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都在精神上相當富足,這裡從不缺少文化名片。如何更好地讓歷史文化帶動經濟增長,是擺在望都縣委、縣政府面前的重大課題
文|《小康》記者 劉源隆 鄂璠 望都報導
在國家博物館,常年展出著這樣一件石器文物:一個頭戴小帽、身著長袍的男子,他寬面闊口,和樂微笑,悠哉地騎著一匹壯碩的大馬。細觀之,他左手提著一壺酒,右手拎著兩尾魚。據考,這是東漢時期文物,而出土的地方則在河北省望都縣。
藝術源於生活。這樣一座石雕表現的,或多或少就是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而石雕人物展現出的祥和與安樂也恰恰與如今望都人安居樂業的情景一脈相承。
文化底蘊帶來的樂觀自信
在望都縣城,除了零星的居民樓,很難見到高聳的建築。它和我國北方大部分縣城沒有明顯區別,甚至不如一些建設豪華的縣城,它如同一個不施粉黛、天然素顏的姑娘,並不豔麗,但質樸中卻更易見其內在。
李田光今年72歲,是從望都縣廣電系統退休的工程師。退休後的生活在他看來是愜意的,三個女兒,一個在北京工作生活,另外兩個都在家鄉,她們都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李田光和老伴兒偶爾去北京幫女兒帶帶孩子,其餘時間他用來研究望都的民俗文化,他撰寫過6部民俗文化書籍,還把小時候居住過的農村民居做成模型;為當地戲種“新穎調”提出改良意見,撰寫劇本,組織演出,如今他被聘為堯母文化學會的副會長和當地旺府民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在望都縣東關村,記者還欣賞到了村民組織的樂隊——東關細樂會的表演。之所以叫做細樂,是相對鑼鼓等音響大的音樂而言。細樂的樂器中,除了笙、簫、板胡之外,還有一些宗教音樂的樂器,雲鑼、海錐等,頗具民俗特色。演出的村民集結了老中青三代人,他們平日務農,趕上節日廟會,就聚在一起,義務為鄉親們奏樂助興。
“農耕文化下,人們的生活就是這樣。”走在望都縣九龍公園,李田光指著廣場上跳著廣場舞、打著太極拳的老年人對記者說:“如今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在縣城也不像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人們沒有那麼強烈的慾望和對物質永遠也不滿足的胃口。夠吃、夠喝也沒煩惱,多好。”
聽著老人的言語,記者意識到,這或許就是小康社會應有的心態。而望都雖是貧困縣,但這裡的人們卻有著超越物質的樂觀心態。也許,幸福感從來不是被物質生活所主宰,它來自于文化,來自于文化底蘊所帶給人們的自信。
望都的歷史文化有多深厚?這要從5000多年前說起。
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望都順平唐縣一帶的陳鋒氏族出了一位才貌出眾的女子叫慶都,她後來嫁給了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嚳為妃,生下了堯帝,堯帝小時候就和母親生活在順平唐縣望都一帶,堯封為唐侯後,為他母親建了一座城,叫慶都城,這就是最早的望都縣城。戰國時,這一帶叫慶都邑。秦朝的時候設慶都縣,到西漢時,以張晏《漢書注》中“登堯山,望都山”將這裡更名為“望都縣”。此後歷代,該城在“望都”與“慶都”兩個名字間幾經更改。望都縣城也幾經搬遷,于唐貞觀八年搬到今址。
打造“堯母文化”助社會發展
曾經歷朝歷代的帝王為弘揚孝道,都會敕令修復擴建堯母陵廟,並親臨祭拜。僅乾隆一朝,就四次來到望都拜謁堯母。直到解放戰爭時期的1946年,國民黨軍隊為了修築工事,拆毀了堯母陵廟,只剩一片廢墟,留下一堵紅牆——“五峰樓”。現在,這片廢墟已被保護起來,這裡掛著老幹部活動基地的牌子。
望都人對於堯母敬愛有加,因為這是他們知道的有證可查的最早的祖先,而堯母同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她也被稱為“中華第一母親”。
望都人對堯母的敬愛之情有多深?據望都縣政協主席、縣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組長何任道介紹,望都作為堯母故里,一直以來紙面的資料多,有形的紀念性標誌卻很少,堯母陵廟就只剩一堵牆。在這樣的情況下,望都人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地標性建築,以此來標誌望都的文化根源。2002年,全縣人民集資,在望都縣城東南建立了一座堯母廣場。為何建立於此?正是因為,這裡是京廣公路與京珠高速路引線交匯處,可以說正是望都的大門,而廣場也與道路融合,形成一個大環島。
廣場呈圓形,佔地1.8萬平方米。以石材築成的廣場地面分上、中、下三層,共有9級臺階,代表“九九歸一”。上層平臺為青銅鑄造的堯母聖像,高18米,其中基座高14.1米,聖像高3.9米,共三尊,分別朝北、西南、東南三面不同方向,三條赤龍盤繞在堯母的身體及四肢上。堯母面容神聖,高雅慈祥,俯視著茫茫大地,生動體現了“母儀天下”的形象。聖像基座呈四棱形,由336塊黑色大理石粘貼,上書“堯母故里”四個鎏金大字,下方是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世界文化遺產協會副主席羅哲文的撰文《堯母故里頌》,整座聖像莊嚴、古樸、凝重,給人以五千年滄桑之感。
中層平檯布列24顆圖騰球,球直徑1米,以黑色大理石磨製,代表農曆二十四節氣,據說二十四節氣的曆法是堯制定的。球面雕有十二屬相圖,代表四個方位的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和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卦等圖形,都用簡練線條勾勒而成。
