鬰林當地政府多次對外發聲稱,不存在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鬰林市從來沒有舉辦過任何形式的“夏至荔枝狗肉節”。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一場“人道主義”與“傳統習俗”的民間對峙依然在上演。
《小康》記者 張玉榮 韓靜 陳遠鵬
夏至,一年一度的“荔枝狗肉節”也隨之來臨,鬰林這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頓時沸騰了起來。“就像過年一樣,甚至比過年還熱鬧。”當地人這般形容。
來到這座沒有高鐵站沒有飛機場的城市,《小康》記者發現,這裡彙聚了眾多來自國內外不同膚色的人群。鬰林市內的酒店旅館一夜之間爆滿,價格也猛地抬高。突增的車流量把市內的幾條主要幹道堵得水洩不通,人們出行使用打車軟體需要等待的時間更長了,高峰階段甚至打不到車。
看似喜樂歡慶的節日背後,遭遇更多的卻是爭議與質疑。愛狗人士依然如期而至,展開抵制行動。而網路上,圍繞廣西鬰林“荔枝狗肉節”的爭論更是甚囂塵上,部分明星倡議抵制吃狗肉、取消“狗肉節”,遭到鬰林當地線民針鋒相對的辯駁。
這個節日從何而來?遭遇了怎樣的爭議?輿論對這座城市又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小康》記者近日走訪鬰林,探究背後的原因。
當地人:“傳統”,並非“殺戮”
“這個丁字路口大都是吃狗肉的大排檔,當地人去的少,除了需要招待下親戚朋友,外地人過來吃的倒是很多。”6月21日,夏至,市民陳先生指著江濱路的一些餐飲店對《小康》記者說,而外地人之所以聞風而來,大部分人都是沖著狗肉節來的。
晚餐時間,江濱路顯得格外熱鬧。走在這條被稱為鬰林“狗肉一條街”的路上,微弱的燈光下,一些餐館中,屋裡屋外座無虛席,桌上狗肉沸騰,啤酒冒泡。喝酒劃拳的聲音不絕於耳,紅通通的荔枝殼灑滿地,啤酒瓶也堆積成山。
《小康》記者詢問得知餐館裡的熟狗肉賣到了四十多塊一斤,一些店面的功能表招牌中故意將“狗”字隱藏,或者以“脆皮”替代。雖然商家變得極為低調,但走在街上,也會發現當地人尤其是店面的老闆多少有些警惕。路上東張西望、掏手機拍照貌似“愛狗人士”的外地人立馬會受到盯梢。
“今年來的愛狗人士比往年少了很多,生狗市場和往年也不太一樣,他們不會在市場裡當場宰殺活狗,而是在屠宰點完工後再拉到市場上來賣。”陳先生見證了這幾年狗肉節上的變化。在《小康》記者走訪的多家農貿市場,賣狗肉的檔口老闆一般也會神情緊張。據瞭解,夏至當天,生的狗肉賣到十幾塊錢,熟的二十多塊,比往常都要貴一點。
“其實,我們鬰林本地人一般都喜歡在家裡吃狗肉,把家裡的狗或是去鄉下買來的土狗宰殺了,人少的話就去菜市場稱點,大家吃吃喝喝聚一聚,算是慶祝夏至豐收,而這樣的習俗一直從老一輩那流傳下來。”陳先生介紹說,在鬰林,大家一年四季都有吃狗肉的習慣,只不過夏至這天吃的人比較多。
雖然,一句“冬至魚生夏至狗”成為不少鬰林人在夏至到來時吃狗肉、啖荔枝的傳統。然而在眾多愛狗人士的眼裡,這成了“殺戮”。在廣西鬰林狗肉節上演多年之後,大部分鬰林人認為狗肉節受到如此大的關注度,一部分原因是飲食習慣的差異,而更多的則是近幾年愛狗人士與當地狗肉售賣商家的幾次衝突讓鬰林受到媒體關注。
愛狗人士不斷積蓄著力量,試圖在這具有悠久吃狗肉傳統的城市,徹底剷除狗肉節——“我們希望這個民俗,徹底被取締。”自2010年起,每年6月21日開始的鬰林荔枝狗肉節總是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一份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64%的中國民眾支援取締這一以“民俗”為名、實為商業行銷的“節日”。
政府:不存在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
究竟鬰林有沒有舉辦過“荔枝狗肉節”?多年來,一直是困擾大眾的一個疑團。
鬰林市政府回饋給《小康》雜誌的情況說明中談到:不存在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鬰林市從來沒有舉辦過任何形式的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這一態度也正式表明了鬰林市政府對狗肉節的看法。
“以前的鬰林城區很少有人吃狗肉,城市發展以後,城中村融入到城市,農村的習俗也被帶了進來,但也很平常,不是那麼火。”鬰林市政府工作人員朱向華向《小康》記者解釋,“鬰林從來沒有這個節日,現在,鬰林大多數人認為狗肉節最開始都是被那些懷著不純目的的人炒出來的,政府也根本沒有出面來搞這個活動。”
然而,鬰林“狗肉節”這個帽子又是從何而來?鬰林市政府回應稱:一些境內外動物保護組織和人士,出於不同的動機和目的將鬰林城區一些群眾在農曆夏至這一天聚在一起吃狗肉、品荔枝的習慣大肆渲染、炒作,給當地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境外的勢力提供資金讓一些人在這裡鬧,他們造出這樣的節日給鬰林貼個標籤,現在又叫你去取消。就像給你安一個‘騙子’的標籤,看到人人都認為你是‘騙子’,他就暗喜,現在反而要你來證明你不是騙子,你怎麼搞?我們正處在這個境地。”朱向華無奈地表示。
