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理財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臺水郭俊銘調漲水價的盤算

$
0
0

這家公司很奇怪,股本1375億元,年營收不到3百億元

台灣因屬缺水地區,不具備低水價條件,水價23年未調整的結果,造成設備汰換遲緩。

臺水董事長郭俊銘拋出「枯水水價」,以價制量,他能夠邁出改造臺水的第一步嗎?

文/郭庭昱

8月上旬,政府因供電吃緊如坐針氈,台灣自來水公司(臺水)董事長郭俊銘卻拋出「枯水水價」,計畫調高缺水地區的水價,期望以價制量,最高漲幅達五成,以提高節水效率,引發民眾抱怨。行政院長林全直接回應這不是政府政策,民眾不必擔憂。郭俊銘也馬上解釋,這隻是內部研議,須與各縣市溝通,得到立法院支援後,才能成為政策。

郭俊銘提案漲價的時機,看起來有點不恰當,且尚未與行政院溝通,才會被林全一口否決;實際上,郭曾任立委、省議員,並非不懂政治運作,也不是一時衝動,漲價計畫從去年6月接任董座就開始醞釀,如今只是按表操課。這個動作,倒是微妙地反映出,他的思維從政治人物轉變為經營者。

臺水郭俊銘調漲水價的盤算

政府撥預算轉增資

臺水大資本、小營收

從組織形態,臺水是一家公司,業務是賣水。但是,台灣的水價已經23年沒有調整,民生用水1度(立方公尺)平均9.24元,是全球第三低的水價;水價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更只有0.33%,而聯合國統計,平均家戶用水占GDP比率為2%到4%,台灣偏低很多。而台灣的工業用水準均每度11.2元,雖然比民生高,也是全世界最低的水準。

台灣雖然降雨量大,但降雨季集中、地勢落差大,大部分的水都排向大海,屬於缺水地區,加上建設需要錢,並不具備低水價的條件。卻為何長期壓低水價?最大的阻力來自政府反對,表面上是怕影響民生,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是為了選票。長期低水價的影響,讓臺水經常陷入赤字,累積虧損十幾億元,只能靠著政府每年編預算來汰換設備。

不過,政府預算並非「贊助」臺水,而是「投資」,在資產負債表上,預算拿來買設備、換水管,變成公司的資產,必須提列折舊;另一頭就轉為資本額,目前臺水股本已經膨脹到1375億元,經濟部持股高達84%,大部分都是因為撥預算轉增資所致,平均每年增加100多億元股本。資產總值高達2949億元,但每年的營業額只有將近300億元,臺水已經成為一家大資本、小營收的奇怪公司,未來,隨著折舊愈來愈高,虧損也將擴大。

根據《自來水法》,臺水合理的投資報酬率(盈餘/資本額)應在5%至9%之間,「如果要達到這個數字,水價應該每度18元左右」,民生用電一度起碼要漲8元,漲幅幾乎逼近一倍;郭俊銘表示,漲水價目的,一是拉高目前為負的投資報酬率;二是水價太低不利於節水,即使像日本,節水也是透過調高水價,20多年前,東京曾一次性漲價2.4倍。

水價結構合理化

枯水期漲價試水溫

除了調整水價的計畫之外,郭俊銘上任後,今年2、3月,就面臨到67年來第二大的枯水期,靠著排定,總算順利度過枯水及暴雨帶來的濁水,但這並非長久之計,郭俊銘選定加強供水系統的安全,作為最優先要務。

郭俊銘表示,要維持供水安全,最大的風險是缺水,因應就是提高儲備量,在高、屏地區開發新水源,例如挖深井來取伏流水,雖然環保團體有意見,他相信可以溝通解決。「不能說不要水庫,又不要深井水,也不要缺水」,郭俊銘很務實,有趣的是,郭在30幾年前就創辦大甲溪生態環境協會,是台灣第一個環保團體,相當清楚環團的理念。

除了開源,其次是節水,除了透過水價來制約用量,另外就是減少漏水。臺水統計,九成以上的漏水都是來自塑膠管線,目前全國塑膠管還有52%,正逐漸換為不鏽鋼管,但受限經費,更換速度緩慢。

郭俊銘上任1年多來,靠著靈活排定水源,度過艱難的枯水季,接著,他要進行長期結構性的改革,三大任務是調高水價、增加水源、減少漏水,這次拋出漲價風向球,能否邁出改造臺水的第一步,值得觀察。

 

(來源:《財訊雙週刊》 536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財訊雙週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