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許瀞文 攝影:張家禎
甫拿到第27座挑戰賽冠軍獎盃的台灣網壇一哥盧彥勳,4月底又前往南韓進行挑戰賽。遺憾的是,盧彥勳手肘不幸受傷,團隊討論後,只能放棄瑞士日內瓦的賽事。帶著落寞和遺憾離開南韓,盧彥勳的心裡一點都不好受;某場挑戰賽落敗後,盧彥勳在官網寫下:「希望下次賽事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球場表現對要求完美的盧彥勳來說,一直是個不容易的修煉。回首盧彥勳17年的職業選手生涯,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他為台灣創造許多第一,至今仍是紀錄保持者。
他是台灣第一位打進「男職業網球協會」(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簡稱ATP)」百大的職業選手;2008年,他在北京奧運首輪賽擊敗「英國新希望」、現在的世界球王穆雷(Andy Murray)。
挾溫網8 強光環備受關注
卻承受極大壓力
更別提2010年在溫布頓球場上,與當時發球時速最快的美國名將羅迪克(Andy Roddick)纏鬥4小時36分鐘,終於力克這位好手,打入溫布頓前8強。那一刻他笑得燦爛,親吻手指後,把手指向天,似乎在對10年前逝世的父親說:「我做到了!」
2000年,盧彥勳在國際青少年選手排行榜順利登上亞洲第一名,準備轉入職業選手的前夕,從沒心臟病史的盧爸爸,卻在此時因急性心肌梗塞過世,讓在美國比賽的盧彥勳悲痛萬分,也使得家中頓失經濟支柱。
為實踐父親的夢想─到英國溫布頓球場打球,盧彥勳決定繼續職業選手之路,由身兼經紀人的哥哥盧威儒一手規畫賽事後援。對爸爸的承諾,讓盧彥勳堅持往前走。
盧彥勳初次嘗到成名、被關注的滋味,走到哪都有人要簽名、合照,不過,卻讓他感受到莫大壓力,外界期待他能再創更好的成績,卻總是事與願違。
「每次我總是先苛責自己,沒有在好的地方給自己肯定,卻不斷在小事上鑽牛角尖。」坦言對自己要求嚴格、甚至希望能達到完美的盧彥勳,在2011至2012年,陷入一段長時間的低潮,失眠、提不起勁打球、總是輸球,落入懷疑自己的惡性循環中。
求助心理醫師開啟心結
坦然面對失誤
負面情緒的痛苦讓盧彥勳一直隱忍,直到受不了,尋求心理醫師協助後,才慢慢開啟心結。現在的盧彥勳已懂得如何掌握情緒,如再陷入情緒糾結,也能找到解決方法。
「其實就一步一步來,先把事情縮小,從最簡單、最基本的開始,再改變自己的心態,嘗試接受, 最後讓心態和失誤結合。即使是前球王費德勒(Roger Federer) 也會有失誤,他也不是完美的人。」盧彥勳強調。
贏球時,難免會被媒體封為「盧神」,對此,盧彥勳則表示不敢當。「我只是普通人,我也會有脾氣,到現在我球打不好,還是會生氣摔球拍,也曾經摔斷過! 遇到好友也有些⋯⋯口頭禪。」盧彥勳笑著說。
或許因為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現在談到自己的脾氣,盧彥勳顯得坦然,「除非發完脾氣會打得比較好,否則摔球拍也無法改變什麼,球技也不會進步。」
父親離開後,一家3口深知家裡不能再有分歧,感情也變得更加緊密。在台灣比賽時,盧媽媽會現身球場關心盧彥勳的狀況,更曾與盧威儒接棒,陪著盧彥勳到各國征戰。但隨著兒子狀態越來越穩定,盧媽媽也淡出陪伴的角色。
獎金收入交由媽媽打理
投資以低風險商品為主
低調、不願受訪的盧媽媽總表示,盧彥勳已經長大,球還要繼續打多久、不打球後要做什麼?這些事盧彥勳必須自己決定。但事實上,盧媽媽為盧彥勳著想的心意從未減少過。
盧彥勳表示,自己累積的職業獎金收入多半交由盧媽媽管理,媽媽會幫他買能穩定配息的基金、股票、保單等風險性較低的商品,做決定前都會先與他討論。
長年到世界各地征戰,外幣配置亦是盧彥勳理財重要的一環,歐元、美元、英鎊是3種最常購買的貨幣。盧彥勳表示,媽媽會趁低點多換些,因為目前還有需求,也不急著將手上外幣換回台幣。
獎金收入由盧媽媽打理,而出國比賽的各項支出,則由哥哥盧威儒負責打點。他表示, 聘請教練、防護員、出國比賽等機票、食宿費用,一年推估要台幣800萬元;扣除贊助商如長榮航空、愛迪達(Adidas) 及政府補助等,還必須自掏腰包300萬元。「每年的職業獎金收入,必須先扣完稅再減去支出,才是盧彥勳真實的收入。」盧威儒強調。而這筆收入不僅要養家,也必須為日後退役做打算。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6月號第117期
(來源:《Money錢》 2017年6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