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都有著講不完的故事,其中有輝煌、亦有坎坷,而其背後,離不開一代代傳承人的執著堅守,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他們如何樹立品牌、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文|《小康》記者 鄂璠 成都報導 攝影/鄂璠
標價360元的一壺兩杯竹編茶具,一天能賣出好幾套,邛崍竹編乾脆臨時在展櫃前設起銷售點;雲南建水的紫陶、四川瀘州的油紙傘、重慶的榮昌摺扇、甘肅的慶陽香包等展品,都引來不少人駐足欣賞,“忍不住開啟了買買買模式”、“每樣都想入手”成為了許許多多觀展者的共同心聲;在“巴蜀工匠·非遺精品展”現場,一個被圍得水洩不通的展櫃上,貼了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展品不賣,如欲購買,請移步文殊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成都銀絲花製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道安大師推出的各種精緻的銀花絲項鍊、戒指等首飾,令不少觀展者“一見鍾情”、“戀戀不捨”,詢價的聲音此起彼伏,似乎無法止息……
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期間,傳統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名簡稱)“滿血復活”成為了搶手貨。
事實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非“高不可攀”。6月10日上午,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部主場活動開幕式舉行,淅淅瀝瀝的雨任性地從成都的天空中飄灑至大地,觀展者的熱情卻絲毫不減,他們舉著傘從四面八方彙聚于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來自全世界的1100多項非遺專案,將從這一天開始直至6月18日,持續“烹飪”出一場場歷史與文化的饕餮盛宴。在這裡,小朋友們圍著提線木偶、皮影、年畫看得津津有味;年輕人爭先恐後地拜非遺傳承人為師,有的體驗做糖畫,有的學起了面塑、竹編;老年人可以圍坐在一起,欣賞“尋找天籟之音——四川省非物質文化聲音檔案”視聽展。
非遺的“身影”,其實不僅僅在“非遺節”期間才能隨處可見,日常逛街的時候,或許吸人眼球的“中國風”女包恰恰是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海絨繡”工藝織就的;外出休閒旅遊的時候,或許能偶遇巧奪天工的徽州歙硯,品味到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製作技藝傳承人沖泡的佳茗……
那麼,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動起來”、“傳下去”,非遺傳承人有何絕招?
讓“活在當下”不再尷尬
當《小康》雜誌記者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見到留著披肩長髮、戴著特色民族頭飾、穿著羌族傳統服飾的沈豔燕時,距離“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畫”西南民族大學羌繡班的結業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了,但對於培訓的收穫,這位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平武羌繡代表性傳承人仍然念念不忘,“這次培訓主要是開拓眼界、發散思維,讓大家領悟民族藝術的傳承不是一味守舊,也不是盲目創新。”
在這個由39名羌繡傳承人組成的班級裡,四川平武縣明陽村大地社社長王曉兵是唯一的男學員,也是羌族少有的男繡郎。他十四五歲時就會羌繡了,但對於羌繡的文化價值卻並不清楚,只是把它當作日常的一門手藝。參加完培訓,王曉兵不但瞭解到各種針法,還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地地道道的羌族繡娘吳小蓉則領悟到,只需要稍許改變,傳統羌繡便可以與現代時尚接軌。許多羌族女孩都是從記事起就會使用繡花針的,技法則是由家中的老人言傳身教,以前,吳小蓉覺得作品的顏色越鮮豔越漂亮,可以隨心所欲進行搭配,作品也不外乎被套、傳統服飾、茶席等,通過這次培訓,她才知道,傳統羌族刺繡在現代服飾中也可以靈活運用,色彩淡雅的羌繡更容易被都市白領接受。
民族精神的DNA——這是中國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譽。“如果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消失了,我們損失的不只是一門技藝,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寄寓其中的寶貴智慧和精神血脈。”多年從事民俗與非遺保護研究的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蔡豐明認為,非遺雖然大多是傳統社會的產物,但它們在當代社會中依然有一定的生命力,只有將其與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聯繫起來,才能更好地活在當下。
