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明彰】
台股投資人一向偏好科技股,近7成交易量集中在電子股。可是現在已進入今年台股下半場,主流股比的是不僅業績成長,還要看股價基期的高低及籌碼的分佈。
外資轉進非電子
瑞信證券最近做了一份報告,指出外資從7月起調節電子股而轉進非電子股,今年來科技股大漲逾20%,而大盤漲13%,非電子僅漲5%,可知非電子的股價基期較低。又科技股評價相對非科技股溢價43%,創2009年以來最高。科技股股價淨值比2.21倍,非科技股才1.54倍。過去歷史經驗顯示這種狀況就表示科技技股上轎的買盤已過度擁擠,籌碼凌亂最終導致科技股利多出盡而下跌。為了避免將來科技股多殺多,投資人於台股下半場有必要增加非電子的配置比重。
二線鏡頭反應車載
其實股市是很有效率的,今年台股最不可思議的飆股族群是二線鏡頭,玉晶光(3406)是反應手機鏡頭爭取更多的iphone訂單,但其餘亞光(3019)、先進光(3362)、聯一光(3441)、佳凌(4976)等都是訴求車載鏡頭的應用範圍擴大而需求增加。我就以較有EPS的亞光為例,去年底收盤30.5元,現在逼近百元,今年來狂漲逾2倍。亞光到底有沒有EPS?成長靠什麼?亞光的鏡頭過去主要供應大陸白牌手機廠商,營運平平,去年EPS 1.2元。但如今打入特斯拉供應鏈,6月單月盈餘8900萬元,單月EPS 0.32元是Q1的0.11元的3倍。如此看來亞光今年EPS將有3元的實力,較去年大幅成長2倍。當然股價飆近百元,本益比30倍是否過熱?可是亞光顯示今年台股最飆主軸不是反應一般人講的手機,而是電動車、自駕車領域,這方面就有不少是非科技股。
郭董跨入電動車
郭董證實將在密西根州投資自駕車,平心而論汽車組裝少說2萬個零件比手機的200個更複雜又有人身安全問題,鴻海集團若沒有結合蘋果、特斯拉,自身恐無能力發展這個專案。我曾分析過鴻海集團旗下負責電動車是群創(3481)、乙盛-KY(5243),前者生產車用面板,後者供應天窗、地板等機構件,都不是電動車、自駕車的核心技術。今年初鴻海投資45億元入股電動車電池廠寧德,取得1%股權,外界懷疑與蘋果一起協力發展電動車,蘋果負責自駕技術、鴻海負責組裝,再去與電池的寧德策略聯盟。我認為這種模式才有勝算。不過郭董是聰明人,將來在自駕電動車不會單壓蘋果或特斯拉,而是如同手機組裝,蘋果及非蘋的生意都接。
以前特斯拉或蘋果全力搶進自駕電動車,台股有少數股票連動,但這次人氣最旺的郭董也表態加入戰局,對台股影響力就不同了。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241期】
(來源:《萬寶週刊》 1241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萬寶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