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改革之風吹來,守著大山受窮的人們陸續走出家門,到城市、到沿海謀求更好的生活。這兩年,隨著山地旅遊興起,他們又陸續回到山裡,回到老家,吃起了“大山的飯”
文|《小康》記者 郭煦 貴州興義報導
貴州多山,這是世人皆有的印象。黔西南州,是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的一隅,國土面積1.68萬平方公里,山地、高原、丘陵總面積佔到了國土面積的95.6%,是世界錐狀喀斯特景觀最為集中的區域,被譽為“中國喀斯特心臟”。
山裡人家,靠山吃山,對大山向來敬畏。尤以世居山裡的少數民族,崇拜自然,自給自足是現狀,守著大山受窮也是事實,他們對大山的情感尤其複雜。
在世代守著大山受窮的黔西南,一直在圍繞大山做文章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今年3月,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出臺《關於推動大山地旅遊戰略行動的實施意見》,明確發展目標,打造黔西南旅遊升級版,在全省樹立全域山地旅遊的標桿,走出一條符合黔西南實際的發展新路,努力將黔西南打造成為國際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國際山地旅遊城市。
如今,在興義萬峰林景區,花海綻放,觀光小火車開行,每天遊客不斷,數十家蛋炒包穀飯館生意火爆,遊客要排隊等候。前幾年打工返鄉的納灰村民羅益素夫婦開的鄉村客棧近來常常爆滿。“這都是旅遊帶來的實惠。”羅益素喜不自禁。
這隻是近年來黔西南州注重發揮旅遊對扶貧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扶貧脫貧攻堅,讓貧困群眾更多地分享旅遊發展成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黔西南州著力推動旅遊扶貧工作,充分發揮旅遊業覆蓋面廣、帶動性強的產業優勢,採取政府引導、科學規劃、市場運作、農民主體和社會參與等方式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以農興旅、以旅助農,推動扶貧開發與旅遊的有機融合,讓貧困群眾更多地分享旅遊發展成果。
體育賽事引燃山地旅遊
“沒有文化的旅遊是沒有靈魂的旅遊,沒有體育運動的景區是缺乏激情的景區。”當體育元素融入自然美景之中,景點便因運動而鮮活,而生情趣、生激情。體育賽事與文化旅遊的“聯姻”,為正在謀求跨越發展的黔西南州旅遊業獨辟了一條蹊徑,注入了強大活力。
2008年10月,全國山地運動會在興義市舉行,這是國家體育總局在貴州省舉辦的第一個特色大型綜合戶外體育賽事。運動會共設攀岩、負重登山、拓展運動、山地多項四類競技專案和露營、徒步等群眾專案。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解放軍、中國少數民族體協的33支代表隊的3000多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了緊張的角逐,10余萬人次觀看。顯然,這是一次全國性、高層次、高水準的大型綜合戶外體育比賽。
利用晴隆獨特的“二十四道拐”景區資源,黔西南州2007年成功舉辦了中國首屆“史迪威公路”貴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車爬坡賽,填補了我國汽車運動競賽專案無爬坡賽的空白。此後,又舉辦了4屆全省性的汽車爬坡比賽,2015作為首屆山地旅遊大會系列賽事的汽車越野賽和爬坡賽,吸引了國內頂尖車隊參賽,成為國內知名品牌賽事,帶動了自駕游的興旺、推進了旅遊業發展。
2007年10月舉辦的首屆中國萬峰湖野釣大獎賽,來自全國各地的818名釣魚愛好者聚集在萬峰湖7公里長的釣臺垂釣,開創了釣臺最長、釣位元最多、比賽規模最大單個吉尼斯世界紀錄,開啟了野外自然垂釣全國性正式競賽的先河。此後連續舉辦了9屆大規模的全國性野釣大獎賽,成為國內最知名的野釣賽事。
