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理財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學區房變局

$
0
0

作為全國教育改革的風向標,北京義務教育階段推廣多校劃片,是否意味著學區房變局在即?這一經驗是否會被推廣到全國?多校劃片真的能治本嗎?

文|《小康》雜誌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劉彥華

五一小長假之前,北京再出重拳,直擊學區房。

4月26日至27日,24小時之內,北京市的海澱、朝陽、豐臺、順義、石景山、東城、西城、密雲八個區密集公佈今年的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雖然各區入學政策略有差異,但都將“打擊學區房”當成工作重點。入學方式上,北京市教委強調在促進公平就近入學的“單校劃片+多校劃片”結合方面,切實落實多校劃片政策。同時將加大對入學條件的聯合審查力度,未來還將根據房產、戶籍、居住年限等因素,加大多校劃片的實施力度。

作為全國教育改革的風向標,北京義務教育階段推廣多校劃片,是否意味著學區房變局在即?這一經驗是否會被推廣到全國?目前,答案尚不確定,但無疑,它影響了廣大家長此前為孩子們制訂的升學計畫。

與政策競跑

“2017中國居住小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37.9%的受訪者表示多校劃片政策的實行會改變自己購買學區房的意願,16.7%的受訪者表示會猶豫,另外,45.4%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會因此改變購房學區房的意願。

5月6日,北京入學新政出臺後的第一個週末,數百名家長聚集在海澱區一個不到200平米的會場內,他們慕名而來,想要通過北京某“升學專家”尋找進入北京知名中小學的管道。

據《小康》記者在現場瞭解,由於報名的火爆,原本兩個小時的講座改為了上下午兩場,並且每場時長也從兩小時延長到接近3個小時。家長們用筆記下了升學專家口中的每一個要點,拍下了每一張幻燈片,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個資訊點。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綫上,再難我都想換購一套學區房。”雖然隨著多校劃片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優質學校開始“搖號入學”,但家住北京市昌平區的韓萍依然未改購買學區房的決定。不過,既不想給孩子太大壓力,也不想犧牲房屋環境,還擔心購房資金壓力過大影響生活品質,買西城,還是買海澱,她還在糾結。

與韓萍一樣,李娟近日也在為學區房頭疼。李娟家住朝陽,與北京成千上萬的家長一樣,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操心孩子的上學問題。今年3月初,她們一家換購了一套呼家樓的學區房,不過卻未能趕在3·17新政前完成網簽。

3月17日,北京“史上最嚴限購令”重磅推出,購買二套房“認房又認貸”,首付比例提高至60%以上。這意味著李娟要比原計畫多掏100多萬的首付款。

“原來的房子已經賣了,違約放棄買房同樣要付高額違約金。”被逼無奈,李娟一家只能四處向親戚朋友借錢。

不過,更讓李娟焦慮的是,近年北京入學政策變動頻繁,其中,朝陽區的表現尤為突出,“4月底,教委一紙政令,朝陽區的學區房基本快要廢了,雖然我們買的學區房不至於因為未能在6月30日前拿到產權而徹底報廢,但3年後我的孩子能不能如願就讀呼家樓中心小學,我的心裡真的沒譜了。”

天價學區房是如何造就的?

說起學區房,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但卻經久不衰的話題。它本質上仍是一種商品,但因同時具備房屋和學位兩種屬性,相較于普通房屋,由於學位屬性的稀缺,學區房的價格高於市場價格並不奇怪。不過,近年來,備受爭議的是“天價”學區房。

究竟是什麼造就了“天價學區房”?“2017中國居住小康指數”調查顯示,62.5%的受訪者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教育資源配置不均,41.5%的受訪者懷疑房地產商和房產仲介聯手抬高房價,37.3%的受訪者認為是社會競爭意識過於強烈的結果,25%的受訪者則將之歸因於“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教育問題”。

作為一名在北京打拼了10多年的資深房產仲介,張磊對這個問題很有發言權,據他回憶,北京學區房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10年,北京“小升初”政策進行了較大調整,“當年北京所有知名中學、大學附中首次全部參加電腦大派位元。”隨著劃片入學的全面推開,學區房的概念逐漸興起。

不過,學區房真正火起來是在2014年,北京市開始全面取消共建小學,所有學生必須就近入學。

“學區房,房子是次要的,關鍵是前面的學區二字。”在張磊看來,為了讓孩子能上一所好學校而不惜一切代價的家長比比皆是;此外,慣于投機的樓市投資客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學區房的高漲。“如果說房地產投資是一種神話的話,那麼,學區房就是神話中的神話。”據他觀察,近十年,北京房價一直處於上升通道,學區房屬於稀缺資源,漲幅遠高於普通住宅,即便是一些“老破小”的學區房,也備受市場追捧。

“2017中國居住小康指數”調查結果則顯示,天價學區房的根本問題不僅僅在於房價調控,還在於基礎教育本身均衡發展問題。學校品質有差距和沒有其他選擇是出現天價學區房及炒房的重要原因。

多校劃片能治本嗎?

4月底,北京市的入學新政公佈後,迅速引起了公眾關注,焦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多校劃片能否真正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破局天價學區房;二是下一個接棒的是誰。

按照現行政策,多校劃片主要是指一個片區對應多所學校,根據入學志願確定學校,如果報名人數少於招生人數,學生可以直接入學,如果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則採取隨機派位形式進入片區內其他學校入學。擴大多校劃片意味著未來入學不確定性加大。

記者梳理髮現,其實教育部已經連續三年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均衡、群眾擇校衝動強烈、學區房問題突出的地方穩妥推進多校劃片。並且,除了北京,南京、武漢等地也已開始進行局部探索。

對此,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入學新政對不同片區的影響不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一個片區內不同學校教學品質相差較大的話,多校劃片擴圍意味著即便買到了重點學區房,也不一定能夠進入重點學校上學,不確定性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學區房價格上漲的衝動,但是對於教育資源配置相對均衡的片區而言,則影響不大,“比如北京市西城區的德勝片區,裡面都是好學校,只要買到這個片區的學區房,無論搖號到哪所學校都是好學校”。在他看來,徹底解決學區房問題,還是需要從平衡教育資源入手,不過,這需要時間,“甚至有可能需要10年到20年時間來解決。”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也曾正面回應這一問題,“突破口就是多校劃片,就是說先從現有資源均衡分配著手,解決機會公平的問題。”據他介紹,自2014年多校劃片實施以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截至2016年,經協力廠商機構調研評估,家長、學生、老師的滿意度都很高,其中,表示比較滿意的學生達到了97%。”

不過,陳寶生也強調,多校劃片僅僅是治標的辦法,治本的辦法仍是推動教育的均衡發展。

 

(來源:《《小康》上旬》 2017年6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上旬》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