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理財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治未病”何時不再是傳說

$
0
0

在互聯網的席捲性力量之下,醫療理念正經歷著天翻地覆的變革。如何藉助互聯網、智慧硬體、基因檢測等令人興奮的新技術,解決傳統醫療服務的供需矛盾,提高醫療服務的有效性?如何讓“上醫治未病”不再是傳說?

文|《小康》記者 羅嶼

德國青年菲力浦·卡爾維斯從3年前開始熱衷“量化自我”。他某一天量得,自己走路7361步,頭一天夜裡只睡4個小時,其中一個多小時是深睡眠。

卡爾維斯花99美元購得一條裝感應器的束髮帶和一個蘋果應用程式,戴著這個束髮帶睡覺就可以獲得與睡眠相關的資料並把資料傳送到蘋果裝置中。而他的體重計則具備無線傳輸功能,可把體重和脂肪等資料即時傳進電腦或手機。

在全世界,和卡爾維斯一樣,堅信“測量方可改善”的人不在少數,而他們的最初湧現,源自一項“量化自我運動”。

2007年,美國人加里·沃爾夫、凱文·凱利(《失控》一書作者)在三藩市創辦“量化自我”網站,宣導“通過數位瞭解自身”。如今“量化自我”已從美國的民間活動,發展到全世界有500個群組的交流組織,其宣導的是讓普通百姓通過可穿戴設備感知自我並分享心得。

通過卡爾維斯以及他眾多“量化自我”同好者的故事,可以看到可穿戴設備如何從一個民間愛好的小眾應用,慢慢進入醫療級應用的過程——幾千年來,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認識自己。每個人的生命都將被數位化:基因、健康、用藥、生活習慣,等等。

而實現這一切的基礎,是技術的革新。一如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資訊管理專家、《大資料》《資料之巔》作者塗子沛所說:“電腦和網路將像有智商的人一樣為醫療、健康工作和服務。通過對客觀世界的測量和記錄,資料將成為未來醫療的決策依據、發展基石和創新平臺。”

可以說,在互聯網的席捲性力量下,醫療理念正經歷著天翻地覆的變革。

可穿戴設備:“順人性+剛需”

那些曾經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現的尖端技術——可穿戴設備,如今已逐漸滲透進醫療領域,讓構建個性化醫療健康服務成為可能。

醫療可穿戴設備大體可分為運動健康類和病患監測類。運動健康類,主要功能是用來監測運動量、消耗熱量、心率、睡眠等;病患監測類,主要功能是用來幫助慢性病患者監測血壓、血糖、腦電等。

然而,據德國消費調研公司(GFK)在2014年10月份發佈的一份有關可穿戴市場調研報告顯示:有1/3的可穿戴設備使用者在買到產品後6個月內就將其“丟棄”了。美國《連線》雜誌也撰文指出:超過半數的美國健身跟蹤設備客戶已經不再使用可穿戴健身設備,1/3的客戶使用不到六個月,就把這些設備扔進抽屜,或者送給朋友。

可穿戴設備為何使用者黏性差?在智慧行業媒體智東西聯合創始人、總編輯張國仁看來,用於醫療的可穿戴智慧產品如要被使用者接受並長時間使用,必須是真正的剛需,同時在使用上更人性化。

何為剛需?

“一款滿足使用者剛性需求的產品,這需求一定是用戶提出來的,而非創業者或大公司臆想出來。同時在剛需產品裡,也分為‘有需知所求’和‘有需不知所求’兩類。”而所謂“有需不知所求”,在張國仁看來,正是很多產品創新的源頭。他以針對嬰幼兒的體溫監測智慧產品為例。“年輕的父母一定對監測嬰兒體溫變化有需求,只是他們不知道更為便捷可靠的方式是什麼。而在2015年的美國消費電子展上,一款名為TempTraq的體溫貼,採用了安全的材質和一次性設計,有效時間為24小時,能夠與智慧手機連接,只需貼在寶寶的皮膚上,即可跟蹤體溫並回饋資料。另一家名為Pacif-i的公司則選擇在嬰兒的安撫奶嘴中加入體溫感測器,讓體溫資料在嬰兒玩耍時自動回饋到手機裡。”

