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網紅”團團入駐B站和知乎了?打破次元壁、融入青年人。在新時代善用新媒體引領新青年這條路上,“團團”既是“老司機”,也是探路者
文|《小康》記者 楊柳
2017年1月2日,共青團中央在微信公眾號宣佈,正式進駐B站。標題用的是時下最流行的網路用語——《真當共青團中央不上B站?2017,在這裡等你》。推文中,“共青團中央”這樣寫道:“2016年,從兩微到知乎,團團的每一天,都在努力離大家更近一點,2017年,團團正式入駐Bilibili,只要中國好青年在的地方,無論千山萬水,團團都趕來見你。”
一個是正統的共青團中央,一個是國內最大的二次元文化交流聚集平臺。很難想像二者相遇,會是怎樣奇特的畫風。
“B站”,全稱“Bilibili”,最早是基於動畫和二次元視頻創作的社區,目前主打番劇、音樂、遊戲、生活、娛樂、科技、時尚、舞蹈等一系列衍生分區。據B站聯合調研公司的統計資料顯示,B站目前有超過1億的活躍用戶。而這些用戶中,17歲以下的人群是B站用戶的絕對主流,接下來是18到24歲的用戶,25歲以上的人實則不到10%。也就是說,90後、95後以及00後,是B站的主力人群。
而“團團”看中的,就是這片年輕的陣地。
和年輕人“玩”到一起
作為首個進駐B站的“正規軍”,共青團中央是如何與“二次元”青年們交流的?B站上最常見也最基礎的形式,是剪輯素材視頻並搭配一段背景音樂,“團團”顯然很快掌握了年輕人的口味,甚至玩兒得很溜。截止到2017年3月16日,共青團中央在自己的B站首頁上以UP主身份發佈了144個視頻,總播放量超過590萬。其中,《日本侵華:不只是殺人》《今日中國,如你所願》《天府音樂:This is China》三段視頻播放量最多,分別是48.1萬次、48萬次和19.6萬次。
《日本侵華:不只是殺人》這段視頻,是“團團”宣佈進駐B站之後第二天上載的。視頻中引用歷史資料,有對抗戰慘烈情景的真實呈現,強化民族遭受欺淩的深重恥辱,但是點開視頻,你幾乎看不清原畫面,因為螢幕上全程都滾動著彈幕,類似“雖然我愛日漫,但我更愛國家”“勿忘國恥”的彈幕屢屢刷過,尤其2分07秒時,滿屏“中國人永不為奴”牢牢霸屏,配合慷慨激昂的配樂,這種熱烈又直接的愛國主義情懷錶達,達到井噴式高潮。
實際上,“90後”“00後”們的愛國態度早已引發媒體熱議。B站董事長陳睿曾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其實這一代年輕人,90後、00後,他們非常愛國。他們從小的生活很富足,他們的教育各方面都很好,他們是真的覺得他們生活在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國度,他們是發自內心地愛著我們這樣一個國家。”
“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向先輩們致敬”“青年強,則國強”“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生種花家”……以上這些彈幕在《今日中國 如你所願》中重複率最高。“種花就是中華的諧音,兔子指的是同志,”丹妮向記者解釋道,“1萬6千多條彈幕裡,就有我貢獻的,當時一邊看一邊淚目,看完視頻後,我就成了團團的腦殘粉。”92年出生的丹妮已是一名資深B站用戶,她喜歡鹿晗、布袋戲、打王者榮耀,但同時也是個“堅定的小粉紅”。
這部將她帶進“坑”的《今日中國,如你所願》,是共青團中央為紀念周總理逝世四十一週年製作的。視頻的策劃者,正是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網路輿論處工作人員,他透露,這段片長14分49秒的片子,前後策劃製作將近半年,耗費了不少心血,而其他“短平快”類型的視頻,策劃製作週期也要一週到兩周不等。以80後、90後為主力的青微工作室,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當然,除了自製原創視頻之外,“團團”也注重外部借力。《This is China》(《聽好了,這才是中國》),就是共青團青微工作室與一個名叫“天府音樂”的說唱樂隊聯合製作的,一經推出就火爆全網。全英文說唱,糅合川劇唱腔,細看歌詞,還會發現它的內容極富針對性,直言霧霾、疫苗安全、貪污腐敗、兩岸關係等社會問題,同時也勇敢表達著以90後視角看待中國社會發展的態度。“拋開過去的種種偏見,今天我想重塑世界對中國的印象……我們是中國現象,我們愛著這個國家,紅色巨龍絕不邪惡,而是一個和平的地方,此處人傑地靈。”在炫酷的旋律節奏中,“團團好棒”“壯哉我大中國”的彈幕不時飄過。