鬰林市政府在情況說明中還談到:鬰林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明確要求各有關職能部門切實履行職責,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整治,確保全市食品安全。重點加強對肉品生產經營實施全程監管;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取締和打擊占道經營行為;嚴厲打擊偷盜、毒殺犬類犯罪行為,通過集中開展綜合整治,進一步規範肉品生產經營行為。
也就在夏至當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外媒關於鬰林狗肉節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據地方政府介紹,在中國農曆夏至節氣食用荔枝和狗肉,是鬰林市民間的一種飲食行為,屬個人飲食偏好。不存在以食用狗肉為名的節慶活動。鬰林市當地政府也從來沒有支援、組織、舉辦過所謂的“鬰林狗肉節”。
“狗肉節”帶來火爆經濟效益
名聲在外的“狗肉節”,除了給當地帶來名譽上的負面影響,毋庸置疑,也帶來了經濟上的一定效益。每年夏至前後,鬰林街頭總能看到一些外地車牌的小轎車出現。
為了這個“節日”,經營狗肉店9年多的楊老闆早早做起準備。“前幾天就有好多人打電話訂餐,夏至那天來的人最多,我們也最累。”他說,動物保護人士的忙活並沒有給自家生意帶來絲毫損傷,相反,近一兩年來,他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在鬰林,除了與狗肉相關的市場,荔枝市場也是大火了一把。“平常幾塊錢一斤的荔枝,到狗肉節那天可以賣到十六七塊甚至更高價,過了那天才能降點價。”市民張先生說,“一吃狗肉,就要就著荔枝,而且吃得很猛,荔枝也因此要漲漲價,這是連鎖效應。”
連鎖效應也涉及到更多與狗肉不相關的行業,比如酒店業、計程車業等。
“外地人要來鬰林需要提前訂好房間, ‘狗肉節’前一個星期就有人陸陸續續在預定。”千景酒店的前臺對《小康》記者說,“近年來,狗肉節及前一兩天鬰林酒店的房屋一般都會爆滿,房價也都會大幅上漲。”《小康》記者最終入住的千景酒店,豪華單人電腦間從平常的143元上漲到358元。
計程車也火熱起來,尤其是打車軟體的運用。“平常一般一天接十幾個單差不多,這兩天我幾個小時就能完成一天的量,手機一直響不停。”梁師傅對《小康》記者說,“一般人打車都是在酒店與吃狗肉的地方往返,有些比較趕急的顧客加個價才能打到車。”
滴滴司機王師傅談到:“每年狗肉節上愛狗人士與商家的爭鋒相對,鬰林人看多了,更多的是認為這是扭曲的愛狗護狗行為,也是在故意炒作。狗肉商家雖然頂著輿論壓力但依舊能在這天獲利豐收。”
“我一個朋友開狗肉大排檔,夏至狗肉節一天的收入就過萬,雇傭的狗肉屠宰師傅和廚師就有十幾個人。說到底商家才是最後的贏家。”王師傅覺得這場愛狗人與吃狗人之間的唇槍舌戰很難有一個公平合理的評判結果,“一個愛熟肉一個愛活狗,只要有人吃就一定會有反對。”
摘掉標籤還需很長一段路
對於“狗肉節”這個被貼上去的標籤,朱向華談到:“現在越炒越熱,變相地炒,懷著不純的目的。被貼標籤這麼久了,我們都是被動的,也真的很無奈。”
“一些操外地口音的人不遠萬里就是來看殺狗的,也有來收狗的,除了狗肉節引發了人們的極大好奇,人們對鬰林其他方面一點都不關心,狗肉節成為鬰林的標籤其實並不是鬰林人期望看到的。”當地媒體人小譚告訴《小康》記者,這些年即使國內外媒體對鬰林狗肉節爭相報導,但鬰林當地的媒體並沒有對狗肉節進行大肆宣傳,“雖然算不上家醜但是確實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鬰林的媒體多數都在觀望輿論的走向,參與極少。”
小譚還介紹,在鬰林當地,食用狗肉的只是少部分市民,大部分鬰林當地人並不吃狗肉,而關於狗肉節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也沒幾個人能講清楚。“我自己從小生活在這裡,過去二十多年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節日,直到有越來越多的愛狗人士趕來鬰林發起抗議,我們才知道鬰林有狗肉節。”小譚坦言,這些年鬰林的聲譽受到了很大影響,自己雖然不食用狗肉但也常常被問及吃不吃狗肉的問題,解釋的背後她感受到了人們對鬰林認識的偏頗。
“鬰林的很多東西是值得被肯定的,鬰林人也在竭力的改變現在外界的一些看法,但只要提到狗肉節,即使解釋的再多,不瞭解實情的人們依舊會對這個城市抱有成見,這對鬰林未來的發展並不好。”小譚覺得,未來鬰林想要摘掉狗肉節的標籤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
編輯/韓靜
(來源:《《小康》中旬》 2016年7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小康》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