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同榮
房市緩跌二年,盤整四年?
小英政府就職已滿週年,但民調滿意度卻是創歷任總統的新低,連基本盤30%都守不住,而執政黨卻以改革會陣痛為由,來解讀當前民調滿意度的低落,繼續我行我素,聽而不聞。
回顧一年前小英就職時,誓言成為最會溝通的政府,就職演說洋洋灑灑,令人感動。但一年來,這股感動的力量化為失望與怨怒,民眾終於發現小英政府是最不會溝通的政府,無論是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前瞻計畫,對於政策擬定、推動都表現出最不善溝通或溝通不良的惡果。終其原因,就是政府在傳統技術官僚的主導下,政策的擬定往往「閉門造車」「自以為是」,二千三百萬民眾最擔心的是,台灣的願景在哪?政府要帶我們走向何方?
回顧小英就職前就提出「房市三箭」政策,除了八年內興建二十萬戶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並將進行房屋稅、地價稅等持有稅的「全面稅制改革」,同時制訂「租屋專法」。蔡英文預期三箭齊發後,房市將迴歸正常化,「都市更新、物業管理、租屋市場及社會住宅」將成為四個重要的新產業,每年產值將超過一兆元,約占GDP之7%。
房產政策閉門造車 「房市三箭」射向何方?
一年來,檢視小英的房產政策,發現雖然「政策方向正確」,但最大的問題出在於「政策規劃偏頗」,房市三箭政策在「閉門造車」之下研擬出的政策規劃出現了五大缺失:
(一)社會住宅先射箭再畫靶
小英政府未就任前就宣稱已準備齊全,八年二十萬戶興建社會住宅,是經過智庫千錘百鍊的精華,但在就任後的一年卻仍忙於計畫拍板、研擬修法,顯然慢了半拍,依此進度,第二年才有機會尋地,而政府卻無跨部會專責機構推動,光是地段的選擇及跨部會的溝通就需再耗費一年以上,且政府又要包山包海自己融資興辦,我們認為無論就人力、財力、物力,政府都無能為力。
而租賃專法的提出更是荒唐,政府又要代租代管,光是代租代管政府八年將耗資二百億以上補貼金額,只為了不可預測且一廂情願的八萬戶空屋移轉租賃社宅。檢視目前政策推動進度,要在四年內完成十萬戶的社宅,簡直難上加難。
(二)「都更條例」修法爭議不斷
都市更新條例在立法院延宕多年,前朝政府刻意擱置,小英當政一年來也消極應對,到了屆滿週年前,在未與產業及各方溝通下,勉強提出政府版本,未來在立院一定引起不斷的爭議,修法遙遙無期。
(三)「老屋重建」避重就輕
危屋及老屋重建條例(簡稱老屋重建)雖已立院通過,但遺憾的是政府在條例中偏重在老屋重建,忽略應積極優先處理的危屋強制重建問題,說穿了,此法修訂,主要是為「都更條例」窒礙難行解套,讓簡易的老屋重建優先上路,顯然在條例修正上避重就輕,忽略全面防災的重要性。
(四)稅制改革,民怨沸騰,突顯亂象
前朝政府在台北市張副市長主導下,新屋房屋稅高漲數倍,新政府上任後秉持房市三箭的提高持有稅原則,放任各地方政府並規範的巨幅提高持有稅,並變本加厲溯及老屋增稅,乃至全民遭殃。
不但如此,地價稅更是一年高漲三成以上,中央政府誤以為打擊房產權貴就是居住正義,就能籠絡民心,卻沒想到閉門造車的兩面刃政策卻大大的傷及無辜自住民眾,導致半年前房產持有稅雙漲的民怨高居全國第一,讓政府真的始料不及,房產稅制改革完全沒有章法,房市三箭的稅制改革之箭,未射先斷。
(五)「軌道建設」不具鳥瞰性與前瞻性
一年來財經政策空轉,小英政府在520之前匆促提出高達八千八百億的前瞻計畫,其中「軌道建設」編列四千多億,幾乎占掉總預算的一半,軌道建設雖能擴大內需,但政府自稱帶動的民間投資效益卻不及投資總額的20%。
我們認為政府的軌道建設方向正確,但內容粗糙值得檢討,不但未重視投資效益的評估,也未確實掌握到底能創造多少附加價值。政府若能運用民間資金投資,優先規劃「高鐵環島」或「高速道路環島」,貫穿東西走廊,再把範圍縮小到都會的環狀捷運建設,政府不必花錢就能完成環島高鐵一日生活圈美夢,並能帶動更多民間的投資效益,才能使「軌道建設+」創造更多附加價值。
總體檢視小英的房產政策在缺乏市場實務經驗的官員主導下,房市三箭政策,就猶如一篇華麗的論文,包裹著「居住正義」的糖衣,卻是以「學術治國」而不切實際。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874期。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理財教育學苑www.moneyedu.org.tw】
※理財周刊874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追獵大趨勢
◎洪寶山發行人語>稅改怎麼改?
◎馬凱財金觀察>限電危機迫在眉睫,怎辦?
◎莊孟翰房市觀察>行政院擬設住宅及都更中心之我見
◎理財我最大>楊珩:品格教育是根本,在孩子心中播下希望的種子
◎全球投資瞭望>升息在前縮表在後 美股移步進退維谷
◎新聞熱線>全台首座量販店太陽能停車棚誕生
◎楊天迪量價領航>搭上一帶一路 巨路程式控制接單後勁強
◎陳學進股市大財寶>i8軟板用量增 臺郡爆發力更勝往年
◎謝文恩未來事件簿>行情謹慎樂觀 個股鎖定工業4.0族群
◎期權大聯盟>指數萬點將成為新常態
(來源:《理財周刊》 874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理財周刊》