至於可穿戴醫療設備的市場機會,在《互聯網+醫療:重構醫療生態》一書中張國仁表示,其產生的需求基於三個社會發展趨勢和現狀。其一,社會人口老齡化加劇;其二,解決醫療資源不平衡問題;其三,慢性病的治療需求。

而在智慧穿戴產業專家,科技、財經作家陳根看來,可穿戴設備最大的市場空間正是尚未被真正重視的慢性病患者群體所帶來的剛需市場。

與陳根說法形成呼應的是這樣一些資料——據2015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報告顯示:癌癥、心肺疾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依然是全球最主要死因;目前,中國的慢性病患者已經達到了2.6億人並呈“年輕化”趨勢。有調查顯示,有65%以上的勞動人口患慢性病,這個群體年齡段為男性16歲-60歲,女性16歲-55歲,69%的高血壓和65%的糖尿病都發生在上述年齡段。

這些資料或都表明,慢性疾病管理將成為智慧可穿戴設備龐大的潛力市場。陳根在其文章《慢性病人群:可穿戴設備的剛需市場》中,還另外提到一組慢病資料:以糖尿病為例,據2012年11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聯合發佈的一項結果顯示:中國糖尿病導致的直接醫療開支占全國醫療總開支的13%,達到1734億美元(250億美元)。糖尿病患者醫療服務的使用是非糖尿病者的3-4倍(包括住院和門診次數都大大增加)。另外,糖尿病患者的醫療支出是同年齡同性別無糖尿病者的9倍。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醫療開支較病程1-2年的患者高460%。病程超過10年的人家庭收入的22%用於糖尿病治療。

陳根之所以特別提出這組資料,原因是,在他看來慢病治療需要頻繁的複查、長期的診療和藥物的支援。這需要患者保持持續穩定的就醫習慣,包括時間和金錢上的巨額成本。而可穿戴設備在未來醫療領域內產生的一大價值,就是可以降低醫療成本。

張國仁同樣認為,通過可穿戴智慧產品進行慢性病遠端監控等,可降低總體醫療費用。同樣以糖尿病為例,張國仁表示,“對美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遠端監控可以使醫療費用降低40%以上”。

張國仁甚至認為,在可穿戴設備推出後,國內外糖尿病管理模式會發生重大變革。他以國內提供糖尿病管理的“糖護科技”產品為例進行分析。張國仁將“糖護科技”解讀為“智慧血糖儀+醫生端App+患者端App+遠端服務”。“該糖尿病服務模式以‘智慧型儀器器+App+醫療服務’為核心,定位於輔助治療和自我管理,醫生端App做輔助治療,患者端App實現自我管理,智慧血糖儀硬體設備提供檢測,形成O2O閉環。醫生版App,在醫生進行診斷開具處方時起輔助作用,為醫生提供更為詳細的患者健康資料,説明醫生提高診斷效率,管理患者,降低患者遷徙率,同時為醫生導入區域內的患者構建地區化醫患溝通,緩解醫患關係。以患者為中心的糖護用戶版App,利用娛樂、互動以及遊戲等手段改變患者行為習慣,提醒患者進行血糖監測,提供運動和飲食干預、普及糖尿病管理知識等服務。”

雖然諸如“糖護科技”這樣的慢病管理產品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考察,但張國仁認為,移動互聯網和慢性病管理的結合為慢性病的管理提供了新方向。“目前來看,未來慢性病管理的發展方向可能會由院內轉向院外,由單純線下轉向綫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

至於醫療可穿戴設備的未來方向,在陳根看來,一種可穿戴設備最好只專注於一個功能進行研發,比如只針對患慢性疾病人群的血壓、血糖、心率等生命體征的測量。張國仁則表示,可穿戴醫療產品將朝兩個大的方向發展,一是如何解決更多細分領域的問題;另一個則是在產品本身,讓可穿戴設備無穿戴感。“只有讓可穿戴設備無感地存在於我們身上,佩戴才不會成為累贅,我們才會堅持使用,進而所有關於智慧醫療可穿戴設備的功能邏輯才會成立。”

