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理財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鄭志全:機器人旋風來襲

$
0
0

機器人商機崛起的過程,除了有全球人口老化、勞動成本上升的背景,一大動力來自各行各業技術創新的需求;一旦生產力獲得大幅提升,也意味著許多工作機會將因此消失。

【文/鄭志全】

今年以來關於機器人的話題不斷,相關訊息經由媒體大量傳播,始終維持一定的新聞熱度,特別是在今年三月那場著名的圍棋人機大戰之後,機器人似乎從此嶄露頭角。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相信,機器人將在許多領域超越人類,未來陸續會有許多工作因此被取代;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興起,在帶動各行各業生產力大幅提升的同時,也將衝擊就業市場,導致人類失去大量的工作機會。

機器人搶飯碗

近期在中國各個製造業重鎮,一股「機器換人」的浪潮正迎面襲來。包括長三角的上海、江蘇以及珠三角的廣州、佛山、深圳、東莞等地,多家企業配合當地政府相繼實施以機器設備替換勞動力的政策,而且數量上頗為驚人。例如廣州市政府計畫在二○一七年底完成六成以上企業的機器換人行動;東莞市政府要在二○一八年底完成八成企業的機器換人專案;在此浪潮下,多家大型民營企業宣示將在未來幾年至少削減五成以上人力。於是工人下崗、機器人上場,配合政策的企業可望獲得專案補助,機器人工程師成為熱門職缺。

為數眾多的機器換人行動,也發生在許多台商聚集的昆山,具代表性的是富士康。近日富士康昆山廠擴大實施產線自動化,導入大批機器設備取代六萬名員工,員工數已由十一萬縮減為五萬。在昆山當地,目前約有六百家企業都有類似計畫。奇怪的是,大量的機器換人雖然引發輿論關注,但是也就一換了之,在中國社會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而實施產線大改造的富士康,或許有機會從此洗刷「血汗工廠」的惡名。

機器人在工業領域搶飯碗,也開始嘗試跨入一些知識性的工作,比如新聞寫作。近期一份關於媒體產業發展的報告便指出,往後中國的機器人寫作在新聞報導中所占比例將越來越大,去年由騰訊開發的寫稿機器人Dreamwriter,號稱能在一分鐘內完成一篇新聞稿。此外,《美聯社》已經開始使用AI自動生成軟體來撰寫企業財報,《紐約時報》數位版的新主編其實是個名為Blossom的機器人。以機器人取代人力從事新聞寫作,最出色之處是時效性佳。

多領域滲透

在某些特定的領域中,機器人的表現確實比人類出色,比如一些需要精準度的行業。去年在網路上曾經出現一部關於醫療機器人「達文西機械手臂」的影片廣為流傳,內容是使用達文西機器人幫葡萄皮做縫合手術。採用機械手臂做微創手術,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在醫學各領域,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預測,未來幾年全球醫療用機器人的銷售量平均年增率將達三成以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殊場景也需要機器人上場,例如軍事、救災或者是危險系數較高的工作環境。然而,去年以來各界針對機器人議題的探討,多數還是集中在商業應用,像是由日本軟銀、鴻海(2317)共同開發的服務型機器人「Pepper」,目前已經在日本許多零售店開始當起銷售員;Facebook、微軟陸續發表聊天機器人相關應用,亞馬遜等網路業者積極發展的機器人專案是物流配送。

在一連串新聞事件的背後,透露出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商機正在成形,由工業領域逐步滲透到商業,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機器人商機崛起的背後,則是我們對未來世界的預期,例如全球勞動人口將逐年下滑、老年人口持續增加,這個趨勢在成熟經濟體更加嚴重,因此類似「Pepper」等服務型機器人在日本可以大行其道。

智能化生產

中國積極發展工業機器人,主要原因是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以往勞動力充足且基本工資低廉,多數企業不願意購買自動化設備,近幾年隨著基本工資不斷調漲,企業被迫進行產線改造。在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的環境下,為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提供溫床,包括德國庫卡(KUKA)、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等機器人大廠都是主要受惠對象。

然而,長期以低廉的工資招商,最大的後遺癥是製造業的技術含量不足。比起南韓、日本在製造業的機器人密度約每萬名工人超過三百臺,中國的機器人密度過低(每萬人僅三五台)。顯然,很多中國工廠仍然是老舊的組裝廠,人工成本占比過高,固定資產占比過低,與其他先進工業國的技術差距過大,需要大幅改造。(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 1885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先探投資週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8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