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這已成全民共識。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引領下,《中醫藥法》即將實施,中醫藥發展迎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中醫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傑出代表,是中國各族人民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和與疾病作鬥爭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不僅為中華民族繁榮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
不過,如今,在眾多中醫醫院中,望、聞、問、切的傳統中醫看診模式已經被化驗、B超、CT等西醫檢測手段所取代,人們已經很難看到“印象中的老中醫”。
“這不就是西醫大夫拿中藥看病麼?”略帶嘲諷的言語背後,映射出的是近年來中醫的尷尬現狀。
據2017年3月《小康》雜誌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進行的“2017中國生命小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94.7%的受訪者表示相信中醫,但是在生病需要看醫生時,卻只有17.7%的受訪者首選中醫。
相信中醫,卻不選中醫。在《小康》記者採訪過程中,很多中醫從業者將之歸因於西醫的衝擊。雖然《憲法》已經明確規定“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但幾十年來,中醫並沒有真正的主體醫學地位,也不能發揮主體醫學的作用。
其實,國家一直都非常重視中醫藥的發展,制定了中西醫並重的方針,但幾十年來一直沒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主要原因是關於中醫發展方向,人們存在分歧。其中,分歧主要集中在是否應用現代科技。有人認為,中醫應遵循傳統,拒絕現代科技;有人則覺得,中醫原本就是在吸收各種傳統醫學後逐漸壯大起來的科學,不該拒絕科技。
傳承與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永恆主題,人才匱乏更是不爭的事實。
以“個性化”為特徵的傳統中醫師承教育與以“標準化”為特點的院校教育相比,孰優孰劣?哪種更適合培養出優秀的中醫藥人才?面對爭議,北京中醫藥大學給出的答案是,推廣“院校+師承”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師承教育有機融合到院校教育中,才是中醫人才的最佳培養模式。
而與科班中醫相比,民間中醫的處境則更顯尷尬。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是傳統中醫文化的代表,其中有精通中醫並發揚突破的高人,也有憑藉秘方福澤一地的名醫,百姓相信他們,上門求診者絡繹不絕;同時,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又缺少現代西方醫學理論,沒有執業證,只能是一群無證的“非法行醫者”。
不過,轉機已經出現。就在記者截稿之時,國務院法制辦正在就《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民間中醫“轉正”有望。
此外,“中醫熱”在世界“升溫”。有資料顯示,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有30多萬家中醫診所、18個國家和地區已將中醫藥納入國家醫療保險體系,約有40億人使用中草藥產品治療。
與“健康中國”戰略同頻,與“大健康”時代共振,與世界共用,中醫藥振興發展新征程已經開啟。
(來源:《《小康》上旬》 2017年7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