如何去掉可穿戴設備的存在感?其實科學家們早有動作。

在2015年全球科技大會上,GoogleX實驗室生命科學小組負責人安德魯·康拉德稱,Google正在開發一種納米磁性粒子,這種粒子可以進入人體循環系統,進行癌癥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Google在2014年初發佈了血糖監測隱形眼鏡,而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研究人員則研發出一種比頭髮更細的可植入電腦纖維皮膚網路,能夠從裡到外監測人的身體狀況……

類似以上這些愈加小型化、無感化的可穿戴產品仍有很多在不斷發明測試完善中,正如張國仁所說,“伴隨感測器、植入式設備等發展,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醫療物聯網的時代。但不管是高深的植入體內的GoogleX實驗室機器人,還是簡單的能測量心率的智慧手環、手錶,其真正的目的都是為了人類的健康。”

當基因檢測遭遇“物聯網+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便提到“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這更像是現代人所提到的健康管理,而與健康管理密切相關的現代手段,除了可穿戴設備或許還有基因檢測。

在奇雲諾德CEO羅奇斌看來,“治未病”是健康管理的第一道“關卡”,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未病先防,一個是已病防變。而可穿戴設備收集的是人的行為資料,基因檢測收集的則是人的遺傳資訊。“從這點來看,這兩部分需要整合在一起,同時通過感測器收集周圍生活的環境資料,通過體檢和醫療機構收集醫療記錄資料,這些資料就構成了互聯網醫療的整體資料集。”

關於基因檢測,國內最為熟知的故事就是關於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的“醫療選擇”。朱莉通過基因檢測確定帶遺傳缺陷基因BRCA1,醫生估測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頗高,分別為87%和50%,她因此選擇雙側乳腺切除術保留乳房,降低患癌風險。

朱莉的故事並非特例,歐美國家其實已經形成規模化的健康管理體系和良好的大眾自我健康管理教育。美國在1994年率先在醫療機構中開展腸癌基因篩檢,一年以後英國也制定了全面的基因篩檢制度。2002年歐盟超過70萬人進行了基因檢測,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推出基因檢測的國際標準。2005年,美國已有近500萬人次接受了基因檢測,通過預知和醫學干預,使大腸癌的發病率下降了90%,乳腺癌的發病率下降了70% 。

如今在美國,一個叫“BabySeq Project”(新生兒測序計畫)的活動正在進行,通過基因檢測讓基因資料陪伴嬰兒的一生,成為新生命成長過程中的指南針。

可以說,基因檢測不僅能準確檢測出人體的基因資訊,還能在此基礎上依靠生物資訊技術計算出人體罹患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從而進行早期預防與精準治療。在羅奇斌看來,正是基因資料的加入,醫療和健康之間的界限會被打破,未來的醫療將是針對個體進行伴隨從出生到死亡的生命週期的監控和預防。

當互聯網擁抱基因科學,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隨著基因科學在醫療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互聯網擁抱基因科學實現精準的個性化醫療,已經不是技術創新問題,而是模式創新問題。”比如,羅奇斌就提到了“物聯網+”模式。在他看來,最先出現的“物聯網+基因”的模式,會是在DNA即時檢測的小型設備上。“在2015年初Y Combinator一次路演會上,一家叫做Diassess的小型公司演示了一款DNA檢測儀。這款大小和隨身碟一般的檢測設備,能夠檢測唾液和尿液中的DNA,檢測結果通過手機APP呈現給用戶,整個過程不到20分鐘,直接秒殺需要將唾液寄到實驗室的傳統基因檢測公司。目前這款檢測產品能夠檢測流感、愛滋病等傳染性疾病。”

