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理財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影視文創小奇兵:百聿數位

$
0
0

【撰文/莊正賢】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谷阿莫事件」再次喚醒了國人對盜版議題的重視,風波尚未落幕,近期中國地區熱門的影音下載平臺「酷播」也宣佈停止營運,顯示連中國過去對盜版視而不見的作法都開始出現轉變,開始正視影視文創的價值,伴隨著騰訊、優酷和愛奇藝等影音平臺崛起,文創作品的價值也水漲船高。國內政府也鼓勵相關文創,但相較之下成效不彰,資本市場中的文創股手指頭就數的出來,而且真的具有原創能力創造IP價值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儘管如此,國內在後勤相關技術和硬體上卻已有不少成功的經驗,可以搭上蓬勃文創產業的列車,像是前一陣子與投資人介紹過的興櫃股必應(6625)便是專攻硬體設備和後勤服務,大啖國內演唱會商機;另外專攻電影後製的VHQ-KY(4803)陸續在中國接了不少大成本電影的後製任務,也是百元以上的高價股,而這週有一家與VHQ極為類似的電影後製概念股百聿數位(6622)掛上了興櫃,第一天就創下74元高價,可見市場對其看好,我也在公司掛牌前就特地專訪了百聿的張承宏董事長,帶投資人來一窺公司的奧秘。

影視文創小奇兵:百聿數位

專攻影音後製 看準趨勢轉型

講到電影後製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是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後包括動畫特效、剪接、配音、條光調色等等製作流程,但各位可有曾想過為什麼一部電影可以在包括電影院、有線/無線電視、播放器、甚至近幾年可以用手機綫上或是下載觀看?其實這過程也得依賴後製業者進行剪接、調整、影像編輯然後輸出成不同格式並放到不同平臺上,而這部分的後期製作就是百聿專攻的業務專案。雖然大家看到的百聿數位是一家2014年才成立的新創公司,但其實張董領導的百聿已經是一個有超過20年歷史的老品牌了,張董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投入這塊影音後製領域,從最早的Beta、VHS錄影帶格式做到VCD、DVD、Blue-Ray到現在蔚為主流的OTT(Over the Top)串流綫上影音,百聿的發展史其實就是影音平臺的成長史,多年下來也與國內的發行商培養了非常深厚的合作關係。可能有人會好奇,究竟影像編輯業務的難度在哪裡呢?張董解釋到,除了一般的上字幕、確認著作權並進行適度剪接以外,不同的平臺需要輸出的格式都有所不同需要不同設備,百聿過去也是國內第一家買進BD和3D BD專用設備的廠商,另外進行後製所需的人才更是需要長期培養才能累積有成的軟實力。

隨著近幾年A p p l e i T u n e s、G o o g l e P l a y和Netflix等OTT平臺崛起,越來越多人習慣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觀看影音視頻,DVD等光碟播放也開始逐漸沒落,因此百聿也極力轉型切入OTT這塊市場,短短幾年的努力下已經率先掌握了入場券。

iTunes、Google雙平臺認證 國內唯一

百聿分別在2015及2016年取得了Apple iTunes和Google Play的影片上架代理商的認證資格,以業務內容來看其實與之前並無太大的不同,都是從片商或著作權商手中拿到相關素材後進行後製然後放到OTT平臺上,但取得認證的過程非常嚴刻完全不可同言而喻。張董分享到當初光是Apple的考試就花了數年的時間,有厚達300多頁的專業書籍要熟讀,而且Apple的品質要求極高,想要上架iTunes還得從片商手中拿到電影院播放等級的素材,BD等級的素材根本不符合規定,為此公司還添購了4K影音設備來達到要求。每一部後製完成要上架的影片都還需要通過Apple的最後審查,品質不如預期會被打回票,更嚴格的是每3個月Apple還會寄紀錄後製良率的審查報表過來,良率一旦未達95%的話更會被撤銷認證資格。

當然,百聿不是唯一通過Apple和Google認證的廠商,但很明確的是Apple和Google在授權影音上架代理都有區域性,像是日本地區通過Apple認證的廠商大約有5家,包括SONY和TOSHIBA等大公司在內,以人口數平均的話1家約莫是服務2000多萬人,因此張董也很有信心的說國內除了百聿應該是不會有其他廠商拿的到認證了。然而很特別的是,像這樣的代理制度並無區域上的限制,意思就是說只要別國家的廠商有本事拿到國內的發行著作權,一樣可以取得台灣市場上架資格並獲得分潤利益,但其實眼下全球影視作品的著作權非常分散,電影在殺青、影展、院綫上映的過程中,各地片商都會進入角逐發行著作權,儘管百聿無法與國外大廠競爭大區域的著作權代理上架,但與國內發行商多年培養的密切合作關係也讓公司可以穩妥的取得國內上架市場,像是近年公司便上架了包括「神鬼獵人」、「屍速列車」、「越來越愛妳」等熱門大片。

分潤收入將創造長尾現金流量

當然,切入平臺難度如此高的的認證背後也有非常誘人的甜頭,那就是「上架分潤收入」,顧名思義就是百聿通過審查上架的影視作品只要有消費者點擊消費,公司就可以與平臺拆分收到相對應的分潤費用。而且最特別的是有別於以往著作權商獨享最大的利潤,在OTT平臺的制度下情況倒了過來,百聿不再只是替著作權發行商進行影音後製,而是其影片上架平臺的必要管道,讓百聿有更佳的協商優勢。而且產品一旦上架後百聿是直接與Apple和Google進行分潤,後續再依與著作權商的協議分拆,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想要上架全球前兩大影音平臺,那就來找百聿吧!」而分潤收入另一個吸引人之處就是能累積可觀的現金流量!你如果迷戀於奧黛莉.赫本的風情萬種,想要去翻翻1950、60年代經典老片「羅馬假期」或「第凡內早餐」來看,在Google Play非常容易的就可以找到,但仍得乖乖付便宜的短期租金或是一張電影票的價錢擁有它,這就是分潤潛在價值。即使影片已經發行了半個世紀,消費者仍得付錢觀看,對上架商來說,上架一部影片就擁有該影片持續的現金流入,隨著上架的影片累積越多公司分潤的基礎也越龐大,而且成本幾乎都花在第一次上架期間,隨後的分潤收入除了與著作權商的分拆幾乎是純利的收入,也沒有額外的費用,可以提高公司的獲利能力。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230期

 

(來源:《萬寶週刊》 1230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萬寶週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