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龔招健
台股指數已來到9千多點,但仍有許多股票的價格在10元票面浮沉。10元,只能買一顆滷蛋,但也能買1股股票,《Money錢》幫投資人全面檢視上市櫃中的滷蛋股,找出最有機會大翻身的潛力股!
台股股王大立光(3008)股價日前突破4千元,創台股新高紀錄,超乎投資人的想像,連證交所的電腦交易程式都因大立光股價「漲破表」而出包。但在台股的另一個角落,卻有許多上市櫃公司股價仍在10元票面價附近浮沉,它們1股的價格,只能換到一顆滷蛋。究竟這些滷蛋股能否有機會回春、甚至翻身為產業新星或股王?
市場向來聚焦在股王,10元滷蛋股相形之下毫不起眼。但英雄不怕出身低,股價曾突破500元的紡織股王儒鴻(1476),多年前也曾是滷蛋股;股價在百元以上的高價股,例如Tesla電動車零組件供應商和大(1536),也曾長期是滷蛋股的一員;而日前股價挑戰百元的PCB產業新股王臺光電(2383),過去股價還曾跌破5元。
原物料滷蛋股 隨勢輪動
上市櫃公司會淪為滷蛋股,通常是營運衰退、財務惡化所造成,這可能是產業大環境的問題,也可能是公司本身經營的問題,或兩者兼有。但只要公司本身沒有財務危機,也維持一定程度的競爭力,就有機會熬過景氣寒冬,逐漸改善營運,而少數通過嚴酷產業淘汰賽或轉型成功的贏家,就有機會給逢低佈局的投資人帶來高報酬,股價波段漲幅可高達數成,甚至好幾倍。
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全球股市大崩盤,那是檢視及佈局滷蛋股的最好時機,因為當時很多好公司都淪為滷蛋股。而今台股已來到9千多點的長線高檔區,此時要在滷蛋股中尋寶,時機不比當年,但還是有機會找到一些轉機股,主要是拜產業供需秩序的改善、景氣週期的落底回升,包括塑膠、紡纖、鋼鐵、工業用紙、線纜等原物料股就是這類典型,電子業的DRAM、面板股也是類似情況。
2016年國際油價一度慘跌到26美元附近,塑膠能源類股跟著大跌,但回頭來看,油價在26美元就是底部,而今油價已回升到50美元以上,整體塑膠能源類股的營運也明顯好轉。
DRAM產業歷經長期流血淘汰賽,目前全球只剩下三大陣營:三星、美光、海力士,而且各大陣營不再積極擴產,DRAM產量增加有限使得報價節節上漲,漲勢延續到2017年。
留意中國政策與產業變化
許多產品之所以產能過剩,造成殺價競爭,與中國近年過度擴充相關產能息息相關。中國政府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開始淘汰無效率、不符環保法規的過剩產能,即所謂的「供給側改革」,這通常會帶動產品報價止跌上揚,而存活下來的業者營運就會好轉,擺脫滷蛋股行列。
以鋼鐵為例,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中國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報價連年慘跌,一直到2016年中國開始實施「供給側」改革,分批淘汰落後產能,加上各國紛紛對中國鋼材課徵「反傾銷稅」,帶動全球鋼鐵報價止跌回升,原本營運艱困的業者業績才明顯改善。
工業用紙則因中國官方加強落實環保法規,許多不合格的小型紙廠被迫停業,加上網路購物盛行,帶動紙箱等工業用紙需求大增,報價跟著大幅調漲,兩岸工紙大廠正隆(1904)、榮成(1909)因而在2016年脫離了滷蛋股行列。
其他高污染產業也有類似個案,其中PCB上游銅箔廠商金居(8358)堪稱是2016年度「滷蛋股大翻身」的代表作,股價從2016年初的10元以下起漲,到年底已突破40元,主要是不符合環保標準的小廠退出之後,剛好碰上電動車對銅箔的需求爆增,報價連續大漲所致。
中國市場雖大,但競爭非常激烈,常常是「看得到,吃不到」。近年來,陸續有國內上市櫃公司乾脆結束長期虧損的中國事業,積極轉型,獲利因此大幅好轉,股價也跟著大漲,曾長期淪為於滷蛋股的連接器股岳豐(6220),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美加速升息有利金融股
許多金融股長期淪為滷蛋股,但隨著美國通膨增溫,聯準會加速升息,金融股翻身的時機已到來。其中,銀行業將受惠存放款(特別是美元)利差的擴大,壽險公司更將受惠於美國10年、30年期國債殖利率的大幅上揚,長期困擾壽險業的「利差損」問題可望逐漸煙消雲散。
滷蛋股通常不是產業龍頭或最具競爭力的公司,「順勢波段操作」是較適合的投資策略。若有意長期投資,首先要觀察其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產品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是否穩定改善,以及股息殖利率是否有吸引力(至少3%),而且避免重押單一個股,除非確認有值得信賴的新經營團隊入主,或公司營運已脫胎換骨。
綜合以上觀點與考量,《Money錢》全面檢視台股上市櫃中的滷蛋股,列出其中20檔較值得留意的公司,進而從中篩選出股價淨值比在1上下、負債比50%上下或更低、董監持股10%上下或更高、有轉機題材或特殊利基的8檔個股,分別是:弘裕(1474)、耿鼎(1524)、華邦電(2344)、元大金(2885)、鴻名(3021)、佰鴻(3031)、和鑫(3049)、環泰(4207),並分別以專文介紹,供讀者參考。
更多專題報導精彩內容請見《Money錢》2017年2月號第113期
(來源:《Money錢》 2017年2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