一生產力,社區居民自發探索出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新模式。
如何維護人民健康,一直以來都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值得肯定的是,在推進健康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以上海為代表的不少大中型城市的確取得了“高歌猛進”的成就,但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未來,這些經驗能夠在縣區、村鎮也得以推廣。
真正的健康城市,不能把任何一處角落、任何一個人落下。
(來源:《《小康》下旬》 2016年12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