然而就在三年前,非遺的傳承與保護狀況還顯得有些“尷尬”。2014年年底,第七屆潘家園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易博覽會邀請了包括面人彭、毛猴孫、風車王、皮影周等諸多非遺手工藝品的工藝大師和收藏專家,聊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這些傳承人普遍袒露出比較擔憂的心態。風車王講述道,他最開始學做風車,主要目的是為補貼家用,當時家境貧寒、工資不高,一家人幫別人糊火柴盒掙點外快,火柴盒的價格極低,糊好1200個還要打包送到買主那裡,才掙六毛錢,可是當時糊一個風車輪子就能掙兩毛錢。但是現在,很少有人玩風車了,能堅持製作風車,也只是為了自己心裡的信念,要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但若要真正地傳承,首要的事情——收徒弟,就是一大難題。
沈豔燕也曾有過類似的擔憂。2008年的汶川地震,受損的不僅是她家鄉的房屋建築,還有那些早已瀕危的羌族非遺技藝。由於羌繡技法幾千年來都是通過家庭內部口傳親授,加之強震影響,更是面臨後繼無人的局面。如何才能讓“養在深閨、不為人知、後繼乏人”的羌繡得以傳承?僅靠沈豔燕的一己之力,肯定不行。
這樣的狀況引起了文化部領導的注意。“由於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遷,一部分以手工藝為主要生計來源的傳統工藝專案傳承人群,面臨產品需求萎縮、收入不足以解決生計的困境,致使年輕人不願學習和傳承手工藝,傳承後繼乏人。”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部主場活動開幕式召開的當日下午,第六屆成都非遺節國際論壇舉辦,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在發表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與實踐”為主題的主旨演講時提到,“為此,我們把努力實現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改善生活、豐富生活的統一,提升年輕一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和參與積極性,不斷增強傳承活力與後勁,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目標。”
“研培計畫”助力匠人妙手生新品
在文化部領導和工作人員們看來,能力建設直接關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時代變遷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傳承人群的傳承與當代實踐能力,包括對本地區、本民族文化傳統的認識深度,對相關遺產知識和技藝的掌握程度,進行再創造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也包括在一些專案傳承實踐中獲得相應經濟收益的能力。
“幫助傳承人群獲得和增強這些能力,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著力點。”項兆倫介紹道。而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畫”(以下簡稱為“研培計畫”),便是一項重要的舉措。文化部和教育部一起,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大學的學術和教學資源支援,通過對以持有者和從業者為主體的傳承人群的短期培訓,幫助他們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強化對相關遺產知識、技藝和流變脈絡的認識與把握,瞭解時代變遷帶來的審美變化和社會需求變化,豐富藝術、材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
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期間,首次設立的板塊“中國傳統工藝設計暨研培計畫成果展”就是旨在總結2015年、2016年研培計畫和傳統工藝工作站的成果,讓觀展者近距離接觸其中的優秀作品,集中向公眾展現非遺傳承人群對於“將傳統技藝融入當代生活”的諸多思考。這一板塊共展出作品680餘套,遴選自57家研培計畫參與高校和5家傳統工藝工作站推薦的1500餘套作品。建水紫陶燒制技藝雲南省代表性傳承人田靜的“承瑜”套件作品便位元列其中。
從1996年開始,田靜就在建水當地拜制陶的老手藝人為師了,後來,她考入景德鎮陶瓷學院(現為景德鎮陶瓷大學)學習陶瓷造型設計,畢業以後又回到建水跟隨師傅學習。建水紫陶是雲南省建水縣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始於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紅黃青褐白)製作成型,經過書畫、雕刻、填刮、燒煉、磨光等工序,陶器色澤深紫,花紋雪白,叩聲如磐。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於1953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被列為我國四大名陶之一,與江蘇宜興陶、廣西欽州陶、四川榮昌陶並駕齊名。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水紫陶能傳承近千年並名揚大江南北,與其製作、燒成技藝不無關係,在製作技藝上,建水陶保留了傳統的手工制泥工藝,經過24道程式之後的泥才可以拿來製作陶器。
