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莊正賢】
近來櫃買市場失血嚴重,讓生技股的走勢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卻在這時候,有檔目前興櫃價格200元的生技股即將掛牌,到底有甚麼傲人的條件,敢在這時候還以高價上櫃呢?所以我特別造訪公司的經營團隊,幫讀者一窺究竟。
醫揚(6569)自2010年成立以來,在已經是小而美的專業應用電腦領域中,另闢蹊徑找出醫療市場這個更利基的道路,果然一鳴驚人,隔年就正式取得I S O 9001與醫療類I S O13485的品質認證,更在前年順利與國際大廠開發特殊患者需求的醫療輔具。
5大產品線包含醫院一切需要
其實針對公司的產品線,王鳳翔執行副總跟我們說,房地產有所謂的蛋黃蛋白區,而在醫院中使用的設備也有這樣的區分,蛋黃區就是生理監測系統,由於關係到醫生的判斷,不管是手術進行或是術後觀察,都是重要的依據,所以不但要擁有強大的運算能力與醫療圖形及時處理能力,顯示更必須是醫療等級DICOM成像顯示,更不用說機器本身一定要具有安全隔離與抗菌處理。而這些障礙從表面上並不難跨越,但他舉例國內很多工業電腦同業也想跨入醫療這塊領域,也都號稱能符合醫療等級的要求,可是宣稱了很多年卻總是徒勞無功,進入障礙不容小覷。
當然除了核心的蛋黃區,行動護理系統就是針對護理人員使用的醫療用電腦蛋白區,由於要讓護理人員24小時服務不間斷,因此怎麼長期維持電力就成為顯學,公司不但設計出可抽換的電池,更使用重量更輕的鋰離子電池,以降低推車的重量,大幅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並降低體力負擔,最新再配合公司自行研發的遠端管控軟體,讓相關人員可遠端監控,實現行動醫療雲端化的理想。
蛋白區與蛋黃區都照顧到了後,再來就是針對病患,對於長期臥病在床的病人,提供娛樂、衛教、用藥資訊等,提升病人的滿意度與舒適度,讓病人不是只能呆坐在病床上。
至於前文提到行動醫療輔具,除了與國外大廠共同開發內建眼球追蹤技術,可以作為「漸凍人」最好接觸世界的輔具外,醫療用的手持平板更是出貨的大宗,成為醫護人員巡房必備提供電子病歷最好的行動載具。
最後公司更以優異的研發能力,為客戶量身訂做專業醫療用電腦,並且從規劃、設計、生產到最後的售後服務,完成一站式的服務,透過在主要市場都有專業的服務與維修團隊,讓客戶無後顧之憂。
而觀察5大系列產品目前仍以生理監測系統為最大比重,占3分之1以上,因為正如副總所說蛋黃區的產品正是公司的核心,行動醫療輔具則保持2成的營收比例,而公司近來在行動護理與長照照護系統急起直追,產品應用將有機會跟前2項產品三分天下。
至於銷售區域比重則跟公司的銷售策略息息相關,過去公司以自有品牌行銷歐洲,在當地已經是領導廠商,所以佔了公司銷售的一半以上,近來有鑑於歐洲市場已經站穩腳步,也積極跨入全球最大的美國市場,並同時以ODM代工業務雙管齊下,莊永順董事長表示,未來將增加美國的在地服務,希望能拉高美國的銷售比重,至於中國市場更是明日之星,公司也已經在上海建立行銷團隊,針對區域醫院開始行銷,成長速度十分驚人,將是未來最快速的成長力道區域。
產品的競爭力與特性
那究竟公司的產品有甚麼競爭力,能為全球醫療用電腦的翹楚呢?莊董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從公司2010年成立就是要專注醫療市場,公司的名字就揭示這點,並以服務醫療客戶作為唯一目標。因為需要的認證多如牛毛,對品質的要求近乎苛求,就是因為產品與病人息息相關,半點都馬虎不得。
所以公司成立的次年就取得ISO 13485的國際醫療設備製造認證,產品也在世界各國符合當地的認證,並且通過最具指標美國FDA的製造商登記,有了這些認證當後盾,讓客戶能放心地使用公司產品。
那這些到底有甚麼特性,讓別的廠商都望之卻步呢?可以歸結為4大重點,精準、保護、隔離與安全,這就是醫療用產品的特色,彼此也都相輔相成。因為每個畫面都影響醫生的判斷,所以影像要符合國際DICOM的標準,既要反應迅速又要無比精準。保護就是為了避免電子產品彼此干擾,所以每個產品都必須有靜電的保護設施,提供高的保護,才能符合國際醫療法規。IEC61000-4-2的要求。針對這點莊董也補充道,不是專門從事醫療的廠商,往往都是成本考量,因此在靜電保護得過且過,或是不是用如此的高標準,結果沒想到就是這些小地方的累積,讓客戶越來越信任醫揚,才能到現在不動如山的地位。
至於隔離相信大家不難瞭解,就是儀器要具備完整的隔離能力,才能對病人與醫療人員提供雙向保護,而歐美的標準越來越高,現在更推出第4版的醫療法規,表面上更加嚴謹,卻變相增加進入這領域的障礙,對公司更有利。
而醫院是非常多細菌病毒容易傳染的高危險區域,所以要怎麼抗菌避免集體感染,讓產品的表面具有主動式抗菌的能力更是關鍵,公司具有獨特的表面處理技術,可以將濃縮至10億分之1公使的奈米分子,平均覆蓋在產品表面,以實現安全的醫療環境。也正是能確實完成這4大特性,讓公司成為醫院配合廠商的首選。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202期】
(來源:《萬寶週刊》 1202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萬寶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