羅奇斌認為,類似這款產品,將有更多“物聯網+”的模式會將基因行業傳統的工程師帶入新的世界。比如,一家以色列公司Consumer Physics的工程師開發了一款形狀和隨身碟類似的微型光譜儀。這款名為SCiO的裝置能夠分析任何的材料,包括化妝品、衣服、植物、土壤、珠寶、皮革,甚至是人體組織和體液。或許某一天,用SCiO掃一掃水果,就知道哪隻瓜更甜;掃一掃家裡植物葉子,就知道是否該澆水……“技術創新好比 ‘肌肉’,模式創新好比是‘血液’,國內基因行業的創業者只有通過跨界和思維轉換,才能迅速將更多封存於實驗室內的技術,轉化為‘物聯網+’時代的顛覆性產品。”羅奇斌說。

“基因+互聯網”的機遇雖然巨大,但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行業發展的同時也會面臨用戶教育、政策監管及資料庫搭建等壁壘。另外,還有基因資訊雲端化引發的隱私問題。羅奇斌也表示,“與資料安全不同,基因資訊和個人資訊的綁定引發的社會問題,將遠遠大於資料本身洩露造成的安全問題。”

也許正是這些問題,會讓國家逐步出臺相關管理政策,也會讓基因企業更加規範化發展。

 “互聯網+”重塑醫療產業格局

不僅是基因及可穿戴設備,可以說,在全球互聯網醫療進行得如火如荼時,中國移動醫療行業也進入了快速增長期。2014年我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達到28.4億元,預計到2017年,將突破12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70%。另外,這個行業也會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在經濟新常態下,醫療產業格局正在改變,中國醫療健康產業以日益開放融合的姿態掀起了技術創新、規則重建、結構調整的變革浪潮,產業大整合、大並購在資本的作用下不斷加快,直接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

醫療產業主要包括藥品和器械兩大部分,藥品產業隨著國家醫改的推進,藥品的各項標準化建設趨於成熟,各醫院的藥品管理也出現整體託管模式。但在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佔據65%市場規模的醫療耗材領域,由於其種類豐富、規格多、品種多、價格參差不齊、行業環境複雜,國家對醫療耗材的管理一直在探索中。

隨著國家“互聯網+”戰略的實施,如何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幫助醫療耗材產業優化升級,是很多醫療耗材企業在探索、實踐的課題。

在醫療耗材領域,有一家名叫德寶恒生的公司,針對供應環境中各方痛點,一直致力於醫療器械耗材智慧供應鏈的探索和建設。經過近8年的醫療耗材採購配送的託管服務,德寶恒生以管理服務雲平臺為依託,以雲計算為基礎、物聯網為工具、監管應用為中心,實現醫療器械耗材安全的“量價採購、集中倉儲、高效配送、風險監控、事件處理”等,同時圍繞醫療器械耗材的交易、結算、金融的衍生服務,實現科學監管,確保醫療器械耗材使用安全。其服務模式主要包括綫上對接政府招標平臺,提供綫上交易,供應鏈金融,大資料諮詢服務的雲平臺,線下幫助建設醫療耗材監管體系,集中配送服務,院內服務延伸等,在這個模式下,德寶恒生實現上游幫助生產廠商及時瞭解市場回饋,改進產品品質和產能;中間説明代理商簡化交易流程,並提供金融服務説明優質代理商健康發展;下游幫助醫療機構進行醫療耗材品質監管,降低採購成本,幫助庫房管理提高醫療耗材的運轉效率;產業鏈週邊説明區域政府實現醫療耗材招標後續環節的監管和資料的及時回饋;通過降低採購成本間接降低居民醫療成本,從而緩解地方醫保支出壓力。德寶恒生在醫療耗材智慧供應鏈管理領域的探索將有效地推動行業流程的重塑和健康發展,實現讓醫療耗材供應服務者更專注於耗材的品質和服務,讓醫療機構更專注於醫療業務。

哪裡有痛點,哪裡就有顛覆。作為一項創新的服務模式,德寶恒生一直在積極探索有效的落地模式。

然而,醫療是一個龐雜的、傳統的體系。互聯網醫療能否真正解構龐雜、打破傳統,重構醫療生態?

也許正如著名主持人郎永淳所說,互聯網醫療還只邁出了醫療改革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正確的道路有很多條,需要有志人士慢慢去探索。

(本文參考中信出版社 《互聯網+醫療:重構醫療生態》)

 

(來源:《《小康》上旬》 2016年6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上旬》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