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為城市內澇所困擾時,千萬別再頭痛醫頭,也別再重面子輕裡子了,必須要真刀實槍地建設海綿城市,讓生態城市不再“瘸腿”
文|王石川
一場暴雨一片海,逢澇必癱如何解?連日來,在強降雨的裹挾下,湖北武漢再次進入“逢澇必癱”的看海局面。
其實,開啟“看海模式”的豈止武漢?據住建部資料顯示,2007年至2015年,全國超過360個城市遭遇內澇。媒體發現,城市內澇呈現“新老城區一起澇”“舊澇點未除,新澇點頻現”“以往內澇上不了街,現在內澇出不了門”等情況。於此而言,面對被內澇所困的武漢,其他城市切勿沾沾自喜,更不能高枕無憂。
據統計,2012年至2015年,武漢在治理內澇上投入超過了200億元,可城市為何仍逢澇必癱?粗疏推斷,不外乎這些原因:其一,所謂的200億元治澇只是帳面數位而已,實則並未真正拿出真金白銀;其二,錢拿出來了,但未花在刀刃上,以至於打了水漂;其三,治澇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即便錢花在正事上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立竿見影;其四,今年降雨量過強,超過了城市所能承受的極限。
不管怎麼說,建設海綿城市已是擺在各個城市面前最要緊的事情之一。所謂海綿城市,是一種較為生動和形象的表達,指城市像海綿一樣,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滲透、淨化”徑流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迴圈;在乾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並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目前,不少發達國家都在致力於建設海綿城市,並且卓有成效。
我國建設海綿城市雖然起步較晚,但力度不小。2015年4月,財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聯合發佈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同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而在此之前,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在實踐。這說明建設海綿城市,既有頂層設計,也不乏具體試點。
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對海綿城市感興趣,原因出在哪裡?與急功近利有關。建設高樓大廈,舉辦各種賽事,這種看得見的政績最為官員喜愛,而那些雖有長遠價值卻不容易被矚目的政績,往往不入某些官員的“法眼”。
事實上,相對於“顯政績”而言,“潛政績”雖“能見度”不高,卻不可或缺。正如李克強總理所稱,城市地下建設是外邊看不見的“裡子”工程,但“裡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誠哉斯言!否則,城市建得再華麗,如果缺乏內涵,一場大雨就會讓光鮮的城市原形畢露。
據說,有人問知名作家龍應臺: “如果你被帶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如何分辨它是否發達?”龍應臺認為一場雨足矣。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個小時。如果你撐著傘溜達一陣,發覺褲腳雖濕卻不骯髒,交通雖慢卻不堵塞,街道雖滑卻不積水,這大概就是個先進國家;如果發現積水沒足,店家的茶壺、梳子漂到街心來,小孩在十字路口用窩子撈魚,這大概就是個發展中國家。
國家如此,城市亦是如此。建設海綿城市,一大前提就是城市決策者一定改變施政思維,多做看不見的政績,多做造福長遠的功績,多做裡子工程。
建設海綿城市,離不了資金。據權威統計,建設海綿城市,每平方公里需投資1億元至1.5億元。光有資金還不行。海綿城市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多部門協調,需要資訊共用,更需要重新設定城市的發展模式、未來規劃和土地利用等等,比如必須增加綠地。一定程度上說,建設海綿城市就是建設生態城市,就是擯棄過於追逐GDP增速的發展慣性,對於一些唯GDP馬首是瞻的城市決策者來說,這是不小的挑戰。
有個比喻說得好,生態城市是一個多腳生物,至少有八隻腳,需要包括很多的專業來實現。海綿城市和雨水的問題,就是生態城市的一隻腳,沒有海綿城市,生態城市就是瘸腿。其實,從古至今,有識之士就一再提出,搞城市建設要道法自然,更要想著“功在當下,利在千秋”,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當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為城市內澇所困擾時,千萬別再頭痛醫頭,也別再重面子輕裡子了,必須要真刀實槍地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了。
(作者系知名時事主筆)
(來源:《《小康》財智版》 2016年7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財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