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理財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網路食品安全需要法律治“根”

$
0
0

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上外賣使用者規模達到2.09億,年增長率為83.7%。網路食品給平臺、商家商機無限的同時,也帶來了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問題。

《小康》記者 麥婉華

過去,大學生李小姐每到吃飯的時候都很煩惱,因為學校飯堂每到飯點就非常多人,而且過了時間就不再提供飯菜。但是,現在李小姐不再為此感到麻煩。只要開啟手機,點進可以外賣餐食的app,就能選擇自己想吃的食物,不用排隊,不用怕過飯點。

“我已經差不多一個學期的午飯都是在外賣平臺上點的,感覺非常方便,而且選擇比學校飯堂更多。”李小姐說。

網上訂餐的情況,在我們的生活已經日漸平常,使用的人群越來越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在京發佈第3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上外賣使用者規模達到2.09億,年增長率為83.7%,佔綫民比例達到28.5%。其中,手機網上外賣使用者規模已達到1.94億,使用比例由16.8%提升至27.9%。

平臺:互聯網巨頭爭相進入

如今,我們不時會發現身穿制服的外賣配送員,他們騎著電動車或自行車,載著裝了外賣的保溫箱穿梭在大街小巷。不少外賣配送員都是由網路外賣平臺統一安排的。

據瞭解,外賣平臺從一無所有發展到物流具備,經歷了約7、8年的時間。中國的網路外賣平臺,多發家於高校附近和白領聚集的商業區。到了2013年,網路訂餐平臺才開始崛起。彼時,不管是剛創業的網路訂餐平臺,還是大平台下的投資專案都迅速發展。

例如,“餓了麼”在2013年11月完成了2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彼時估值為1億美元。2014年“餓了麼”則得到團購網站大眾點評等8000萬美元融資,估值升至5億美元。

2013年12月,美團發出進軍外賣業務的“出師表”,並在北京主站測試上線外賣業務。2014年1月,美團網正式上線外賣服務。2014年4月,百度上線基於地圖的外賣服務,為一批餐飲商家和外賣平臺提供大流量入口。

截至目前,生活類網路平臺——團購網站、網上購物網站等都有涉及外賣平臺的專案。

商家:搞活動比不搞賺的還少

對於網上訂餐平臺的發展,感覺最深的除了買家們,就是各類餐館商家。《小康》記者隨機走訪了廣州商圈以及社區的餐館商家,發現大部分都有加入網路訂餐平臺,如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

開東北菜館的梁先生跟《小康》記者介紹,自己從開店以來就加入了網路訂餐的平臺。“這是一個趨勢,你不加入就落後了。其實,我一開始對加入網路訂餐平臺期待蠻高的,但是後來發現,加入後並不代表收入和利潤就越來越高。”

梁先生介紹,加入網上平臺後可以做一些促銷的活動,餐價一般比較低,很多人願意購買。這樣可以累積人氣和餐館的知名度。但是,有時候成本價比餐價還低,越多人買代表虧得越多。“加上,網路訂餐平臺還收取加盟店家費用,大概為營業額的15%-20%。這樣全部算下來,其實賺的比過去沒有網路訂餐平臺還少。”

但是,梁先生也承認,網上訂餐平臺的好處是可以做到更遠客戶的生意。“以前可能只可做店附近客人的生意,比較遠的客戶就算電話叫外賣,我們人力不夠也送不了。但現在可以選擇平臺統一的送餐物流,比較方便。”

做速食店的黃小姐也有類似看法。她說:“店鋪做活動比不做賺的更少是真的。而且平臺上客人可以留言評價,對我們店家的要求其實就更高了。”

黃小姐表示,如果飯菜分量不夠,味道不好,客人都會評論出來,影響到商家的聲譽。“特別是現在的送餐物流一般都是網路平臺提供的,送餐速度比較慢,有的時候客人等了40、50分鐘都沒有送到。這時,客人就會投訴,或者給不好的評價,但我們也沒有辦法。”

未來如何更好地使用網路訂餐平臺,梁先生說會繼續使用下去,但是會有選擇性地做一些特價菜,不會再做太多虧錢的活動。黃小姐則認為,要提高自身飯菜的品質,以此賺取更好的聲譽。

隱患:需保障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

幾個月前,陳小姐通過網路訂餐平臺和她的同學訂了兩個肥牛萵筍飯。但是,當她的同學開啟盒飯時,卻發現有一條蟲子。兩人當即給店家打了電話申訴。雖然,後來店家給她們換了飯菜,但是她們心裡還是有疙瘩。

於是,陳小姐就在網路訂餐平臺的頁面上給了這個店家差評。而店家還打電話威脅她們刪掉差評。陳小姐可謂又氣又無奈,決定以後不再在網路平臺上向這家店訂餐了。

這種現象並不少見:一些知名訂餐平臺上的菜名、店面光鮮亮麗,但實體店面卻混亂狹小,垃圾成堆,衛生條件堪憂。2月17日,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專門就網路訂餐的問題作一個回應。他表示,2016年食藥總局發佈了《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要嚴格落實網路餐飲服務協力廠商平臺的責任,協力廠商平臺要做到三個確保:一是確保在平臺上展示的餐飲企業的許可證是真實的,這樣才能保證線下的經營者必須是實體店而不是黑作坊。二是要確保在送餐的過程中食物不被污染,因為送餐的物流公司是協力廠商平臺選擇和指定的,所以應該對這方面承擔起監管責任。三是要確保消費者提出的投訴得到及時處理,因為消費者是在協力廠商平臺訂餐和交費的,協力廠商平臺負責結算。

而《小康》記者早前也從廣東省食藥監局獲悉,對於這些問題廣東省食藥監局進行了排查,健全法律法規,制定了廣東省的網路食品銷售監管辦法。

2016年9月1日,《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施行,明確網路食品經營者和網路食品交易平臺的責任和義務。2017年3月,廣東省《網路食品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首次為該省網路食品經營規範化提供法律依據。《辦法》鼓勵協力廠商平臺對入網餐飲單位加工經營過程進行網上即時播出,接受消費者監督。由此可見,以立法的方式來治理網路食品問題是關鍵。

另外,送餐員遵守交通規則也是交通安全隱患的問題之一。《小康》記者發現,在馬路上穿梭的外賣送餐員不少都有闖紅燈、逆行等不符合交通規則的行為。記者就此訪問了送餐員李先生,他對此見慣不怪。“我們送餐有時間限制,每一個外賣從製作到送餐要在30-40分鐘內完成,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大家都希望盡可能地快送、多送,有時難免會出交通事故。所以剛才你說違反交通行為是在所難免的。”送餐員李先生匆匆和記者聊了幾句,就忙著繼續送餐。記者採訪了好幾位元送餐員,他們的回答也類似。

除了交通安全外,送餐員本身的安全也受到威脅。記者發現,近期送餐員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正在上升。南京市司法局交通事故調解室的調解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外賣送貨員和各類外賣App平臺之間沒有簽正式的勞動合同,但存在事實勞務關係。如果外賣送貨員在送貨途中出現交通事故,平臺仍然要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        

編輯/陳遠鵬

 

(來源:《《小康》中旬》 2017年5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中旬》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