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精心謀篇佈局三項改革,這就是今天的內蒙古故事。
文|《小康》記者 洪治
201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指出,內蒙古要積極探索建立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創新同俄蒙合作機制。
如今,三年時間過去了,總書記囑託內蒙古的這三項制度改革進展得如何呢?
“複方療法”保護生態
在內蒙古,東西向的陰山山脈是維護和保持其內亞荒漠草原生態穩定的重要山脈,其中中段的大青山則是山地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區域。如今,在大青山前坡遊走,山上的連片森林與山腳下的廣袤草原相得益彰,然而,很難想像,就是這樣一塊生態寶地,在過去卻是一片荒地。
對於資深騎友張永平而言,大青山曾是他騎行的好去處。然而,十多年前,大青山就已慢慢淡出了他的視線。“那時候大青山的環境就不適合騎行了。”原來,隨著城鎮化發展對建材需求的增大,在大青山前坡出現了很多採石場、白灰場、挖沙場、攪拌站等礦石企業,不僅弄得砂石裸露、黃沙漫天,道路也遭到了破壞,原來大面積的草地、森林也越來越小,水土流失、地被退化嚴重。
這樣的環境破壞不僅讓老百姓歎息,更是政府心中的大石頭。2013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提出了以八個發展定位、三個著力、三個更加注重和七項重點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8337”發展思路,其中就明確提出要建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基地;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建成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並且要更加注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實際上,在2012年,這一發展思路就體現在大青山南坡生態綜合治理保護工程中。整個治理區域總面積為150平方公里,其中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承擔了127平方公里,是工程的絕對主力。
對於這個投資額高達百億的大專案,新城區有著清晰的發展思路。“期限僅5年,目標綠化覆蓋率要達到80%。在這麼緊迫而艱巨的任務面前,新城區沒有當作應急工程來對待,而是全盤考量、科學論證、綜合施策,運用土地流轉、環境整治、生態建設、舊村改造、產業經營相互疊加的‘複方療法’,系統推進大青山前坡綜合治理。” 新城區委書記張銳強調道。
在這套“複方療法”中,科學論證無疑是關鍵,呼和塔拉萬畝草原的生態修復專案就體現了這點。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草生態”)作為該專案的承建方,是一家以草為業的上市公司,其核心生態修復理念是“尊重自然規律、類比天然草場,實施人工干預下的自然修復”。
為了能踐行這一理念,蒙草生態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工程。對於呼和塔拉萬畝草原的生態修復,蒙草生態首先實施了基礎調研,對場地周圍的地形地貌、土壤結構、植被退化狀況、水分條件、肥力等開展調研和科學論證。基於調研,蒙草生態根據典型草原主要建群種和優勢種植物,採用禾本科和豆科相結合,草本、灌木和花卉相搭配的原則,應用了抗旱、低碳的蒙古冰草、羊草、補血草等50多種鄉土植物。
而後,蒙草生態通過清理垃圾礫石、平整地形、耱地、土壤鎮壓、鬆土、耙地等對土壤進行了改良。接著,以人工和機器將經過科學配比的草種進行播種,並量化配比,引入了諸如蚯蚓、蜜蜂、菌群等促進當地草原生態系統構建的動植物。經過3年的自然生長,廣袤的綠草重新回到了這片土地。
如今,不僅呼和塔拉草原恢復了過去風貌,山坡上也種上了成片成片的綠樹,並建起了5萬畝森林公園,融入了林下經濟、草原馬匯、現代休閒觀光農業等產業。2015年,在這片草原上,還成功舉辦了首屆中蒙博覽會。得益于這套“複方療法”,大青山重新恢復了往日的生機,當張永平騎著山地車回到這片他闊別了10多年的草原和森林時,他由衷地感歎:“大青山,真的大變樣了!”