從2008年開始,每年都在萬峰林舉辦參與人數眾多、形式多樣的以徒步、自行車為主的系列戶外活動,如“萬人徒步萬峰林”全民健身活動、“2010萬峰林全國徒步大會”、“萬峰林戶外運動大會”等。通過不斷豐富這些戶外山地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參與面不斷擴大,參加活動人員不僅有來自北京、新疆、雲南、湖南等外省市區的戶外運動愛好者,還有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瑞士等國外戶外運動愛好的國際友人,黔西南州的國內國際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
每天都呼吸著純淨的空氣,睜眼就能看到絕美的喀斯特景觀,伸手就能觸摸到燦爛的陽光,農家小院炊煙縷縷和飄蕩在田間的布依山歌、苗族古歌……這一切無不為體育運動的激情找到了理由和源頭。
每一次體育賽事的舉辦,無論是參賽的運動員還是觀眾,對黔西南州留下的印象都是如此的獨特。前來參加中國第三屆射擊精英大獎賽的奧運會冠軍龐偉直言不諱地說:“黔西南州景色迷人,而且對體育運動相當重視,只要更好地運用和挖掘,這裡的體育和旅遊都會得到極大的發展。”
9月22日,由國家旅遊局、國家體育總局、國務院扶貧辦與貴州省聯合主辦的2016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在這裡啟幕,這是這項活動在黔西南州連續第二年舉辦,這次國際會議增加了旅遊減貧的世界話題。
“磅礴數千里,為西南奇勝。”這是當年徐霞客對綿延2000多平方公里萬峰林的點評。從興義納灰村到貞豐納孔村,這些撒落在黔西南大山裡的美麗村莊、旅遊小鎮編織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山水長捲。以前守著大山受窮的日子,如今,因為山地旅遊,這裡的大山變成了致富的寶貝。
截至目前,黔西南州建成美麗鄉村省級示範點22個、州級示範點526個、縣級示範點600個,美麗鄉村建立覆蓋全州526個行政村,直接受益群眾達110萬人。僅2016年上半年,黔西南州接待遊客1164.56萬人次,同比增長46.3%,位居全省第2位;全州實現旅遊收入99.17億元,同比增長50.6%,位居全省第2位。
山地旅遊帶火納孔村
山地旅遊的各類賽事也帶動了貴州少數民族古寨的旅遊發展。
納孔是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布依族古寨,地處貞豐縣者相鎮西面,坐落在省級風景名勝區三岔河湖畔,距離貞豐縣城約15公里。
依託美麗鄉村建設,納孔村通過民居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及濱湖棧道、沿湖花海等景觀打造,從“田園”變成“花園”,村貌煥然一新。
基礎設施完善了,村莊變美了,來旅遊的人也多了,但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是:遊客逛一圈就走,產生不了收益,村民們抱著金飯碗,卻難討飯吃。原因就是業態單一,資源開發不足,當地旅遊仍以傳統的觀光遊為主,留不住遊客,產生不了旅遊消費。
如何破題?納孔村“兩委”認真研究決定,成立“納孔村旅遊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與三岔河景區管理公司合作經營,景區管理公司占股60%,村級旅遊專業合作社占股40%。
曾經家境困難的村民岑立茂一家感歎自己趕上了好時機。今年,貴州浙江總商會在“浙商聯合幫扶模式”下,投資百萬元,融合地方產業及業態打造“多彩納孔民宿”。岑立茂家的房子被列為打造對象,商會以每年3萬元的租金租用20年,建設打造星級民宿酒店,村民還可以進入酒店工作賺取收入、學習管理、接受培訓,期滿再由村民接手管理酒店。
今年9月底,納孔村民宿酒店如期完工並營運,按五星級度假酒店標準佈置了客房19間,價位從200-500元不等,吸引眾多遊客參觀、入住,酒店幾乎天天客滿。
