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加劇,“細分”求出。一切從瞭解受眾開始,工業主題酒店應運而生
文|《小康》記者 袁帥
出差住酒店對於在醫療器械公司上班的程先生來說可是件麻煩事。由於要監督各種專案的進展情況並在專案出現問題時及時解決,程先生每次出差少則兩三周,多則一兩個月。而長期居住普通酒店不光費用高,住起來也不舒服。如果租用短租民宿,沒有24小時的全天服務,一旦有需要也很麻煩。一次西安的出差讓程先生邂逅了工業主題酒店,多年的痛點終於得到瞭解決。
工業主題酒店,顧名思義就是裝修風格以工廠主題為基礎,並且能同時滿足住客生活和工作雙重需要的酒店。近年來,眾多特色園區正在世界範圍內迅猛發展,衍生出相應的住店需求。新的市場環境帶來新挑戰的同時,也帶來新機遇,在酒店行業日益趨於飽和狀態時,工業主題酒店正在悄然興起,以新姿態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巧定“立意”
此前,全球十大酒店集團之一的貝斯特·韋斯特(Best Western)一直以身為單一品牌酒店集團而引以為傲。然而,在該集團2016年全球市場行銷大會上,其突然對外宣佈推出兩個全新品牌——Vib和GLo。其中,GLo便是工業主題的酒店品牌。
“此舉足以見得貝斯特·韋斯特對工業主題酒店前景的看好與重視。”貝斯特·韋斯特集團中國、蒙古、尼泊爾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董衛民告訴記者,近年來,貝斯特·韋斯特注意到,有眾多特色園區正在世界範圍內迅猛發展,衍生出相應的住店需求,譬如出差調研、考察推介、技術交流、專案外包的評估檢查等。儘管目前此類區域也開有各種酒店,但基本上都是傳統酒店,鮮有工業主題,因此在配套設施和設計上,也沒有特別契合該市場的實際需求,“例如,大面積的餐廳和奢華的娛樂設施皆非此類住客的急切需要。”
隨著客源結構發生變化,市場對這一區域酒店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轉型,於是便有了貝斯特·韋斯特GLo品牌的創意。
工業主題酒店與傳統酒店究竟區別在何處?董衛民這樣告訴記者,首先,普通住客的單次住宿時長正在縮短,目前平均在2天左右,而GLo目標人群的住宿天數平均在3至5天,所以,房間面積要足夠大,一方面是因為長期居住在狹小環境中,舒適度會降低,另一方面則是滿足工作需求,例如擺放大桌子供住客繪製圖紙等。其次,不同於一般酒店,即將開業的GLo單店中,有半數房間的衛生間設有窗戶,利於通風,以增加居住舒適度。董衛民補充道,“同時,為了方便住客,酒店正在考慮每層配備洗衣機的問題。”
不過, 定位於工業主題,GLo卻不局限于工業園區,它同時還瞄準了另一細分市場——校園密集的教育學區,此類區域由於短期培訓、考試等因素,擁有較大客流,且特點與工業園區相差無幾,例如對地點的要求以及較長的住宿時間等。
靜待落地
人們常說,唯有將市場進行細分,實行精準定位,才能謀得發展。然而,事情並不如預想中的那麼簡單,從貝斯特·韋斯特發佈GLo品牌至今,無論是集團的“老巢”北美地區還是中國,都還沒有該品牌單店落地。
董衛民坦言,新品牌遲遲未能落地,原因在於作為第一家新品牌酒店需極具品牌風格,因此集團在選擇時也頗為慎重。據他介紹,在此之前,佛山曾有酒店業主希望加入到GLo品牌,該地以傢俱批發著稱的特點顯然也與品牌特點相匹配。然而當貝斯特·韋斯特實地考察後發現,該業主所擁有的酒店已完成裝修,且為豪華風格,地理位置也靠近市中心,不符合GLo的市場定位特徵,因此衹得忍痛作罷。
不過,今年10月是貝斯特·韋斯特集團70週年生日,董衛民預計,借此東風,在全球範圍內,將有GLo品牌的酒店集中推出。
“只有嚴格控製成本,才能在價格上增強競爭力。”董衛民告訴記者,推陳出新,貝斯特·韋斯特第一步做的便是計算投資回報率。工業園區和教育學區的地價普遍較低,這為酒店降低房價、提升競爭力創造了一定機會。鑒於北美與中國市場的建築成本相差無幾,因此主要支出在於人工和管理成本。
為降低成本,貝斯特·韋斯特可謂絞盡腦汁。“GLo或將廣泛使用智慧家居設備,例如掃地機器人,以求減少人工成本。同時,為促其落地,裝修方面也會一切從簡。”董衛民表示,這些在GLo樣板房中已經有所體現,“我們不採用大理石,因為購買和保養都需要一定投入。”
同時,根據具體工業園規模和位置,每家GLo單體酒店的外觀和房間數目都會有不同,但房間數量不會太少。董衛民表示,“10至15間房的小酒店很難保證它的經濟價值。”
另外,GLo品牌預計將很難用國內的星級標準來評定,“星級標準是多方面的綜合評級,如果按其中的房間面積劃分,GLo可能比5星級還大,但是在裝潢方面,Glo不把追求豪華當成優勢。”董衛民補充道。
小酒店的大文章
工業主題酒店,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據記者瞭解,在海外酒店市場中,工業主題早已蔚然成風。位於雪梨碼頭的奧公館酒店前身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貨運碼頭。日本尾道市的LOFT工業風格酒店則意在以自行車主題喚起人們更多的環保意識……