其實,不僅在大青山前坡,近幾年來在內蒙古自治區這片土地上開展的大大小小生態修復和保護專案不計其數。科爾沁的沙地修復、阿拉善的荒漠治理、巴彥淖爾鹽鹼地修復、烏海礦山修復、白雲鄂博礦山生態修復、白泉山荒山生態治理、紮魯特破損山體修復、海綿城市建設、節水園林建設、呼倫貝爾生態草牧業試驗區建設等專案讓綠色在這片土地上慢慢擴散開來。不僅要有修復和保護,還要有預防和預警,包頭市環保局為此專門建立了環境品質預報預警中心和環境監管排定指揮中心,中心建成2年以來,全市全年空氣優良天數增加了82天。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在全自治區範圍內進行推廣。
“內蒙古自治區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上是非常堅決的,不僅從黨委到政府各部門有一系列政策,還將科研機構、企業都納入進來提供技術支援。目前,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內蒙古農業大學草原與資源環境學院院長南韓棟說道。
產學研齊發力
在內蒙古這場浩浩蕩蕩的生態保護運動中,科技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企業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呼和塔拉草原的生態修復為何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就有明顯成效?蒙草生態董事長王召明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我們從事的產業其實並不神秘,就是把最適合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生長的植物馴化出來,大規模地推廣運用到生態修復、園林綠化和生態牧場以及牧草種業上去。”別看“馴化”與“推廣”就兩個簡單的詞語,其背後是科研工作者們勤勞攻關的結晶。針對具有不同典型代表性的生態修復類型,蒙草生態建立了包括和林格爾抗旱植物、錫林郭勒草原生態畜牧產業、呼倫貝爾耐寒植物、巴彥淖爾鹽鹼地改良、阿拉善荒漠生態修復、通遼蒙草沙地治理與林草牧業、京津冀鄉土植物等12家科研機構。
在建立研究院、培育鄉土植物、研究修復技術的同時,蒙草生態還在儲備生態修復大資料,其中草原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庫中已有草原種質資源1700多種,2400餘份;植物標本1600多種,10000餘份;各類土樣11300多份。依託這一草原生態大資料平臺,蒙草生態開發出了以修復類型和經緯度為依據的系列產品,只要瞭解修復類型或者經緯度,就可以提供相應的草原生態包,裡麵包含種子、肥料等生態修復必備元素。
在這樣一套產學研一體化的機制下,蒙草生態得以迅速抓住呼和塔拉萬畝草原修復的關鍵,在短時間內取得良好的成效。不只在呼和塔拉,成立20餘年來,蒙草生態已經開展了千餘項生態修復工程,不僅遍佈內蒙古自治區,還承接了杭州、廈門的生態景觀建設,更走出了國門,向包括迪拜等在內的中東城市輸出我國的生態修復技術。
在內蒙古,像蒙草生態這樣融合產學研的生態環保企業不止一家。內蒙古和盛生態育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盛生態”)著力打造“蒙樹”品牌,成立於2011年的它也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和盛生態科技研究院,致力於生態修復的林業研究。該公司建設的“內蒙古盛樂國際生態示範區專案”通過種植喬木、管理灌木、恢復草地、恢復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等措施成功恢復了4萬畝植被嚴重退化的黃土丘陵,不僅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申請註冊,還獲得了“氣候、社區和生物多樣性”(CCB)標準的金牌認證。
“這兩家企業的方向都是對的,以綠色產業為先導,利用適應當地的物種資源進行生態修復,而有一些生態修復,雖然引入其他物種在當時看效果不錯,但過幾年就不見效果了。這就是因地制宜,具有可持續性。”南韓棟分析道,“不過除了技術的可持續性,還要有模式的可持續性,這就需要將生態修復與經濟,特別是社區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說白了,就是要帶動當地老百姓發家致富。
龍頭企業帶領農牧民“造血”
蒙草生態和和盛生態是內蒙古自治區生態保護領域的龍頭企業,他們不僅有著扎實深厚的生態修復和保護的科研功底,在具體推行過程中,還十分注重與當地老百姓的互動。 “如果長期以來的植樹造林和綠化保護沒有和社區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老鄉的收入沒有增加,甚至減少了,時間長了,他們難免會動這片綠色的歪腦筋。”南韓棟分析認為,這也是很多生態修復保護難以維持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去在呼和塔拉草原這片砂石裸露的土地上,當地農牧民的生活狀況並不是很好。煤窯村的李德寶過去雖然有60畝土地,但大部分都撂了荒,只能種一些小麥,滿足家裡的溫飽後就所剩無幾。頂多再養兩頭牛、幾隻羊。“一年最多只能有一萬多元”,一家六口人生活得很是艱難。
如今,隨著大青山前坡綜合治理的推進,李德寶不僅將自己60畝土地流轉出去,每年每畝地能得到300元;家裡還在景區裡開了農家樂,一年能增收4萬多元;而他自己則白天給景區做環衛,晚上給景區當保安,每個月也能有4600元的收入。這樣一來,他們一家的收入是過去的十倍,生活相比過去大大改觀。