2015年年底,“非遺傳承人群清華研修班”第二期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拉開帷幕,田靜全程參與了研修班學習。在研修期間,班裡的21名學員利用半天時間在校園裡進行了現場展演,當時的京城已是隆冬,又有霧霾縈城,但依舊擋不住參觀者的熱情。田靜一邊進行手工演示,一邊為粉絲們答疑解惑,忙得不亦樂乎。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傳承人共同學習、相互交流,除了對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有了新的認識外,田靜還和同班的陳俐宇發生了一場“美麗的誤會”。
陳俐宇是河南太行山麓悠久的野王紵器髹飾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在一次展出中,田靜發現了陳俐宇的一套化妝盒。“你讓現代女性用這麼好的東西,調製顏料,再化妝,可能性很小。”田靜提議,“能不能用你這廟堂之上的盒子,給我放一些小茶食?”她們的合作就此展開。
兩人的技藝都具有豐富的內容,但為了讓河南野王紵器髹飾技藝與建水紫陶燒制技藝這兩種古法能夠穿越時空、搭配協調、完美交融,陳俐宇和闐靜開始狠心“做減法”。器具形狀的搭配是兩個人面臨的第一個難題。陳俐宇的漆器為圓形,也是整套作品的輪廓主體,田靜為了配合她,捨棄了建水陶中最經典的圓壺造型,打造了一把精緻的小方壺。第二個讓彼此感到“糾結”的是顏色的協調。野王紵器以華麗、高貴著稱,這是建水陶很難具備的,為此,陳俐宇捨棄了漆器上的全部精美花紋,只留下野王紵器中最具識別性的紅與黑色調,而為了迎合紅與黑的色調,田靜也捨棄了建水陶的特有泥色,選擇了淡雅的灰胎。
經過兩位“匠人”的妙手生“新”,一套由兩種非遺技藝組成,淡雅、清新、脫俗的作品呈現出來。以前,野王紵器髹飾技藝並沒有很好的市場,雖然陳俐宇全家都在堅守著這門技藝,但卻只能靠做傢俱生意維持生計,相對而言,伴隨著茶具飛入尋常百姓家,建水紫陶燒制技藝的市場較為廣闊。而當被田靜形容為“美麗的誤會”的合作展開後,野王紵器生機重現,原本放在壺承上面的建水陶茶具也增色不少,最讓陳俐宇和闐靜感到振奮的是,經過創新和“再設計”,野王紵器髹飾技藝如今擁有了走向市場的可能性。
類似的案例在“研培計畫”中不勝枚舉。原本互不相識的徽墨、湖筆、曹氏宣紙的傳承人,通過“研培計畫”,受到了中國“整體性保護”非遺原則的啟發,於是締結聯盟、開啟了新征程——文房瑰寶重聚首,成品比以往的單品更具特色。鈞窯傳承人劉紅生與徽州鳳梨漆傳承人俞均鵬也攜起手來,在2016年北京國際設計周上,他們合作的花瓶引人駐足。
一個人能帶動一批專案和一片地區嗎?
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因為“研培計畫”,全國1萬多名曾一門心思埋頭於手藝的人走進校園,拓寬了眼界,提高了技藝,並且對所持專案的文化內涵有了更深刻的領悟,對自己手藝的價值和潛力有了更強的自信。“2017年參與大學已達78所。到2020年,參加人數將超過10萬。”項兆倫稱。
無疑,對於非遺保護和傳承而言,“研培計畫”顯得彌足珍貴,培訓一人,帶動的往往是一批非遺專案和一片地區的非遺傳承人。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轉寄了文化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畫》,部署促進中國傳統工藝的傳承與振興,也為“研培計畫”提供了制度保障。
家住青海塔爾寺附近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何滿曾經帶著困惑走進清華大學,在他的家鄉,“灰頭土臉的手藝人總被瞧不起”,他見過太多的匠人一個個外出靠打工來賺錢,在機器能大批快速製造銀銅器的時候,手藝人很難找到自己的價值。
“持續加大保護力度,著力支援傳承實踐”也是中國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去年,中國政府將給予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傳習補助經費由每人每年1萬元提高至2萬元,不少地方也相應增加了補助。2009年以來,已支援各地建設了3000多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和11000多處傳習中心,命名了100多個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建設了153個保護利用設施。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又規劃了219個保護利用設施的建設任務。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在青海湟中擁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素以形薄、光亮、輕柔、質純等特點著稱,使用敲、鏨等技巧,通過浮雕、平雕、掐絲等表現手法,加以獨特的技藝——鎏金,一錘一鏨敲打出青藏高原獨有的“奢華”之色。學習銀器製作非常艱苦,沒有七八年的磨練根本學不好手藝。從16歲開始,何滿就跟隨父親學藝,手藝傳到他這裡已是第三代。
這些年國家政策對非遺保護的傾斜,讓何滿感受到融融暖意。參加“研培計畫”後,在清華大學的校園內,何滿聽藝術史的老師們講了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與發展脈絡,看了不少國內外藝術精品,他還和其他傳承人一起參觀了故宮、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館,在開啟了眼界的同時,他從心底感覺到了“匠人”的偉大。
研培結束後,出自於何滿手上的銀銅器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不再局限於民族或宗教用具,而是貼近實用生活;他練就了40多年的鎏金手藝也不僅僅貢獻於寺廟,新開發的拇指大小的轉經筒掛飾廣受青年喜愛。