年輕一代在彈幕裡體現出來的民族榮譽感和愛國熱情,反映出了這一代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的共青團,自然肩負著引領新時代青年實現中國夢的青春使命。
“越是那些站在國家和民族立場,敢於亮劍、駁斥錯誤觀點、弘揚正能量的作品,越能夠得到線民的擁護和傳播。”共青團中央宣傳部負責人這樣表示,“在當前資訊爆炸的時代,不缺少正確的內容,缺少的是真正能吸引人、打動人的產品。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抓住網路輿論內容為王的特點,全面推進產品化戰略,通過有思想、有深度,符合網路傳播規律和青少年接受特點的網路文化產品,唱響網上主旋律,樹立鮮明輿論導向。”
既是“老司機”,也是探路者
自1922年成立至今,共青團已走過近百年風風雨雨。如今,95歲“高齡”的他在新時代中,變得越來越“潮”。2016年8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中提出,要“建設工作網、聯繫網、服務網三網合一的網上共青團,形成互聯網+共青團格局,實現團網深度融合、團青充分互動、綫上線下一體運行”。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中央指示要建立網上共青團。
某種程度上,這份方案可以看作共青團中央尋求年輕化改革的宣言。實際上,共青團中央早就開始了行動。2013年12月27日,共青團中央開通新浪微博與騰訊微博,並在同一天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第一條開博語是這樣寫的:我們將在這裡傳遞黨團資訊、傾聽青年心聲、分享青春故事、傳播青春能量、服務青年需求,編織青春的精彩“圍脖”,搭建起團員青年與團組織溝通的橋樑。
三年過去,共青團中央已從過去這種中規中矩的畫風,轉變成擁有470多萬粉絲的網路大V“團團”。除共青團中央之外,各級團組織政務微博帳號超過7.2萬個、微信公眾平臺超過1.2萬個,形成了一張互為助力的網。
更多的變化也是從這一年開始。2016年12月1日,共青團中央特地發文宣示,入駐知乎。不少網友得知後紛紛趕來“圍觀”,第一天的關注人數就超過3000人。和彌漫著二次元畫風的B站不同,這裡以理性和分析著稱,用戶更多的是青年知識精英。迄今為止,共青團中央已在知乎上回答了106個問題,其中獲得點贊最多的問題是“雷鋒的事蹟是真的嗎?”而其他發言也緊跟3·15、薩德、台獨、限韓令等輿論高度關注的問題。近年來,每當政治熱點事件發生,共青團中央在互聯網上總是能夠迅速作出反應。旗幟鮮明的態度、堅定“正能量”的立場,以及在內容傳播上“接地氣”的表達方式,使它在收穫大批粉絲的同時迅速發展,影響力也攀升至政務雙微排行榜的首位。
“兩微一乎”顯然已經成為共青團中央網路輿論陣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帶有官方標籤和色彩的獨立組織,共青團中央在網路上有著不同於以往的反差形象。而在嘗試轉型的這條路上,“團團”既是“老司機”,也是探路者。
青年在哪裡,“團團”就在哪裡。團中央新媒體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曾透露,“團團”的下一個目標是QQ空間,據調查顯示這是00後們最常用的社交平臺。而無論是內容傳播途徑還是傳播載體上的突破,“離青年更近”,始終是“團團”最大的信念和追求。
(來源:《《小康》上旬》 2017年5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