岑立茂搬出舊宅後也瞄準商機,馬上籌款投資2萬多元在老宅開了個小賣部,銷售各種小商品、承接商業廣告,日收入500到1500元。在外務工的子女也返鄉加入酒店行業,目前,女兒已在酒店裡工作,在外務工的兒子也即將返鄉,屆時,一家人的月收入可達萬元。
“今年春節,納孔村火得不得了,年輕人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的意願越發強烈,紛紛火速返家打起了‘旅遊牌’。”
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到三岔河景區和納孔遊玩的遊客就超過20萬人(次),村口可容納294個車位的生態停車場日日爆滿,農家樂、酒店、客棧家家客滿。
村民余家祥辦起了布依臘肉、布依小鍋酒等布依特色菜品的“農家樂”,僅2015年“十一”期間平均每天就接待76桌客人,收入頗豐。眼看來村裡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餘家祥貸款辦起的“農家樂”,不到兩年便收回投入資金,還擴建完善了“農家樂”,目前平均每天接待250人到300人左右的客人,人多時家裡人接待不過來,就會請來周圍村民幫忙,前來幫忙的村民每年收入也在1萬元以上。
目前,納孔村日均遊客在1000人以上,週末不低於5000人,全村各類酒店5家,星級農家樂10家,鄉村客棧5家,旅遊紀念品商店2家,各類攤點20餘家。據悉,納孔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群眾收入的三分之一來自旅遊業。村裡目前已成立了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將採取市場化運營模式,盤活村級旅遊資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農家樂、客棧、酒店從家庭副業逐漸變為主業。
鄉村旅遊引領精準扶貧
金秋時節,萬峰林景區內鮮花成海,遊人如織。隨著萬峰林的名聲大噪,納灰村(分為上納灰村、中納灰村、下納灰村,統稱為納灰村)美麗如畫的山水風景、淳樸濃厚的民族風情也被人們認識喜愛。2013年11月30日,納灰村當選“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矚目。
“我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媒體關注度,大量外地人通過媒體認識萬峰林,來納灰村觀光旅遊,給我們村民帶來了很多財富。”下納灰村党支書馮子榮說道。
為改善旅遊接待功能,當地黨委政府在萬峰林景區內修建了小廣場8個、大型停車場5個,新修了觀光專用道路11公里,自行車道20餘公里……如今萬峰環抱下的納灰村,簷式灰瓦青牆布依小樓如珍珠般被通村道路串聯起來,與萬峰林融為一體。
與發展速度一同躥高的,還有村民們的發展熱情。“前幾年政府補貼,鼓勵村民開商鋪,他們都不幹,政府出資投建農家樂、客棧,村裡只有15家願做,現在村民都自發開店做生意,僅下納灰村就有36家,其中20多家都是大家自籌自建。”
前些年,改革之風吹來,守著大山受窮的人們陸續走出家門,到城市、到沿海謀求更好的生活。這兩年,隨著山地旅遊興起,他們又陸續回到山裡,回到老家,吃起了“大山的飯”。在這股風潮裡,布依族婦女楊正琴早早回到了納灰村。
高中畢業在深圳打工的楊正琴從老家親戚打來的電話裡聽到:“來萬峰林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你舅家老表開農家樂,上個月買新車了。”
於是,五年前,楊正琴催促丈夫,一起回鄉創業。
說是創業,其實生意做得並不大。納灰河邊,楊正琴開了間蛋炒飯館,同時兼賣些布依族特色小吃。“一天收入2000多元沒問題,雖然辛苦點,但還是回家好得多嘛。”比起多年前死守著幾畝地的日子,楊正琴一家現在的經濟條件確實比過去好太多了。
越來越多的村民洗腳上田或辭工返鄉投身旅遊服務,在納灰村的客棧街,劉澤倫、梁大榮家也開起了家庭旅館,雖客房不多,一年也能收入兩萬到5萬元。不僅如此,外地資金也正漸漸流入納灰村。據介紹,在下納灰村由外地人投資的農家樂、商鋪等已達8家,投資金額最高達到300萬元,最少也有40余萬元。