像這樣在生態修復和保護過程中促進當地百姓就業、幫助其增收的案例還有很多。和盛生態在推廣林業修復的同時,也將當地農牧民組織起來護林,同時發展林下經濟,包括中草藥種植、生態養殖等產業,給當地農牧民提供了一條新的生財之路。
“只有將生態保護和社區經濟發展真正結合起來,才能變成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南韓棟表示,“無論是蒙草生態還是和盛生態都將當地農牧民的生計和其科研成果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他進一步指出,在後續發展中,這種可持續發展的管理還需要很多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社會、生態,方方面面,它是一個跨學科的綜合性產物,仍需要進一步提煉和總結。
此外,除了直接提供工作崗位,蒙草生態還引入了金融創新工具,建立了“牧草銀行”,牧民的草產品能在“牧草銀行”中“資源儲存、自由流轉、穩定收益”。2015年,蒙草生態的“牧草銀行”為市場提供了近30萬噸優質牧草,帶動當地數千戶牧民增收近兩億元。
“我們想要實現的是全產業鏈共贏,因此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在內蒙古自治區,伊利集團同樣是一個龍頭企業帶動全產業鏈發展的典型代表。內蒙古自治區有500多萬奶農,其中多數是小微企業,怎麼幫助他們提升能力?據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介紹,伊利集團為此建立了三大學院:牧場合作發展學院、經銷商發展學院和供應商發展學院,從奶源的生產加工,到終端的銷售全產業鏈佈局,提升其生產力。“經過學院培訓的奶農基本上都能實現飼養成本的降低和奶牛日產奶量的增加。”
不過隨著飼養能力的提升、規模的擴大,很多奶農都面臨著一個同樣的問題:資金短缺。對他們而言,身邊最值錢的就是奶牛,但銀行的貸款對活物是不允許發放的,這就成了奶農頭上的一個緊箍咒。為了幫助農牧民解決這一問題,伊利集團專門成立了小額擔保公司,架起了奶農和銀行之間的橋樑,對於有資金需要的合作夥伴,由伊利集團出面擔保,幫助其獲得資金用於再生產。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伊利集團已經給2000多個合作夥伴擔保了50多億元的貸款。
創新機制,融入“一帶一路”
除了帶領農牧民“造血”發家致富,實現利益共用,龍頭企業在推進內蒙古自治區打造向北開放橋頭堡行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首屆中蒙博覽會上,作為特裝展位亮相的蒙草生態積極探索與蒙古國在草種業、農業科技、產業投資、技術人才等領域的互補優勢,並與蒙古國納樂格日塔日亞楞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共同建設優質牧草產業鏈體系。
據悉,該屆博覽會上,投資貿易洽談碩果累累,共簽署了各類合作協定166項,涉及資金高達1485.9億元。
除了博覽會,內蒙古自治區還在國際航線、跨境電商、旅遊等方面與蒙俄加強合作交流機制。追求發展,永不止步。未來,內蒙古自治區還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建設。並在首屆中蒙博覽會基礎上,辦好第二屆中蒙博覽會。落實國家鼓勵出口的各項政策,擴大對外貿易規模。
實際上,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推進,很多自治區的龍頭企業已將視野放在了全球。作為全球乳業8強、亞洲乳業第一,伊利集團憑藉過硬的技術創新和品質口碑早就開始在全球化戰略中進行佈局:在大洋洲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乳業一體化生產基地;聯手歐洲生命科學頂尖學府瓦赫寧根大學,建立了中國乳業目前為止規格最高的海外研發中心;與瑞士通用公證行、英國勞氏和英國天祥集團打造全球一流的品質管制體系……
在張劍秋看來,“全球產業鏈”是伊利品牌的重要內涵。然而,機遇與挑戰並存。“一帶一路”雖然覆蓋五大洲,沿線許多國家不僅是產奶量大國,而且這些國家的人口占世界一半,但這樣的廣闊市場也對中國乳企的營收規模、奶源佈局、技術創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織好全球國際乳業深層次融合這張大網,將是無數“伊利們”不懈奮鬥的目標。
克服挑戰,抓住機遇要有迎難而上的精神。蒙草生態如此,和盛生態如此,伊利如此,自治區其他很多企業也是如此,自治區政府和黨委更是如此。今年年初,在帶隊考核呼和浩特市黨政領導班子2016年度工作時,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紀恒強調,領導幹部要進一步提振精氣神,立足自身優勢,搶抓發展機遇,跳起來摘桃子、跑起來奔目標,謀在新處、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無論是建立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還是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亦或創新同俄蒙合作機制,都需要這樣的創新、實幹的進取精神和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言猶在耳,內蒙古自治區仍在路上。
(來源:《《小康》下旬》 2017年5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