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理財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2016年中國12座“萬億俱樂部”城市年終盤點—— 12座城市貢獻了全國GDP的1/4

$
0
0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與青島等12座城市,2016年各自的國內生產總值都將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4強。

《小康》記者  譚海清

又到了年底盤點的季節。

年初“兩會”定下了6.5%-7%的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這也是近幾十年少見的“低”增長率指標。增長目標的區間數值也預示著這一年整體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增大。“要實現2020年經濟總量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年均增速必須在6.5%以上,這是底線。同時結構性改革會激發新動力,可以向7%去努力”,有經濟專家這樣說。

到了年底,比較欣慰的是,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整體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明確。按國家統計局的官方資料,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7%,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0666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209415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79890億元,增長7.6%。第四季度,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科學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狠抓政策落實改革落地,努力鞏固壯大積極變化,完全可以確保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在對整體經濟貢獻方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領軍”、核心作用至關重要。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城市化,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而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主導作用,構成了城市化的根基。在國際上,聯合國通常將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劃定為特大城市。在我國,2014年國務院規定,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人們常說的“北上廣”,就是典型的超大城市。據統計,2015年全國生產總值超萬億的城市有10個,即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武漢、成都和杭州,這10個城市再加上排名緊挨著的南京和青島,12座城市的GDP占全國GDP的26.76%左右,也就是說,全國GDP的1/4是由12個最大的城市貢獻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2016年年底,我國GDP超過萬億的城市將增加到12個,2015年底生產總值都已超過9000億元的南京和青島,將是“萬億俱樂部”的最新成員。

這12個城市,按城市分類標準都屬於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按地域劃分,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有9個,中西部有3個。“萬億俱樂部”中,四大直轄市全部入列,其他城市不是省會城市,就是國家計畫單列城市,只有蘇州市例外。在“萬億俱樂部”中排行第七位的蘇州市,其經濟總量不僅超過武漢、成都、杭州等其他省會城市,甚至超過同省的省會城市南京(排第十一位)。從1993年開始,蘇州市委書記即由江蘇省副省級領導兼任。從蘇州市委書記任上先後走出多位省部級領導,如梁保華、陳德銘、王榮等。

經統計,這12個城市中,都開通了地鐵或正在修建地鐵。這說明,經濟越發達,人流量越大,對地鐵這種大運量的交通工具的需求就越大。這12個城市,都是區域的中心城市,在帶動區域發展方面,都起著龍頭作用,對周邊的中小城市都能產生強烈的吸附效應。在城市特色與產業佈局方面,卻各有特色、各有側重,如杭州市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以阿裡巴巴為代表的資訊經濟高速發展,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與金融業發展迅速已成支柱產業,長沙市的裝備製造等產業近年迅猛發展為城市整體實力增強助力最大,成都市近年在創意產業電子商務方面直逼沿海城市,等等。

編輯/餘弘陽

 

(來源:《《小康》中旬》 2016年12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中旬》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