如今,在何滿的家鄉,非遺受到了熱捧,何滿的兒子還在山西攻讀碩士研究生,但已有了把所學用於非遺的念頭;何滿的女兒出嫁了,卻產生了回家學手藝的想法;何滿的徒弟們紛紛立志,表達了堅守傳承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的願望。今年3月底被選為“研培計畫”諮詢專家的何滿,已經促成了年輕的湟中銀銅器製作手藝人赴北京學習的事宜。
從2008年開始致力於羌繡傳承發展的沈豔燕,原來只是想用羌繡來治癒汶川地震的創傷,結果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在西南民族大學羌繡班參加培訓之後,沈豔燕想運用學到的知識,聯合當地的人一起把羌繡做成一個文化產業,讓大家的手工羌繡進入市場,帶來收益,改善生活水準。羌繡有了名氣之後,也不斷有高校教師、藝術工作者走進羌寨,引導繡師們將作品更好地融入市場。沈豔燕希望,通過羌繡技藝與現代藝術的結合,古老的羌文化能夠走進千家萬戶,走進現代生活。
平武縣平通鎮益泉村村民任朝清就是在沈豔燕的勸說下,開始系統學習刺繡,成為一名繡娘的。在系統學習之前,任朝清平時就有刺繡和剪紙的愛好。現在,農忙之餘,任朝清從事羌繡便能增加幾千元的收入。沈豔燕把羌繡文化的保護傳承與旅遊、農業等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了以羌民俗文化、古羌梅文化、茶文化等為主題的特色文化旅遊、文化創意品牌,形成了“小針頭帶動大產業”的商業模式。家住鎖江羌族鄉的貧困戶彭貴秀在沈豔燕的帶領下學會了羌繡,成為雲朵繡坊裡的一名繡娘;豆叩鎮銀嶺村村民趙熠雯外出打工返鄉後,在沈豔燕的幫助下開辦了以茶文化為主題的“羌韻雯繡”農家樂和雲朵繡坊,遊客在採茶、品茶的同時還能親手繡茶花……如今,平武羌繡已帶動200餘戶貧困村民致富,並帶動了50多家農家樂的發展。
新生代傳承人的非遺生意經
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42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365項,急需保護的非遺名錄47項,優秀實踐名冊17項。其中,中國共入選39項,代表作31項,急需保護的非遺名錄7項,優秀實踐名冊1項。這些優秀傳統文化使得中國躋身為非遺大國,而隨著近幾年非遺保護傳承實踐、保護傳承能力、保護傳承環境工作的不斷加強、完善,非遺“新生代”開始漸露鋒芒。
去年3月27日,“研培計畫”試點成果彙報展在春意盎然的水木清華拉開帷幕,41名學員初嘗收穫,140套、300餘件傳統工藝精品亮相,作為一名傳統文化研究者、《中國畫學刊》副主編,藝術獨立評論人張書雲應邀觀展後,在《不負春光 傳承正當時》一文中寫道,“說到非遺傳承人,常常會讓人聯想到白髮蒼蒼的老者,而我看到參加清華學習的非遺學員不少是年輕面孔:開封朱仙鎮木板年畫傳人李力、蜀繡肖華、鈞窯煉製技藝傳人劉紅生、徽州漆器傳承人俞均鵬等一批人為70後,他們現在正是非遺傳承的主要力量;另有一些經歷過高等美術教育的,江蘇南通藍印花布研究名家吳元新的女兒吳靈姝、南京剪紙第六代傳人張鈞、潮繡傳人詹惠娜等一批學員為80後;年齡最小的是河南唐三彩傳人高賀,是90後傳承人中的佼佼者。”
幾乎每一項非遺的保護與傳承,都有著講不完的故事,其中有輝煌、亦有坎坷,而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傳承人的執著堅守。
在瀘州,年輕的小夥子畢原紳幫著父親畢六福把油紙傘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被譽為“中國傘王”的畢六福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瀘州分水油紙傘製作技藝的傳承人,他的油紙傘製作技藝的傳承方式是家族式的,一代代傳下來,到畢六福這裡已是第六代了。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的畢原紳原本在一家軟體公司工作,事業上順風順水,只是如果堅持做下去,父親一輩子的心血和家族的努力可能都白費了。於是,2009年年底,畢原紳回到家鄉,用3年時間,跟著父親系統地學習如何從選料到做成一把油紙傘。
為了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在市場上站穩腳跟,2010年,畢原紳牽頭成立瀘州市江陽區畢六福傘業有限公司,同時註冊“畢六福”為油紙傘品牌,整合了油紙傘的製作、銷售、推廣、展示等環節,致力於提升分水油紙傘的知名度,傳播油紙傘文化。在製作環節,畢原紳在傳統花鳥、風景的圖案基礎上,嘗試加入現代的噴繪、彩繪方式,以擴大市場。這位年輕人還嘗試著採用“互聯網+非遺”的全新商業模式,在網上賣油紙傘,並通過分析消費者的偏好,推出個性化產品。
非遺產品的推廣和銷售一直是個難題,但在成長中耳濡目染非遺技藝,同時又接受過良好教育的“新生代”們似乎並不畏懼市場的挑戰,田靜也曾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過陶藝的工藝流程及自創的一套猴陶新品,僅5個小時,推出的60件作品就全部預訂完,一張張訂單匯來,很多客戶她並不認識。
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一個展臺打出了“我哪兒懂什麼市場——全靠酒好”的巨幅標語,不少觀展者拿出手機、相機,紛紛對準這則標語拍照,幾位從展臺前走過的“新生代”傳承人則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雖然品質至關重要,但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懂市場也是必須的。
(來源:《《小康》上旬》 2017年7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