而在國內,早在幾年前,也已有多家以小而特著稱的精品酒店加入了工業主題的行列。2010年,“Yi House”一驛酒店在北京798藝術園區開始營業;同年,上海南外灘的水舍正式對外開放;去年2月,西安春秋舍設計師酒店開門迎客……
據介紹,春秋舍之所以定位於工業風,一是由於建立之初考察時,業主發現,國內工業主題的公共場所還停留在以餐廳和咖啡廳為主的狀態,酒店類並不多,有一定發展空間。二是業主希望打造一座屬於自己的精品酒店,而精品酒店對選址有較高要求,不僅面積大小要適中,且需有獨立庭院以保證環境私密性,而這些在市中心很難做到。
據悉,此前業主在深圳等地選址3年未果,恰逢2012年西安半坡國際藝術區招商酒店業主,一眼看中這裡濃濃的藝術氣息和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因地制宜,根據原有建築的風格,精心打造,方有了現在的春秋舍。
然而,市場對這一新興產物給出了怎樣的反映呢?據春秋舍設計師酒店的業主陳昕透露,酒店正式營業初期,最讓他們發愁的是沒客人,在更換了4任總經理後,客流量才終於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據介紹,春秋舍共32間房,平均入住率60%,週末能達到90%。
不過,新問題隨之暴露。曾在以酒店管理專業而聞名遐邇的瑞士學習過的何佳,目前正擔任西安春秋舍設計師酒店經理,在她看來,一般工業主題酒店多分佈於二、三線城市,而在非一線城市,目前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提升服務品質。
“在酒店運營中,地點、服務和特色被提煉為最重要的三要素,缺少了制式化酒店集團的培訓體系,工業精品酒店難免在服務方面舉步維艱。受城市規模限制,從業人員素質有限,理念跟不上,導致服務上不去。”何佳表示,以西安為例,雖然身為陝西省的省會城市,但直到近兩年才陸續有國際品牌的五星奢華酒店入駐。
“員工們沒有見過真正意義上的高端酒店服務,也沒有被人服務過,怎樣提供給客人優質的服務?”對此,何佳倍感無奈。
其次,招人難也是一個讓何佳心煩的大難題。由於工業主題酒店不在市區,且在傳統理念中,服務員似乎總是“低人一等”,再加上國人對酒店行業的認知不比歐洲,如果說出差招待住精品酒店,恐怕會被人翻著白眼問道“那是什麼‘小酒店’?”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為酒店招聘增加了難度。因此,據何佳反映,無論是前臺、餐飲,還是客房保潔,酒店的各個崗位都存在招人難的問題。
這時,可能會有人說“你看人家歐洲小酒店都不需要太多服務人員”的話,可能會認為,“小酒店”並不需要招聘很多工作人員。但在何佳看來,事實並非如此,“中外住客的自主性仍存在差異,此景在國內整體大環境下完全行不通。例如,給外籍住客開鎖秘鑰,他們可自行完成登記入住,而中國住客還是更傾向於有工作人員幫助他們完成該過程。”
此外,近年來對工業主題酒店充滿熱情並投身其中的業主越來越多。這雖是好事,但何佳仍然建議有意向做酒店的業主,在專案落地之前一定要和酒店運營方加強溝通,達成共識,“否則很多流程會對接不上。”
同時,何佳提醒業主做好規劃、預算。許多人說投資200萬做酒店,開50到60間房,一年回本。何佳對此表示質疑,“難道不需要運營支出嗎?不需要支付水電和工作人員的薪水嗎?”在她看來,此種認知即為典型的先期評估不足。
附加值:老房整容換新顏
不同於多數酒店,工業主題酒店還有一大特色,即酒店建築多為立足現有建築的功能改造。據董衛民預計,GLo品牌正式落地後,所用建築新建和改造將各占50%。無獨有偶,春秋舍也是由西安的兩棟老建築組成:一棟是80年代建築,原做印染工廠;另一座建築被當地人叫做“炮樓”,1958年曾用作紡織廠的設備儲藏用途,是典型的俄式建築。
據悉,西安的工業主題酒店發展在全國來講可以說是數一數二。而為什麼是西安,這或許與西安擁有大量特色鮮明的老房子休戚相關。
據記者走訪瞭解,在西安,這樣與“炮樓”同為俄式風格的建築並非一兩座。《陝西省志建設志》記載,前蘇聯援建中國的156項重點專案中,有24項在陝西,其中西安就佔了17項,成為接受專案最多的城市。在半個世紀之前的西安地圖上,這些前蘇聯援建的建築曾經佔去了西安四分之一還多的面積。
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曾經佔據主流的俄式建築如今被拆的拆,改的改,已經所剩無幾。由於居住條件差,年輕人都離開了,剩下的幾乎都是老年人,在這些破舊老房子裡等待拆遷一刻的到來。“我們改變不了這些房子的命運,能做的就是給它們拍一張遺像,留下一個念想。”一個關注本土文化的團隊“本地”曾發出這樣的感慨。
然而,現在看來,工業主題酒店的興起似乎在告訴人們,那些飽含歲月滄桑、充滿往事回憶的老房子,不僅僅是只能做拍照留念、存檔那麼簡單,它們依然可以帶著時光的積澱和歷史的厚重,在當代生活及商戰中發揮獨特的魅力,呈現新的實用價值。
工業主題酒店,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在海外酒店市場中,工業主題早已蔚然成風。
(來源:《《小康》上旬》 2016年10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