下層平臺外緣是六座圖騰柱。每柱直徑1米,高4.5米,青色大理石,柱上各雕一龍,柱上六龍與堯母身上的三龍共九龍,與望都縣的母親河——九龍河正好吻合。
何任道說,捐資建立廣場的時候,雖然是全縣大多數人的意願,但因為大家整體收入不高,也有反對聲音。但是回頭來看,這樣一個舉措是正確的。堯母廣場現在已成為望都的地標,“它不僅承載著望都的歷史文化內核,也擔負著望都人民對故鄉文化的敬仰與自豪,對堯母的崇尚,是對中華民族傳統孝道的崇尚,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鄉村旅遊是望都的未來
望都在精神上是相當富足的,除了堯母文化,這裡有出土了石騎馬人和現今發現最早的十七道石質圍棋盤的漢代墓藏;這裡還是孫氏太極拳祖師孫祿堂的故鄉;這裡湧現了“中國甲骨研究第一人”胡厚宣、電影表演藝術家村裡等傑出人才。可以說,望都從來不缺少文化名片。只是如何更好地讓歷史文化帶動經濟增長,是擺在望都縣委、縣政府面前的重大課題。
從地圖上來看望都,它的區位優勢,可謂得天獨厚。它處於首都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雙重輻射區,107國道穿城而過,與周邊京港澳高速、京廣鐵路、京石高鐵等形成立體化交通網路。
擁有博大的文化資源和便捷的交通資源,望都縣委書記朱子強在上任伊始就對望都各級幹部強調,“望都決不能和別人比樓高,而是要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走出條新路子。”
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望都把“生態文化、低碳迴圈、高端高效”的生態優先發展理念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全縣率先在供水普及率、汙水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城市集中供熱等惠民專案上做文章。如今,城市供水普及率、合格率達100%,實現雨汙分流全覆蓋,縣城汙水處理率達97%,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市集中供熱率達85%,燃氣普及率達到95%。
在城市建設中,望都創新體制,吸引社會資本3億元塑造78項“園林縣城”工程,先後建成孫祿堂公園、慶都公園和名都廣場等10個遊園,城區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廊道、水系、夜間三大景觀和3.5公里的西環路廊道景觀已成為城市最亮麗的風景線。望都城區的綠化覆蓋率達37.12%,綠地率32.4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9.76平方米。望都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園林城鎮。
在鄉村,望都纍計建成5377座新能源戶用沼氣地、養殖場大型沼氣站和聯戶秸稈沼氣站,在節能、降耗、減汙、增效方面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
在農業經濟發展上,望都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打造高端生態農業,明確以鄉村為主體,以“一鄉一特色一高校,一村一品一專家”為抓手,辣椒、花卉苗木、葡萄、食用菌為代表的特色農業發展迅猛,打造了多個觀光採摘果園、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等。
作為辣椒之鄉,望都的辣椒標準化種植面積有5萬畝,帶動相關產業從業人數2.5萬人,辣椒加工企業120餘家,年出口額達千萬美元以上。2005年被評為國家級出口辣椒品質安全示範區。
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朱子強明白,這還遠遠不夠。
“我來望都後,一直在研究望都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有‘形’,但目前看望都的文化產業沒有‘形’。”
的確,望都的三大文化品牌——堯母故里、辣椒之都、孫氏太極,現在看來都還稍顯薄弱,沒有支撐的實體。朱子強知道,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鄉村旅遊是望都的未來,也是這裡三農問題的重要解決方案。他表示,希望用堯母文化將村鎮連接起來,沿著九龍河一直到堯母廣場,中間串著五峰樓,做出“堯母品牌”的旅遊路徑。結合這條路徑,他提出了“十個一”構想:一有一座堯母廟,二有一座堯母祭壇,三有一條九龍河,四有一批文化人才,五有一個文化傳承品牌,六有一個響亮的村名,七有一桌農家飯菜,八有一台地方戲曲,九有一批特色手工業,十有一個包含現代養殖、精品採摘的現代產業。
這樣,堯母文化的無形根脈才能讓有形的文化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也讓望都的百姓生活更加富足,心態更加小康。
在金庸武俠小說《神雕俠侶》中,主人公楊過因習得眾多門派武藝而自創“黯然銷魂掌”。現實中,望都人孫祿堂將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融會貫通自創“孫氏太極拳”。管中窺豹,通過兩天的密集考察採訪,記者深切地感受到望都人善於學習優秀經驗的寶貴品質,然而更可貴的是他們也善於總結自身特點。望都人不執著於增長的速度與規模,而更加注重自己的內心與文化,正視自身發展的不足。如今,他們正在勇於開拓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小康之路。
(來源:《《小康》上旬》 2016年5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