多年努力結碩果。2013年,萬峰林獲得了“全國生態文明教育基地”、“貴州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中國最美地質公園”稱號,納灰村被國家民委和省民委授予“民族特色村寨”稱號,還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之一;2015年,萬峰林街道辦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1040餘元;2016年9月,興義市政府對外公佈:興義市萬峰林旅遊扶貧創新示範區的全部264戶建檔立卡、精準貧困戶在全市率先整體脫貧,脫貧標準高於國家貧困線,成為鄉村旅遊引領精準扶貧的成功實例。
黔西南州藉助發展旅遊產業,積極開發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鄉村旅遊,引導少數民族群眾參與到旅遊業中,引導農戶把鄉村旅遊和生產致富相結合。目前全州共有“農家樂”800餘戶,鄉村旅遊人數占全州旅遊接待人數25%以上。
山地旅遊助推旅遊升級
隨著近年來兩屆國際山地旅遊發展大會的召開,黔西南州已積累了一大批戶外愛好者。“每到週末,走在萬峰林步道上的徒步人士成千上萬,朋友圈裡幾乎都是徒步數的截屏,大家都很樂意走進自然,親近真山真水。” 依託各項賽事和活動的舉辦,走進“山地玩都”黔西南成為越來越多山地運動愛好者的共同選擇。
隨著山地旅遊大會的舉辦,黔西南旅遊業正處在加速發展階段,多姿多彩的文化旅遊資源,以其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通過與戶外運動專案相結合,必將形成推動全州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黔西南旅遊也必將形成自己獨特的魅力。
堅持立足高起點,黔西南州邀請體育界知名專家為推進山地戶外運動發展進行策劃、規劃,明確了依託國際山地旅遊大會這一重大引擎,從市場需求、旅遊形式等方面重新劃分山地戶外運動,打造“國際山地玩家大本營”,“成為全球頂尖賽事的重要一站”“導入國內外山地運動頂級玩家”等重大戰略發展思路。同時,積極探索“政府主導、部門統籌、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賽事活動舉辦模式,努力讓好的策劃、規劃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多年來,黔西南州大力推進以體育協會(俱樂部)為主體舉辦各類賽事活動。為做濃“大戶外運動”氛圍,豐富戶外運動活動形式,黔西南州明確將每季度第一週作為戶外運動周,積極打造以“登高健身慶春季”、“越野露營歡騰季”、“徒步騎行運動季”和“野釣冬泳休閒季”為主題的四個特色戶外運動季。
按照參與性、競技性、連續性和國際性的思路,持續打造中國自行車聯賽(興義站)、中國熱氣球俱樂部聯賽、萬峰林國際徒步大會、“史迪威公路”貴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車場地越野賽、貞豐三岔河國際露營大會、普安國際山地自行車賽、萬峰林馬拉松賽、全國太極拳公開賽、安龍國際攀岩賽、萬峰湖野釣大賽等“十大精品賽事”。目前,萬峰湖野釣大賽、萬峰林國際徒步大會均已連續舉辦8屆,二十四道拐汽車賽已連續舉辦4屆,環萬峰林國際執杖徒步大賽已連續舉辦2屆。
不僅如此,黔西南山地旅遊還搭上新興的“大資料”,建成山地旅遊平臺。景區等級指數、適遊季節指數、適遊天氣指數、景區飽和指數、交通擁堵指數、網上關注指數、客流來源指數和消費能力指數等這些與貴州山地旅遊密切的大資料,不僅能為遊客提供更多便利,還能給景區和相關部門提供參考。
這些專案的開展,不僅極大提高了黔西南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還為全州體育旅遊融合發展積累了有益經驗,為打造“山地玩都”奠定了堅實基礎。
黔西南的山地旅遊資源和多彩的民俗人文風情,正逐漸獲得世界的矚目。
(來源:《《小康》上旬》 2016年11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